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酒泉,為甘肅省地級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北緯38°09′~42°48′,東經92°20′~100°20′之間,北部除少部分與蒙古國接壤外,大部與內蒙古阿拉善盟相鄰,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東鄰張掖市,總面積19.2萬平方公里,佔甘肅省面積的42%。

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東而西有祁連主峰、討賴山、大雪山、野馬山、阿爾金山、黨河南山、賽什騰山,屬大陸性乾旱氣候。

截至2017年,酒泉市轄1個市轄區,2個市,4個縣。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112.36萬人。境內有莫高窟、安西鎖陽城等旅遊景點。先後榮獲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遊名城、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目的地等榮譽稱號。

2018年12月21日,酒泉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列入“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先秦時期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居廷遺址

酒泉是古生物繁衍生息的地區之一。古生物化石遺存較為豐富,從最古老的生命雛形-藻類化石到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直到古人類化石,都有發現。[4]

酒泉地區也是中國最早出現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距今一萬多年前,酒泉先民進入舊石器時代。距今約3500年前後,酒泉人類開始進入新石器時期。新石器時代,酒泉先民主要活動在酒泉盆地(包括今肅州區大部分和金塔縣)和敦煌、安西凹地(包括今敦煌市、安西縣及玉門市大部分)。[4]

約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酒泉先民向人類文明時代邁入。四壩文化是河西走廊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文化。[4]

夏代的酒泉先民主要是氐、羌兩種部族,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西周時期,周人不斷向酒泉發展,周人、羌人、氐人錯雜分佈,周文化開始傳播、交流,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快發展。[4]

春秋時期的酒泉先民從事著半農半牧的生活。他們以部落為社會基本組織單位,多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逐漸形成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各氏族部落都是兼營農業的遊牧人群。[4]

戰國時期,酒泉一帶是月氏、烏孫、匈奴等民族駐牧的地方,他們之間相互角逐,領地時有變化。先秦時,這裡稱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秦人對甘肅境內的羌人發動了征服性戰爭,大量的羌戎人被驅逐出甘肅,融入華夏民族之中,或向其他地方遷徙流動,或仍留在本地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生產,逐漸與其他民族相融合,成為酒泉的土著民族。[4][5]

漢代時期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河西之戰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但統治範圍尚未到達酒泉一帶,佔據酒泉一帶的仍主要是烏孫、月氏、匈奴等民族。[6]

西漢建立後,酒泉、敦煌一帶仍被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所控制,稱匈奴右地,並不斷襲擊中原。元狩二年(前121年)夏,漢武帝又發動了第二次河西戰役。河西之戰徹底摧毀了匈奴的有生力量,河西地區自此納入了西漢王朝的統治範圍。[5][6]

漢武帝收復河西地區,建立酒泉郡後,在敦煌設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兩個軍事關隘。西漢收復河西地區後,先後設立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四郡,史稱“河西四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在酒泉西部設置了敦煌郡。公元8年,王莽稱帝,沿用郡縣制,設輔平郡(原酒泉郡)、敦德郡(原敦煌郡)。[6]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馬踏飛燕

公元24年2月,流水將軍竇融率部投降劉玄,被任命為張掖屬國都尉。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隗囂等逃歸天水,河西五郡太守梁統(武威)、庫鈞(金城)、史苞(張掖)、竺曾(酒泉)、辛彤(敦煌)等人推舉竇融“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建立起河西割據政權。建武十年(34年),竇融與東漢聯兵東西夾擊隗純,隗純投降。光武帝封竇融為安豐侯,仍舊管理河西。東漢時期,酒泉境內設酒泉、敦煌兩郡,隸涼州刺史部。[7]

魏晉南北朝時期,酒泉先後屬曹魏、西晉、前涼(漢族)、前秦(氐族)、後涼(氐族)、西涼(漢族)、北涼(匈奴族)、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權統治。東漢興平元年(194年),東漢王朝設置雍州,以敦煌人張猛為武威太守。後張進割據張掖,黃華佔據酒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將隴右地區納入其統治範圍。魏黃初元年(220年),在河西設涼州,統管河西地區,並領護西域。在酒泉境內設立酒泉、敦煌兩郡隸涼州刺史部。[7]

西晉惠帝元康五年(295年),改祿福縣為福祿縣,增置晉昌郡,領八縣,包括原屬敦煌郡的宜禾、伊吾、冥安、淵泉、廣至、新鄉,酒泉郡的沙頭縣及新設立的會稽縣(由玉門縣分置),郡治冥安(今瓜州縣鎖陽城)。

[7]

西晉末年,河西和青海河湟地區先後建立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北涼、南涼等割據政權,史稱“五涼時期”。[7]

隋唐時期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出土文物(3)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酒泉鎮長官稱鎮軍,仁壽二年(公元602年)起,撤郡,僅存州、縣兩級,改酒泉鎮為肅州,州的長官為剌史。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酒泉地方屬吐蕃,並建“肅州千戶府”,至唐大中五年(公元852年)的88年中,均被吐蕃所據。

[5]

唐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張議潮歸義軍控制河西、隴右11州,河西重歸唐朝。[8]

唐朝滅亡前後,張承奉於唐天祐三年(906年),在敦煌建立西漢金山國,脫離唐朝控制。後逼降格為敦煌國。後梁乾化四年(914年)十月,敦煌國滅亡。[8]

隋末,原居住於佛教十分盛行的西域康國一帶的昭武九姓進入河西,對佛教在河西的弘揚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8]

宋元時期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壁畫(3)

五代宋夏時期,酒泉為甘州回鶻、曹氏歸義軍和西夏政權所統治。曹氏歸義軍政權依附甘州回鶻後,到11世紀初期,沙州已經被認同為回鶻所統治。宋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大慶元年),元昊的西征徹底結束了曹氏歸義軍政權對河西的統治,宋熙寧六年(1073年),西夏佔據沙州。李元昊攻佔酒泉後,改肅州為蕃和郡,保留了瓜州、沙州的建置,酒泉地區全部納入西夏統治範圍。[9]

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五月,阿答赤率領蒙古西路軍開始圍攻蕃和郡,蒙古汗國佔據酒泉後,改蕃和郡為肅州,並按照蒙古族傳統的領戶分封制,將土地和人口賜給蒙古宗室及諸王作為封地。至元七年(1270年),置肅州路總管府,駐肅州(今酒泉市肅州區),今酒泉境內設置的地方行政機構有肅州、沙州二路和瓜州屬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政府復置沙州,隸肅州路。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沙州為路。並將瓜州改為瓜州屬州,隸沙州路管轄。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滅亡南宋,統一全國,酒泉地區為元朝統轄。[10]

明清時期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軍平定整個河西走廊,酒泉正式納入明朝統治範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在酒泉境內置肅州衛、威遠衛、威虜衛。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明朝為了控制嘉峪關以西地區,將居住在今玉門、瓜州、敦煌、新疆哈密及青海西北部的以蒙古族為主的各部族,先後設立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個羈縻衛(所),任用部族首領進行統治,史稱關西七衛,又稱西北七衛和蒙古七衛。[5][11]

清朝定都北京後,清軍繼續追擊陝西、甘肅及嘉峪關以東地區的李自成餘部,酒泉東部的肅州、金塔納入了清王朝的統治範圍,酒泉西部地區仍被新疆的吐魯番速檀所控制。順治二年(1645年)4月,酒泉沿襲明代建置,在東部地區恢復建立肅州衛,實行軍政合一的體制。康熙五十七年(1716年)後,在西部地區相繼設立赤斤、靖逆、柳溝、安西、沙州五衛。雍正二年(1724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間,裁撤衛所,建立府、州、縣政權。乾隆二十四年,設甘肅總督,總督府駐肅州。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設置安肅道,轄肅州直隸州和安西直隸州。

[12]

民國時期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民國時期的酒泉(8)

民國元年(1912年),酒泉廢肅州直隸州和安西直隸州,設安肅道。

民國二年(1913年),改安肅道為邊關道,道設觀察使。

民國十六年(1927年),改安肅道為安肅行政區,領酒泉、高臺、金塔、毛目、玉門、安西、敦煌7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毛目縣為鼎新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7月,改安肅行政區為行政督察區,裁撤鄉、閭,編保、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月,甘肅省正式劃分為7個行政督察區。酒泉為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同年6月1日,酒泉專員公署成立,領酒泉、高臺、金塔、鼎新、玉門、安西、敦煌7縣。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月,設肅北設治局(縣級),隸屬甘肅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3]

新中國

1949年9月25~28日,酒泉全境和平解放。10月1日,酒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轄酒泉、金塔、鼎新、玉門、安西、敦煌6縣和肅北設治局,代管寧夏省額濟納旗。專署機關駐酒泉縣城關。10月25日,成立肅北蒙民臨時自治委員會,同年11月,專署批准肅北蒙民臨時自治委員會為肅北臨時縣級政權。[14]

1950年5月,張掖分區撤銷後,所轄高臺、臨澤兩縣劃歸酒泉分區管轄。同年7月,肅北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

[14]

1951年1月,額濟納旗改稱額濟納旗自治區。同年2月,額濟納旗自治區復歸寧夏省管轄。4月,酒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酒泉區專員公署,隸屬甘肅省人民政府。轄酒泉、金塔、鼎新、玉門、安西、敦煌、高臺、臨澤8個縣和肅北自治區。[14]

1955年2月,酒泉區專員公署改為酒泉專員公署,隸屬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同年,酒泉各縣、旗人民政府改為縣、旗人民委員會。額濟納旗自治區更名為額濟納自治旗。酒泉專員公署轄8個縣和3個自治縣及額濟納自治旗。10月13日,甘肅省人民委員會重新調整全省行政區劃,撤銷酒泉、武威專區,河西地區合併組建張掖專區。原酒泉專員公署各縣由張掖專員公署管轄。[14]

1962年1月,酒泉專員公署成立。轄酒泉市、玉門市、金塔縣、安西縣、敦煌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7個縣(市)。[14]

1969年10月,酒泉專區改為酒泉地區,專區革命委員會改為地區革命委員會。

[14]

1978年12月4日,撤銷酒泉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酒泉地區行政公署,為甘肅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轄酒泉縣、金塔縣、玉門市、安西縣、敦煌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額濟納旗8個縣(旗、市)。[14]

2002年6月18日,撤銷酒泉地區,設立地級酒泉市。酒泉市轄原酒泉地區的金塔縣、安西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肅州區。原酒泉地區的縣級玉門市、敦煌市由甘肅省人民政府直轄,酒泉市代管。[14]

2017年8月,酒嘉總規劃獲批,酒泉市是甘肅省省域副中心城市。[15]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酒泉市

位置境域

酒泉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北山)之間,地理位置為北緯38°09′~42°48′,東經92°20′~100°20′之間。北部除少部分與蒙古國接壤外,大部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相鄰,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東鄰張掖市。東西長約680公里,南北寬約550公里,總面積19.2萬平方公里,佔甘肅省面積的42%。[16][18]

地質

酒泉市境內地層分屬三個地層(天山—內蒙古、塔里木、華北)分區,從老至新依次為:下元古界、中元古界、上元古界、寒武系、奧陶系、奧陶—志留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19]

地形地貌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酒泉在甘肅省中位置

酒泉市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南部祁連山地是一系列3000~5000米的高山群,層巒疊嶂,陡峻高拔。自東而西有祁連主峰、討賴山、大雪山、野馬山、阿爾金山、黨河南山、賽什騰山。[16]

酒泉盆地海拔1350-1500米。盆地南部是祁連山山前傾斜平原的一部分,海拔略高,約1500-1800米,向東北漸次降低,到夾山子北側為1340米左右。夾山以北的扇形沖積積平原帶,南起夾山北翼,海拔1400米,北迄北山南翼,海拔1200米,是謂金塔盆地。黑河自天成切割北山,蜿蜒以至東北,在鼎新形成河谷平原,山地海拔1300米以上,平原1100~1200米,是謂鼎新盆地。安、敦、玉盆地是疏勒河流域的廣闊沖積平原,由一系列大小盆地和平原組成。[16]

自東而西有赤金盆地,海拔1700米;花海盆地,海拔1200米;玉門鎮平原,海拔1400米;布隆吉平原,海拔1300米;踏實盆地,海拔1080米;安西三角洲平原,海拔1170米;西湖盆地,海拔1080米;敦煌平原,海拔1100米以及古玉門關外的平原窪地等,海拔1000米以下。

[16]

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漸漸進入凍土區,終年積雪冰封,有現代冰川分佈,是本區河流發源地。山間有盆地,較大的有蘇幹湖盆地、石包城盆地、昌馬堡盆地,以及許多溝谷小盆地。是古絲綢之路的黃金路段自嘉峪關隆起帶分界,以東是酒泉、金塔盆地,以西是安西、敦煌、玉門盆地。[16]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酒泉雅丹地貌

  • 山脈

酒泉市地處阿爾金山東段和祁連山西段以當金山口為界。阿爾金山主峰高達5798米。祁連山脈山體龐大,有數條平行高峻的山嶺。自西北而東南有野馬山、大雪山、討賴南山、沙果林那穆吉木嶺、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野牛脊山、察汗鄂博圖嶺、喀克吐蒙克、土爾根達坂山、賽什騰山。主要山脈均在4000米以上。4500米為雪線,終年積雪,有現代冰山分佈。疏勒南山的宰吾結勒(團結峰)海拔5808米,為區內最高峰。山間有蘇幹湖、石包城、昌馬盆地。北部的馬鬃山(北山)由數列低山殘丘組成,海拔多在1400-2400米之間。[16]

水文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酒泉

酒泉市境內河流,分疏勒河、黑河、哈爾騰河三大水系,均發源於南山冰川積雪區。自東而西是:黑河尾部自天成以北入鼎新,跨本區最東沿。其餘河流依次為:酒泉市的馬營河、觀山河、紅山河、豐樂河、洪水壩河、北大河(討賴河),是主要灌溉水源。城北有臨水河、清水河、依靠地下潛流溢滲在面,形成無數泉溪彙集成河,引以灌溉。[16]

全市依水源條件,自然的劃分為洪水區和泉水區。金塔有北大河入鴛鴦池水庫灌溉金塔盆地;玉門市白楊河、赤金河、蔬勒河。前二河灌溉玉門鎮以東土地,疏勒河灌溉玉門鎮以西土地;安西居疏勒河中下游,另有榆林河灌溉踏實盆地;敦煌有黨河,流至北湖與疏勒河匯合後注入哈拉湖。一般情況下,疏勒河無水入境,故黨河系為敦煌市的唯一灌溉水源。以上諸河,年徑流量約33.34億立方米。因氣候原因,來水量各時期懸殊,水量不穩。每年7-10月份是豐水期,枯水期甚長。5、6兩月水量回升迅速,與農業的豐歉緊密相關。[16]

氣候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酒泉(8)

酒泉屬大陸性乾旱氣候,乾燥寒冷,降水奇缺。從東到西海拔1500-1100米,年均溫3.9℃~9.3℃,無霜期127~158天。夏季乾熱而較短促,冬季寒冷而較漫長,但春季升溫迅速。以溫帶乾旱氣候(中部綠洲、戈壁相間區和北部荒漠戈壁區)和高寒半乾旱氣候(南部阿爾金山和祁連山沿山區)為主,另有部分地方屬暖溫帶乾旱氣候熱量富餘區(敦煌、瓜州 、金塔等地)。

[16][20]

酒泉市南部山地屬高寒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4℃~6℃,走廊地帶屬溫帶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約5℃~9℃。年日照總時數達3300多小時,日照百分率為75%。降水量由南向北遞減,祁連山地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酒泉為84毫米,北部馬鬃山地為39毫米,蒸發量較大,多在2000-4000毫米之間。[16]

疏勒河流域地處內陸,位於酒泉市西部,屬於典型大陸性氣候,海拔高度170-1900米。總的氣候特點是降水少,蒸發量大,日照長,晝夜溫差顯著,夏季炎熱,冬季寒冷,乾旱多風(安西素有“世界風庫”之稱)。流域降水集中在6、7、8月份,流域以玉門鎮、瓜州縣計算,年蒸發量為年降水量的45.7—64.2倍。最大凍土深度116—150釐米。[16]

酒泉市屬半沙漠乾旱性氣候,其特點為氣候乾旱降水少,蒸發強烈日照長,冬冷夏熱溫差大,秋涼春旱多風沙。氣溫:常年最高溫度℃,最低為零下31.6℃,年均溫7.9℃,晝夜溫差大。全年主導風向是西南風,其次是東風和西北風。最大風速26米/秒,平均風速2.3米/秒。年平均降雨量84毫米,最大降雨量158毫米,集中在6-10月,年平均降雨日數62天。年平均蒸發量2141.4毫米,超過降雨量27.3倍。相對溼度:最高56%,年平均46%。積雪:最大積雪深度為14毫米。最冷時凍土深度為1.32米,冰凍期一般在11月至次年4月。年平均日照時數為3056.4小時,日照百分率平均69%,10月份多達78%。

土地資源

截至2017年,酒泉耕地保有量25.79萬公頃,其中基本農田面積15.53萬公頃,建設用地9.03萬公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1052.5公頃。[22]

礦藏資源

酒泉礦床規模大,品位高,為甘肅省最大的鉻礦;充沛的水利資源中,有現代冰川1942條,面積1485.5平方公里。[22]

酒泉玉門油田是新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位於河西走廊祁連山北麓,東連萬里長城的最西端嘉峪關和歷史文化名城酒泉,西連敦煌、新疆等地,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1957年12月,新中國宣佈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在這裡建成以來,玉門油田便作為中國石油工業的大學校、大試驗場、大研究場所。[22]

清潔能源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風力發電(4)

酒泉日照充足,光能資源豐富,年日照時數3033.4-3316.5小時,熱量資源、水力資源豐富,太陽能、風能開發潛力大,全區太陽能年輻射總量在145.6-153.8千卡/平方釐米之間。[22]

酒泉風能光熱資源充足,境內的瓜州、玉門素有“世界風庫”和“世界風口”之稱,風能資源總儲量1.5億千瓦,可開發量4000萬千瓦以上,佔全省儲量的85%以上,全年可輸出的風能為45.7D2馬力/小時,可利用面積近1萬平方公里,被國家批准為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22]

水資源

甘肅省地級市“酒泉市”概述

水資源

截至2017年,酒泉已建大中小型水庫69座,興修庫容3.75億方,建成乾渠478條,3418公里,已襯砌2366公里,佔總長的69.22%。[22]

2016年,全年水資源總量35.3億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量29.2億立方米。大型水庫蓄水總量28.9億立方米。當年人均水資源3153立方米,人均用水量2260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27.3毫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