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对鼓浪屿情有独钟

从上世纪20年代起蒋介石曾先后7次登上厦门鼓浪屿,最后一次是1949年7月22日。可以说鼓浪屿这个弹丸小岛是蒋介石发迹前韬光养晦的蛰伏地,是他走向中国军事、政治高端的一块跳板。直至地盘打得只剩长江以南一隅时,蒋介石还想保住厦门。解放前夕,他曾将国库里的100万两黄金秘密运到厦门,储存在鼓浪屿的中国银行金库里。只因解放大军进军神速,彻底打碎了他的梦想,他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中败下阵来,逃到孤岛台湾。

1919年6月11日,蒋介石作为陈炯明的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上校作战科主任,在陈手下“受讥讽,遭白眼,有苦无处申”,郁郁不得志,随同样受陈炯明排挤的鼓浪屿人林祖密来到鼓浪屿。他在日记里说:“此室向东南而背西北,矗立山巅,海水围绕,绿树满野,是诚山明水秀,风和气清之地。吾能住此三足月,养气读书,则无上之幸福也。”至9月27日,蒋才结束了三个半月的鼓浪屿悠游生活。这个小岛从此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好印象。1920年4月到1923年元旦期间,蒋介石断断续续多次住在鼓浪屿。主要还是他不满意军中职位的问题。

蒋介石对鼓浪屿情有独钟

在鼓浪屿的这些时间,蒋介石一方面访友互诉衷曲, 一方面尽情饱览鼓浪屿的风光名胜, 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幽境高蹈, 啸歌自适, 夜间月白风清, 衣襟俱爽, 较之在军中, 有天堂地狱之分。"

1919年7月15日, 蒋介石日记写下他往游郑成功阅操台古迹, "地甚雄壮, 为鼓浪屿第一高峰, 现在加以人工修饰, 更觉美观" 。9月2日, 蒋介石和友人共游郑成功水操台故址, 对郑成功练兵古迹情有独钟, 颇有见贤思齐之情怀。隔天晚上, 蒋介石到了屿南海滨游览, 心甚依恋, 当场吟起诗句"明月当空, 晚潮汹涌, 国事蒙眬, 私心忡忡, 几时洗得我念净, 照得我境空"。

蒋介石对鼓浪屿情有独钟

蒋介石日记

1923年以后,蒋介石依靠他的权术和机遇,逐步登上中国军事和政治的顶点,成为800万国军的最高统帅和中华民国的总统以及国民党的总裁,权倾朝野。然而到了1949年5~6月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已经解放。划江而治行不通,蒋介石就想保住沿海岛屿厦门、金门、海南和两广、云贵等省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顽抗。1949年7月22日,蒋介石从广州由国民党的海军舰队护送抵厦,下榻鼓浪屿黄家花园。30年后,他重游鼓浪屿,而且是在政权难保的严峻形势下踏上故地的,足见他对鼓浪屿的特殊感情。他甚至还和蒋经国一起,步行寻找30年前居住的地方,说明这别墅给他留下多么不寻常的美好记忆。直到败退到台湾之后,蒋介石仍记得当年住在鼓浪屿的惬意生活。1949年7月22日,他从台北乘军舰最后一次登临鼓浪屿,并在当天的日记这样写道:“本日七时起床,朝课。风平浪静,在甲板上消遣。……十一时,船抵厦门,展望鼓浪屿风光,不胜卅年之前感怀。下午,……经儿(即蒋经国)由粤飞厦,面报离穗后一般情形。认为此行收获极大也。七时后,舍舟登鼓浪屿,寄住王玉柱家中。”“王玉柱家”即鼓浪屿黄家花园。

蒋介石对鼓浪屿情有独钟

蒋介石曾租下鼓浪屿 "鸡母嘴口E254号"别墅

1949年10月7日,蒋介石再次急匆匆地从台湾赶到厦门。虽然这时福州、泉州、漳州已经解放,但他仍给部下和他的学生们打气,训示加强固守。这次他没有住在鼓浪屿,训示完后即于次日匆匆起锚返台,在甲板上最后瞥了一眼厦鼓风光,无限惆怅地离去。在他走后的第9天,解放军就攻克了鼓浪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