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考生“作弊”或致终身禁考,严重则刑拘!

公务员考试,考生“作弊”或致终身禁考,严重则刑拘!

在网络上,我们随便搜索一些公务员考试违纪违规行为考生的新闻,都能看到有的考生因为提供的报考信息不实或隐瞒情况,有的在备考期间不认真复习、准备,轻信和购买不法分子出售的所谓试题答案、高科技考试助考器材等,有的不遵守考场纪律、携带违禁违规物品进入考场等等。这些违纪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进行了严力的打击与处理,维护了广大诚信守规考生的合法权益,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案例一:

2016年湖南省考,莫某辉等15人涉嫌组织考试作弊,利用携带的作弊设备,将试卷拍摄后传输至考场外,然后将答案传输给各考点作弊考生,作弊考生通过自身携带的接收设备接收考试答案,共有22名考生试卷雷同。莫某辉等15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至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不等,并处罚金一万元至五千元不等。

案例二:

2017年安徽省考,一对夫妻同时报考,上午考完行测后,妻子觉得自己考得一般,录取机会不大,想着自己的申论比老公好,如果把自己的申论成绩给老公,也许他就能考上了呢?然后提议下午先不写准考证号,等快交卷时两个人在卷子上填写对方的信息。到交卷时,监考老师发现不对劲,有作弊嫌疑,最后老公被刑拘,并处罚金6000元,妻子因为正处在怀孕期间,判处罚金5000元。

案例三:

2011年山东省考,一名考生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恶意多次注册报名,造成某一职位报名人数人满为患的假象来吓退其他考生,被取消本次报考资格,给予5年内不得报考全国范围内任何层次和职位的公务员岗位。

2012年山东省考,共有41人因抄袭、使用禁止自带的通讯设备、由他人替考、冒名顶替他人考试、恶意注册报名信息等原因受到处理,其中有12人终生不得报考公务员,均为由他人替考、冒名顶替、有组织作弊导致。

注:如果你想了解公务员考试有哪些违纪违规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可自行查询《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文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