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B20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确实,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就曾经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仔细琢磨下这三句话,颇值得玩味: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说明绿水青山跟金山银山并不总是矛盾的,生态文明跟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冲突的,我们要绿水青山,在保护好生态文明发展的同时,也要金山银山,谋求经济发展;而一旦绿水青山跟金山银山出现冲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突出强调了对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视,在生态文明跟经济发展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宁愿牺牲经济发展,也要保护生态文明的发展;而最后这句总结,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统一关系的总结,可谓是一次升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也越来越多的证明,只有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本就是财富,就是金山银山。

自改革开放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不得不承认,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反过来必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将越来越小。习近平总书记就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和呼声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在这种背景和态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重申和强调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早在2006年3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习总书记对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就进行过集中阐述:“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以上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只有把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中去,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