国家出台电动车新国标,光限重量、限速度,能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吗?

60953443112


我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是不可能的。

众所周知,近日国家出台、生效了电动车的新国标。根据新国标的有关要求,电动自行车的行车速度不能超过25km/h,整车重量不能超过55kg,并且要具有脚踏骑行的能力,即在车身上安装脚踏板,以便在电量不足时能够踏行。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就不能归为电动自行车,而只能认定为电动摩托车,归入机动车的范畴。而如果想骑电动摩托车,则需要考取相应驾照并上牌落户。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电动车手扰乱交通秩序的各种情况。比如,很多电动车手随心所欲地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随意乱窜、故意闯红灯、故意逆行、超过道路的速度上限等违法行为,并且由此引发了不胜枚举的恶性交通事故案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因为超标电动车车身重量太高、行车速度太快等,才导致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便后果严重的问题。所以,新国标对于遏止这类交通事故,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即使减轻了电动车的车身质量、降低了电动车的行车速度,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一方面,电动车的行车速度降低以后,电动车手便会焦急,焦急之下便更不想遵守某些交通规则了,就会“更胜以往”地随意乱窜和闯红灯,以便及时赶到目的地。另一方面,电动车车身质量降低以后,电池容量便不可避免地予以缩减,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便更为捉急,这对于广大电动车主来说,确实非常令人糟心啊。

因此,我认为若想更为健康地改善交通状况,不是要禁止、限制电动车的使用,而是要规范电动车的行车秩序,要引导电动车手遵守交通规则。甚至,对违反交规的电动车主采取行政处罚等惩罚措施,我也是赞成的。


冰焰


本来冲红灯的不多,等限速之后,冲红灯的将会成倍增长,车速在50公里到60公里之间时,冲红灯的只有极少数人,因在100里内工作,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工作岗位。而把车速约制在25公里之内,这100里路需要2个多小时。人一般睡足八小时,精力充沛。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在家都有很多事要忙,而现在平白无辜地,却要在路上担各2小时多,原本能睡八小时,而现却变成睡六小时左右。(拿我本人自已来说,如今在八十里路外打工,早夜都在家,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只烧早饭,喂鸡,喂狗,洗脸,刷牙,大便,小便。每天早上喝早茶,十到十五分钟,然而吃早饭,六点钟,电瓶车从家里出发,大概七时半,到做工地,即开始上班,其中中途13盏红绿灯,时间宽余,选择不冲红灯,不然会冲一二次红灯,前提有很多人先在冲,既而在没有车时,也跟前一起冲。下午,4,3O分下班,有时会在5,0左右下班,一般回家会时间更长些,做到不冲红灯,而会多骑15分钟左右,车速也会适当慢一点。回家之后换衣服,再做饭,做一二个菜,吃饭时洗脚,或洗个澡,这样别的什么都不要做,估计,已是晚上八点多了,如果,想吃点酒,再加几个菜,应该还需十多分钟或大半个钟头。) 这样由于上班迟到,工作压力,睡眠不足等等原因,将使上班族员工,发生意外事故,成倍增加,表面上,看似减轻交通压力,实际上将为大大加重交通压力,真所谓,针对电瓶车,减重减速,将会是,得不偿失。。。。。。


247742442


先不说电动车怎么样,有些人走路都不去看路,而是看手机,有一次,我看见一个人就是这样在我的车子旁边过马路,我赶紧停车,结果,两秒钟以后,他还是爬在我车头上了,然后腼腆的笑了笑,离开了。这样的人,如果让他推一个婴儿车,照样会钻到汽车底下去的,会掉河里去。所以,根本原因不是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优胜劣汰,永远是一个真理,这就是很多人意外死亡的原因。不是有一个视频是这样的,一大帮人在河滩里嬉戏,结果,发洪水了,其他人都赶紧跑到几步远的河边,有五个人选择了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结果,水越来越大,这五个人就几分钟时间,漂到了另一个世界。他们跑的慢吗?不是的,他们五个人后面还有人慢慢的跑到了河边,却相安无事。所以,有时候就是一念之差害死了自己。家长要经常教育孩子,在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安全,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很少出事。现在很多家长小时候都没有受到父母的安全教育,所以,下一代出事的概率更高。


xa飞翔


新电动车的标准限速25公里,车总质重量为55公斤(含电池)车距前轴与后轴不超过1.3米,电池不大于48ⅴ,必须有脚踏板只是这样的一个标准就配称国标?在机械或动力世界通用国标认可的前提下通称国标!所为的国标几个专家凑在一起胡乱编了几个限制条款,以为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危险?答案是否的不能。

一、没强调电动车各项指标的安全性,车灯亮度车架耐磨强度,车胎抗压强度,电池续航能力。

二、控制时速25公里过红绿灯起步慢,影响自身安全还影响其他机动车,电动车上市几十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百姓所喜爱,企业给国家创造了财富也给广大百姓带来了方便,山区小车去不了的电动车或麽托车也可以去。

三、没规定电动电的稳定性!和整车的质量标准,上坡突然没电是不安全的最大隐患。

四、电动车出现事故常有发生,很多事故是人为的主要原因撞红灯,行人横过马路根本不看车,小轿车撞了人一般都会怪在电动车身上。

五、加强国民全面交通法宣传教育、不管是车辆行人违反交规从严从重惩罚,我也会骑车开车或步行,法中有我心中有法。

六、限速不是最好手段,强调电动车的起停灵活,刹停舜时,不抢速不走s型,从实际出发宜输导不宜堵,人人都食人间烟火不要空口吼空话不切实际。


春蚕吐丝方能静


首先来讲我没有电动车,且我非常支持和拥护国家对电动车进行规范,尤其是限制速度这一项。

看了不少回复,也有不少人对最高时速提出异议,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为什么进行限速;一台两轮电动车,制造没有摩托车精致,尤其是刹车系统,与自行车蝶式刹车相当,每小时四、五十公里的速度行进很难有效降下速度,意味着事故的发生;我不吝惜电动车主在发生事故后如何,因为那是咎由自取,我在乎的是他们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因为那可能会有我的朋友、亲属、家人。我也曾亲眼目睹电动车高速行驶时造成的车祸,也曾目睹一些老人、快递员等逆行,也曾目睹过他们闯红灯与汽车相撞后的惨状,因为我每天都在驾车行驶在路上,我非常紧张遇到电动车在我的车辆周边行驶,固有的把他们与危险划等号。

我认为国家在规范电动车标准只是第一步,落实牌照、考取驾驶资格需要尽快落实,通过落实牌照可以追溯肇事车辆责任人便于理赔,落实驾驶资格可以在驾照发放前集中培训交通法规,让其知法懂法,按规章骑行;需要采取扣分制度,参照机动车扣分方式,严禁无照骑行电动车,违规重罚!对无牌照上路的电动车予以扣留补办牌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治理现有的电动车混乱局面。

不要扯什么穷人、没钱办理那一套,那只能说明一开始就想不受约束的为所欲为,不负责任;也不要扯什么岁数大学不会拿驾照,学不会就不要骑电动车,有自行车和公交车可选,说心里话还真怕你学会了在马路上倚老卖老的横冲直撞。真没时间搭理你,也真和你玩不起。

上述不是我没有电动车就站着说话不腰疼,是真的害怕了,怕骑电动车的碰到我,我赔不起你们。


云爱衣衫花想容


治标不治本。想法是美好的,我对电动车实行国标,进行了限制,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不要一发生跟电动车有关的交通事故,就把责任全部推到电动车身上,骑车的人呢?不知道谁曾经说过,武器是否先进不重要,关键是使用它的人,这句话用在电动车身上也颇为贴切,固然,电动车速度过快,容易发生车祸,但是电动车高速化也是因为有了市场的需求才产生的,电压从24伏到现在的72伏甚至更大,电机功率也越来越大,速度就越来越快,我记得才买电动车的时候是24伏的一辆自行车样的电动车,速度也仅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只是比自行车省点力气。国家出台了国标限制电动车,但是对骑车的人呢,男女老少都在骑电动车,年龄各层次的都有,而往往发生车祸的都是一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闯红灯,在机动车道上骑行,要想治本,就必须一方面要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这在我国是非常非常欠缺的,几乎交通规则的宣传是没有的,或者走走过场,另一方面要加大违法成本,交通违法了,重罚,让违法的人不敢违法。所以说,限制电动车不如展开制本的工作。


孤峰之狼


我们国家连六代战斗机的发动机都发明出来了,这就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汽车发动机也发明最快最省油,军舰轮船发动机也发明最大动力和最大载重量……,而如今最贴近人民生活的电动车都限速限质重,摩托也限,电动也限,难道让大家都去买汽车吗?实际上讲决不可能的。应该是按各自所需是最现实的。国家如今发达了,有钱了,财大气粗了,大凡现在如违建就拆拆拆,违章就罚罚罚,扣扣扣,不符合的就抓抓抓。各城市建设,旅游景点,乡村景观基本都一个样,凡是哪个地方电视报道的,全国许多地方就跟风去学,一模一样,毫无各地特点特色,劳命伤财。既然国富民强,做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因实实在在下到第一线体验生活,体恤民情,从容走访,才能让广大人民信服……拜托了。


手机用户61531935828


电动车新国标,或许能有限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并不在电动车本身,而在于对骑行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和整治交通违章处罚上下功夫。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结合一个事例来讲一讲。

大家都清楚连云港这个城市,自从近两年对交通违章新规的实施以来,不管是机动车,还是电动车交通违章现象明显减少,并且出现了城市交通新景象。如在人行横道前,机动车必须要等待路人通行,包括电动车也一样,车让人属于主动礼让为先,这样就减少了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

为什么连云港并没有从解决电动车重量和限速着手,而从根本上改善了交通安全问题呢,其实恰运用的是逆向思维,即优先考虑从下重手惩罚违章者,不管是机动车,还是电动车,亦或是行人。谁违反交通规则,惩罚直接兑现。

因此,对于电动车管理出台新国标,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只有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加重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惩罚力度,从根本上让人们在出行时顾忌到一旦违规后果的严重性,才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寒石冷月


工信部专家都是原始人吧?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电动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费了多少科学家的心血,人力,物办,财力,才研制出来的,方便了广大的老年人(包括你们的父母)出行的方便。并为你们年轻的儿女们接送你们的孩子上,下学。你们却成天的开着汽车在路上横冲直撞。还嫌弃我们老年人骑电动车阻挡你们的路,把责任推向电动车推向老年人。请问公道吗?禁了电动车。请问老年人怎么办?开汽车人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你们的孩子怎么办?三轮车是我们老年人全部的依靠。他比任何一个儿都孝顺,他比任何一个女儿都贴心。成天背着你们家的老人小孩风里来,雨里去。下地劳动干农话,上街买卖走亲友,大小毛病上医院。儿女们,你们谁能随喊随到?寸步不离?体贴照顾?你们还和三轮车争路权?实际上就是和你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在争路权。请二问公道吗?夭理何在???????


用户2265507933441


骑着国标车就安全了,也不会堵车了!这个结局应该是双输的…!事实上非旦不安全,也一样会堵车,而且还劳民伤财呀。大家又要去换车,折腾一通下来,大部分人又是浪费钱不说还不方便,想买汽车又没必要,也可能养不起。坐公交车也不方便,不少二,三线城市的公交规划是不合理的,先天性历史遗留问题了。之前不少超标车已上牌了,交警部门也大忙了一段时间,连派出所都去支援搞车上牌了,好不容易办妥了就又要亲手把自己办过牌的电动车所谓的(超标车)抓起来取消…?然后再又上一大堆的新国标车牌。想必交警叔叔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够呛了吧!一圈下来新国标是不受待见的,也解决不了交通压力现状。这弄的里外不是人呀!我想问题其实在于加强管理,重罚之下,不管是电动车还是汽车都是会老老实实的遵守交通规则的。只要责任到人,天下没有管不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