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近年来,全国各地投资理财领域非法集资大案要案频发,这些非法集资者,往往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证照“样样俱全”,他们打着“投资咨询”、“股权投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众筹”等旗号,通过所谓的“能人”引领、高息揽储、暴利引诱、短期兑现等方式,以“合法外衣”之名行诈骗钱财之实,导致参与者损失惨重、亲人反目,甚至家破人亡,教训极其深刻。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非法集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目前,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非法集资类犯罪,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今天,玛检君解读一则虚拟理财非法集资典型案例,讲述其中一个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典型案例

2015年初,外籍人士张某伙同赵某、李某等人,成立了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专门从事推广虚拟货币。张某等人对外宣称其所经营的“某某币”是由“比特币”发展而来的数字货币,在某知名国际金融集团及其控股的十大互联网产业中用于企业集团内部结算、会员之间记账,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张某等人对外宣称,该数字货币可以流通,增值迅速,能让投资者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该数字货币项目对外运营资金筹集有两种方式,分别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均可以让投资者获得巨额利益。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张某等人不断向社会公众吸纳资金,涉案金额600余万元。张某等人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法律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八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五十万元以上的;(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本案中,张某、赵某、李某等人未经国家有关金融机构的批准,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以虚拟数字货币为噱头、以巨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媒体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给予高额回报,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达600余万元,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风险提示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为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远离非法集资如何做?

一要理智看待虚拟货币,切勿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从目前技术发展来看,数字货币尚难以全面发挥真正货币的功能。上述以“虚拟货币”为噱头的“金融创新”,实际上只是“借新还旧”的骗局,其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广大消费者要擦亮双眼,识破这些“金融创新”背后的陷阱,切勿盲目轻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最终让自身财产受到损失。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二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资常伴风险,想要高收益必然要承受高风险。广大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不能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要注意学习金融和投资相关知识,客观评价自身风险承受度,选择正规投资渠道,实现自己财富保值增值的目标。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温馨提示:

理财千万种,安全第一条

投资不谨慎,亲人两行泪

来源|凤城检察(玛纳斯检察)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但需要关注☺

【玛检课堂】知否知否 非法集资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