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废黜太子时有说有笑 实际上却是一个父亲绝望的悲鸣

康熙晚年发生九子夺嫡事件,兄弟相争,其最直接的导火索为对太子胤礽的两立两废。对太子的反复废立,一度造成了朝廷中的党争和政治动荡,对康熙本人的身体和精神也形成了重大打击,是康熙晚年犯下的一个较为严重政治失误。

胤礽是康熙的次子,其母为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若论嫡庶,则胤礽为康熙的嫡长子,传统宗法制下的第一优先继承人。

孝诚仁皇后在生下胤礽后因难产去世,康熙怜爱失母的幼子,对胤礽关爱有加。胤礽刚满周岁,就被康熙册立为皇太子,成为了大清皇位的继承人。

康熙废黜太子时有说有笑 实际上却是一个父亲绝望的悲鸣

康熙册立胤礽的本意,一方面是对孝诚仁皇后的一种补偿心理,另一方面也是胤礽的鞭策。为了胤礽能够成长为合格的皇储,康熙非常重视对胤礽从小的教育,可以说是既当爹又当妈。

然而,康熙对胤礽的过度关注,望子成龙的做法反而激发了太子的逆反心理。胤礽从小养尊处优,加上没有母爱,面对的只是康熙对他填鸭式的教育,逐渐形成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

一开始,康熙对太子的行为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为只是年轻气盛,等成年之后自然会懂事。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西征途中生病,命太子侍疾,而胤礽却没有一点忧虑的神色,康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看错了人。可这时胤礽已经27岁,成型的性格已经很难再改正过来。

后来有一次,康熙的小儿子胤祄患了重病,太子作为兄长却对此无动于衷,让康熙对他的人品彻底失望,于是下诏历数胤礽多年来的过错,有了第一次废太子事件。

康熙废黜太子时有说有笑 实际上却是一个父亲绝望的悲鸣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是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的,据清实录记载,在宣布废太子时,康熙“痛哭仆地”,由诸位大臣扶起,非常失态。为废太子一事,康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绪不宁、寝食不安,非常悲痛和难过,对自己的决定也有些后悔。

一是废黜太子,意味着自己培养他付出的半生心血一朝付诸东流;二是太子被废后储君之位空缺,有心人如八阿哥胤禩等趁机收买人心,意图夺取太子之位,对康熙本人的地位形成了威胁。

康熙思来想去,总觉得废太子弊大于利,于是又想办法给胤礽开脱。康熙先是说自己晚上做梦,梦见去世的孝庄皇太后和孝诚仁皇后,她们对废太子这件事非常不开心。后来又刚好碰上三阿哥胤祉向康熙举报,说胤礽之所以行为失常,是因为大阿哥对他施展了邪术,康熙也正好借坡下驴,解除了对胤礽的拘禁,复立了他太子的地位。

康熙废黜太子时有说有笑 实际上却是一个父亲绝望的悲鸣

康熙复立太子,其实抱着很强的侥幸心理,寄希望于通过这次波折,太子能够重新做人。但太子的行为最终还是令康熙失望了,他不但没有改过自新,反而变本加厉,并且暗中谋划让康熙提前退位,让太子接班。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再次宣布废黜太子。

有趣的是,上次废太子时,康熙悲痛到跌倒在地上大哭,但这一次废太子,他的心境却淡然了许多。清实录记载,康熙在第二次废太子的诏书中称:“前次废置,朕实愤懑。此次毫不介意,谈笑处之而已。”

两次废黜太子,康熙的心境有如此大的转折。究其原因,在第一次废太子时,康熙实际上对他还抱有希望,心中更多的是不甘和心痛,故而失声痛哭。而第二次废黜太子,康熙已经彻底看清了胤礽的为人。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康熙所谓的谈笑处之,无非是对自己倾注心血的儿子绝望以后,更深一层的悲伤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