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为何只是地方节度使的安禄山却有叫板大唐帝国的底气?

峩是一个矛盾体


唐玄宗时期,大唐帝国共设有十大军区,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西北的河西、陇右、朔方三大军区,和关东的河东、范阳、平卢三大军区。这两大区域的总兵力,分别约为21万人和18万人,他们都是大唐帝国最精锐的部队。

剩余的四大军区,则是南方的岭南和剑南军区,合计兵力约6万人,以及漠北的安西和北庭,合计兵力约4万人。

本来,这十大军区分别由十个节度使掌管,每个节度使所控制的总兵力很少会超过5万人,十个人之间相互节制,从而保证大唐军队的稳定。但问题是,由于西北的三大军区,就在帝国都城附近,所以皇帝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控制,否则一旦出事,那就是心腹之患。

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就用太子来节制这三大军区,一方面自然是用太子来压制西北军区的将领,让他们不敢造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太子能够和西北军区的将领们建立好联系,这样太子登基后,其地位才能真正稳固。

但问题是,大唐帝国曾发生过好几次太子夺权的事情,所以对于晚年的唐玄宗来说,他最大的心病,也是害怕太子会抢班夺权。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太子和西北三大军区的将领来往太过密切,自然会让唐玄宗心中没有安全感,因为这意味着太子已经具备抢班夺权的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决定加强关东军区的力量,让他们能够与西北军区抗衡。于是,唐玄宗将关东的河东、范阳、平卢三个军区全部交给安禄山一个人掌管,这种情况下,关东三大军区就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太子领衔的西北三大军区刚好相互制约,太子和西北军区自然都不敢再轻举妄动。

换句话说,处于唐玄宗的角度,是让太子和安禄山分别领衔西北三大军区和关东三大军区,然后两者相互牵制相互制约,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太子敢抢班夺权,安禄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率军进京清君侧,而如果安禄山敢造反,皇帝直接可以将西北军调往关东平叛。

最开始,安禄山也很清楚自己在这盘棋中的所处的位置,所以他早早就与太子划清界限,并且曾不惜多次得罪太子,甚至还公开叫嚣自己不知道太子是干什么的。对此,唐玄宗自然很满意。但问题是,随着唐玄宗年龄越来越大,面对年富力强的太子,安禄山不免也开始对自己未来的前途有所担忧。



处在安禄山的角度,如果将来太子登基,他肯定不会有好下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而且,从当时的情况看,安禄山一个人掌管三大军区,是大唐帝国实力最强大的节度使。

反观大唐帝国,虽然西北三大军区的实力也非常强大,但问题是,大唐帝国的西北,与回纥、土蕃相接壤,如果大唐政府大规模调集西北军到关东平叛,必然会导致西北边防薄弱,到时回纥、土蕃很有可能趁火打劫。

而且,当时西北三大军区对皇帝也很是不满,所以他们在平叛的过程中,也很有可能趁机养寇自重或者直接也闹其独立。与此同时,大唐帝国在南方和漠北的四大军区,在天下大乱时,也很有可能也趁机跟着一块作乱,那到时大唐帝国必然会土崩瓦解。



事实上,在安禄山打算起兵造反时,他所构思的战略,绝不是靠一己之力来挑战整个大唐帝国,因为傻子都知道这是以一隅之地与天下抗衡,绝对是很难成功的。

所以,他所期待的情形应该是,在他起兵造反后,那些原本不满大唐政府的力量,比如回纥、土蕃、西北三大军区,西南和江南,都趁机浑水摸鱼,这样大唐帝国自然会崩盘,然后天下遍布草头王,安禄山再挨个消灭这些草头王,最终取唐而代之,这也才是安禄山敢于叫板大唐帝国的底气所在。

只不过遗憾的是,安禄山造反后,虽然开局非常完美,很快就席卷的整个关东,但是,他希望的回纥、土蕃、西北三大军区、西南和江南趁机浑水摸鱼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出现,所以他只能在绝望中垂死挣扎,最后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我是赵帅锅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胜转衰的转折点。按理说,唐玄宗时期正值开元盛世,这个时候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但怎么会只被安禄山这样的节度使搞得几乎灭国?其实这些只是表明现象,开元盛世之下的大唐隐藏各种危机,而安禄山之流只不过是将大唐已经脆弱不堪的根基亲亲敲打了一下而已。

唐玄宗执政的中后期,国家的内部矛盾已经十分激化。因为自身的懈怠,朝堂内部争权夺利已经十分激烈,先有李林甫,后有杨国忠。特别是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的矛盾更是加快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内部的腐败和争权夺利苦的是老百姓,大唐日益强盛的背后是越演越烈的土地兼并,百姓无立锥之地,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

而外部的民族问题也在困扰着大唐。大唐北方的边境住着突厥人,契丹人等等少数民族,而在民族问题上,大唐却并未处理好,以至于当时的安禄山笼络了一大批的少数民族。

而排除外因,能让安禄山之流真正敢叫板大唐的是他拥有一支强大的并且只听从他命令的军队。唐朝前中期的征兵制度为府兵制,既兵农合一,闲时为农战时为兵。但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谁愿意去承担兵役?

无奈,唐玄宗后期便采取了另外一种征兵方式,募兵制。顾名思义募兵制招来的兵是职业的,他们以当兵为职业,而国家则出钱供养他们。但是,这种制度在中央权力不强大,政治也黑暗之际,很容易形成不听命中央的军阀。

安禄山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加强边防,唐玄宗只得不断征兵,而这些兵却慢慢成了地方节度使的私兵,他们割据一方势力盘根错节,完全不服从中央的调令。

到了天宝末年,安禄山史思明之流实力已经异常强大,北方边军的实力也断然不是中央那些未怎么上过战场的军队可比。中央和地方矛盾已经完全激化,这个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故此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起兵造反,打的旗号是讨伐奸臣杨国忠。

唐玄宗起初不信,后来才相信了安禄山真的造反了。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再没有年轻时开创开元盛世时那种霸气,他仓皇逃跑,而决策也频频失误,最终导致长安沦陷。

安禄山最终被儿子杀死,安史之乱也最终平定,但留下的是满目疮痍。此后,藩镇割据,宦官弄权,大唐就这样一步步的千穿百孔,最终灭亡。


秋水暝


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安禄山的军事实力

当时唐朝推行节度使制度,全国共设置了九节度使和一经略使,镇兵共计49万,而当时唐朝全国总兵力为57.47万人,也就是说,除镇兵之外,朝廷直接掌控的兵力只有8万多人,因此,在玄宗天宝年间,唐朝的军队呈现出中央弱、地方强的局面。

而当时的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虽然其中的河东节度使只是荣誉虚衔,安禄山实际上无法掌控河东唐军,但是,范阳和平卢二镇,是安禄山的根据地,安禄山将其牢牢掌控在手中。范阳额定兵力9.14万人,平卢额定兵力3.75万人,二镇合计已经达到12.89万人,此外,安禄山还私下蓄养了一批勇士8000余人,号称“曳落河”。因此,等到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755)起兵造反的时候,他掌握有15万军队,对外号称20万人。

而当时唐朝朝廷虽然名义上仍有44万多兵力,但是,其中朝廷直属的8万多人,久不经战事,战斗力极差,基本可以忽略。至于七节度使和一经略使的兵力36万余人,其中,岭南经略1.54万人、剑南节度3.09万人、安西节度2.4万、北庭节度2万,共计9.03万人,驻地距离长安遥远,且本身兵力不多,因此在叛乱发生的第一时间,没有用来平叛。唐朝最初用来平叛的,只有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节度,而河西额定兵力7.3万,陇右7.5万,朔方6.47万,河东5.5万,合计26.77万人,这些兵力,还需要留下一部分在原防区备御吐蕃等外敌,因此,朝廷能调来平叛的也就20万出头吧,而这与安禄山的叛军兵力15万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因此,从兵力上来说,安禄山虽然只是地方的节度使,但敢于向朝廷叫板。

二、安禄山的经济实力

安禄山造反以后,率军直下河北、河南,这些地区都是唐朝的人口众多、经济繁荣之地,当时,唐朝全国人口890万户,其中,河北道约150万户,河南道约180万户,合计330万户,已占到唐朝全国人口的37%,河北的清河仓,储存有大量的钱粮,号称“天下北库”。这些地方落入安禄山之手,安禄山从经济实力上也有了与唐朝抗衡的资本。

以上是我的一点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详侃历史


安禄山之所以有叫板大唐帝国的底气,就要从唐朝的军事制度,地方管理,社会情况进行解答。


首先,从军事制度来说,唐朝开始实行府兵制,府兵制的特点是兵农合一,战时为为兵,和平时就从事农业生产,被征召为府兵可以免除全家的徭役,但是需自备武器马匹等。但是战事一旦频繁,府兵就失去了休更机会,长期被留在军队,导致人们开始逃避当府兵。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府兵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于是府兵制的废除,募兵制实行,这样相当于就是职业军人了,地方的节度使都可以自己招募军队,导致军队成为地方军事长官的私人武装,中央很难调动。

第二,唐朝由于需要常年对外作战,需要高效的军事后勤保障,实行节度使制度,节度使由开始军事统领,后来慢慢演变成地方统管军政经济大权的一把手。安禄山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实力最为强大。唐玄宗天宝年间,全国五十多万军队,中央军才八万,而且战斗力完全不是常年驻守边关征战的边防军对手。

第三,社会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被破坏,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导致民怨沸腾,安禄山一起兵,大量流民加入造反的队伍,直接原因是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矛盾尖锐。



最后安禄山打着讨伐杨国忠的旗号起兵造反,杨国忠被愤怒的士兵杀死,杨贵妃也被逼自尽,唐玄宗退位,这也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我是大灰狼LD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只是一个地方节度使的安禄山确有叫板大唐的底气?

首先,安禄山所在的范阳,地处大唐北方边境,具有抵御匈奴的重任,所以,安禄山的手下精兵良将众多,兵马充足,虽然他只是一个地方节度使,但是手中的兵力可能是其他地方节度使的好几倍。

第二点,安禄山造反并不是一时冲动之举,而是有着很长时间的谋划,早在安史之乱十几年年前,安禄山就以抵御匈奴为由,向朝廷要兵要粮,还私自筑造了一座大城,名义上是抵御匈奴,其实暗地里大量储存兵马粮草,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举兵反唐。

第三点,安禄山造反不是孤掌难鸣,在安禄山造反的同时,大唐很多地方节度使有的跟着安禄山一起造反,有的冷眼旁观两不相助。所以安禄山肯定很早就和一些封疆大吏串通好了,这才有和大唐叫板的底气。

第四点,晚年的唐玄宗宠爱杨玉环,以至于不理朝政,朝中被奸臣杨国忠搞得乌烟瘴气,民间虽然有过开元盛世,可是由于玄宗不理朝政,地方官愈加的贪婪,搞得天下人民怨声载道。安禄山起兵的理由就是铲除杨国忠,清君侧,这迎合了一些人的政治理想,所以也会得到一定的支持。

第五点,由于长时间的安逸生活,大唐王朝的军队战斗力早已不如从前,而安禄山的部队长期在边疆战斗,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可以以一当十。

有了以上几点理由,安禄山虽然只是一个地方节度使,却也有了和大唐叫板的底气。


铁琴书生


唐玄宗,李隆基,自己开创了开元盛世

自己也毁掉了自己开创了盛世

他到了晚年的时候,只顾着自己享乐了,觉得自己开创的盛世自己为什么不能好好的享受一番的,结果他就开始完全放下了自己的政事

开始了自己享乐的人生,任用弄权的李林甫,用了十九年,李林甫也打压了人才19年,经过这19年,大唐已经没有多少人才了,已经被李林甫打压的差不多了,李林甫为了不让人才进入中央,居然还能说出什么野无遗贤之类的话,而且居然还被一心享乐的李隆基听信了,就这样没有了人才的大唐哪里还是当年生机勃勃的大唐!

安于享乐的李隆基能看到的就是那些写诗的,唱歌的,跳舞的人才了,哪里还能看到治国的人才,又哪里能够看出李林甫的口蜜腹剑!

经历了多年的盛世的关中地区,百姓已经不会打仗了,忘记了如何打仗了,战斗力迅速下降,曾经是战斗力最强的地方,现在已经没有边关的胡人战斗力更强了!

安禄山看到了这些,看到了大唐的官民,从上到下都处于一种享乐的状态,哪里还有人想着要打仗,要征战沙场!


鹏程日志


识途.唐开元盛世.使玄宗昏昏然.沉浸于国家歌舞升乎的繁华的累象中.开元初.玄宗励精图治.权不旁落.所任宰相.大都贤良.如姚崇宋璟等.造就了开元盛世.然天保年初.玄宗一心享乐.现怠政倾向.要命的一点是任人非用.特别是(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劣的奸相)李林甫的上台.加速了天宝禍乱.李林甫心智极高.阴诈凶险.屢屢能测准上意.曲意逢迎.最后挤走直相张九龄.权倾朝野.他掌朝的标准就是.让上不理政.而他本人也不理国事.专事构陷他人.结党营私.造成兵备废弃.朝纲紊乱.他的继任者杨国忠.是一个纨绔子弟.胸无点墨只知行酒作乐.加上天宝时的玄宗.由明转暗.沉迷于声色犬马.绐野心家安祿山禍国之机.造成了天宝之乱.这次禍乱的主要根源.还是唐玄宗.


识途m


1 安禄山的造反确实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谋划,不是一蹴而就,安禄山在造反之前就已经准备了很多。而之后的造反只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

2 安禄山作为封疆大吏,手下的军队如此之多,权力如此之大,唐玄宗还不去加以节制,只能说安禄山的造反有一定程度上唐玄宗的放纵,甚至是因为唐玄宗太过于自信,认为即使安禄山再有权势,也根本不敢造反,却没想到最后是这个结局。

3 安禄山对自己的造反有一种迷一样的自信。他的造反极为自信,一个边关守将竟然有自信可以消灭一个建立超过百年的王朝?是谁给他的自信?如此胆大,真的只是盲目的吗?可能不是,他的造反或许有一股更恐怖的力量在幕后推动……唐朝在唐玄宗时,差不多已经建立百年之久,什么势力能够与这样的王朝抗衡?或许也只有和唐王朝存在一样之久的关陇集团了……李唐能够建立,与这个集团有很大的关系。这个集团的成员有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或许这正是这个集团的支持,才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帅帅的没人疼


首先,唐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实力强大的朝代,其生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是很强的。

其二,唐朝自设立地方节度使开始,地方权力有了自主性,逐渐开始与中央形成离心力,而且越来越强。

其三,到安史之乱爆发前,各地节度使基本上都成为一方霸主,但在名义上都是忠于唐中央的,就如同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诸侯名义上尊奉周天子一样,只不过枪打出头鸟,历史的车轮也会选择一方节度使作为试探唐王朝是否行将就木的棋子。而,当时,选择了权倾一时的安禄山。

最后,安史之乱后,唐中央对地方的约束力越来越弱。到后期朱温反唐时,各地节度使的情况可以看出。

以上结束个人观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交流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