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很快,就將迎來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

穀雨,顧名思義,即“雨生百穀”的意思。穀雨是插秧播種的最佳時節。它的到來意味著春天的寒潮基本結束,氣溫回升,農作物逐漸進入生長期。

對人體來說,穀雨處於春夏交界之際,此時必須注意養生,打好健康基礎,才能迎來一個健康的夏季。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穀雨養生,重養脾、防春火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 溼邪入體,宜養脾腎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我們應遵循自然節氣變化,針對氣候特點進行穀雨養生。由於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因此需防“溼邪”侵襲傷身。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溼,腎主排洩水溼,脾腎功能正常,溼邪在體內就無法逗留。穀雨時節,肝氣下潛,脾氣逐漸旺盛,正是補益脾臟的好時節。

建議:注意開窗通風、加強保暖,不要著涼,多曬太陽,適當運動。

在日常飲食中可適當添加一些健脾胃、利水滲溼的食物,如山藥、玉米、茯苓、冬瓜、薏米、赤小豆等,為入夏打基礎。

陽氣漸長,需防春火

和乾燥的秋天不一樣,春天人體內陽氣上漲,但溼氣卻沒完全退散,陽氣便容易被溼氣所困,疏洩不了。溼熱化火,就會誘發風溼性關節炎、瘡癰、癤腫等疾病發作。

所以,穀雨時節除了健脾除溼,還應注意防春火

建議:平時多補充水分,多吃降火潤燥的食物,如苦瓜、菠菜、梨等,少吃辛辣油膩。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及時傾訴,學會疏洩情緒,不要憋在心裡。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劃重點:做好這3件事就夠了!

穀雨過後,大自然彷彿從春季恬淡的簡筆畫變換為夏季濃墨重彩的水粉畫。

而變化越大,在養生上就越要注意。建議日常不妨在飲食、生活上多下功夫,做好以下3件事: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吃 1 菜

香椿

說到香椿,就不得不提一提最近的流行詞——香椿自由。

它起源於“財務自由”一說。財務自由,簡單說就是不差錢,想買啥買啥。

那為什麼會把香椿和“財務自由”聯繫在一起呢?貴唄!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圖源/網絡

今年,香椿最貴的時候賣到了200元一斤(換算如上圖)!許多人肯定會問,香椿那麼貴,它究竟有什麼好呢?

歷代醫家曾記載“嫩芽瀹食,消風祛毒”,簡單地說,即香椿能清熱解毒、健脾補陽

再者,它富含維生素和鈣,內含的一些成分還能殺菌消炎,算是一種優質食材。

但需要注意的是,香椿亞硝酸鹽含量也挺高,食用前最好先用熱水焯燙,再進行烹飪。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香椿炒雞蛋

原料:嫩香椿芽150克,雞蛋6個,鹽、料酒、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香椿芽洗淨用開水焯燙2分鐘,過涼水切碎備用。將雞蛋磕入碗內,加入香椿、鹽、料酒攪成蛋糊。炒鍋注油燒至七成熱,將雞蛋糊倒入鍋內,炒熟裝盤即可。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喝 2 茶

薏米茶

薏米也稱“龍珠米”,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有清熱祛溼的功效,最適合穀雨前後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炒過的薏米祛溼效果比生薏米更好

所以,泡薏米茶之前,最好將薏米放在鍋裡用小火翻炒,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後略有焦斑,味道微香。喝的時候取出一勺,用開水沖泡即可。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糙米茶

糙米就是去除粗糠外殼,保留胚芽和內皮的淺黃色米,它經過去皮和精磨就會變成我們常見的精米。

糙米可健脾養胃、除煩止渴,對預防便秘、提高免疫力亦有一定功效。

穀雨時節,泡一杯糙米茶,不僅可以補充體力,還能振奮精神,何樂而不為?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練 3 功

早起半小時

冬季日照短,人的睡眠時間相對較長;但春分過後,日照漸長,為了幫助陽氣生髮,建議調整作息。

不妨將平時的起床時間調早半小時。如果白天覺得睏乏,可以午睡半小時左右來補充。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日行一萬步

春末夏初,萬物從生髮進入生長階段,我們也應該順應時節,加強戶外運動,如放風箏、打拳、散步、打球等。

建議最好的運動方式是快走,可每天最少走六千步左右,可幫助吐故納新,舒展筋骨。

抓住春季最後1個養生重點,整個夏天不生病!吃1菜、喝2茶、練3功,快學起來~

練習叩齒咽津

還可以嘗試在家中練習呼吸吐納,靜練一下養生功。具體做法是:

  • 盤腿靜坐,自然吸氣後,屏住呼吸,一手用力上舉,另一手移至胸前按住乳頭;緩慢呼氣,保持姿勢不動3秒;兩手交替重複一遍,為一個循環。
  • 每做6次,便恢復靜坐的起始姿勢,並叩齒36次,嚥下津液。

經常練習可緩解脾胃損傷、下頜腫痛、掌心發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