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如一日 默默傳承皮影戲

数十年如一日 默默传承皮影戏

康鋼在研究皮影

数十年如一日 默默传承皮影戏

康鋼和他創作的皮影

数十年如一日 默默传承皮影戏

康鋼在表演皮影

他的爺爺表演皮影戲,受家學影響,他12歲學唱“皮影戲”;上世紀90年代皮影戲遇冷,為了謀生他幹起木匠活;不忍皮影戲沒落,十年後他放下一切,專門琢磨刻皮影,皮影各類道具刻了上千件;他還專門成立了阿旗皮影藝術團,表演藝人年齡平均有70歲;為了皮影戲的傳承,他和藝術團成員全國範圍內奔波演出;他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大型文化活動並獲獎,被文化部相關部門授於“弘揚傳統文化、熱心公益事業”先進個人,其作品被國家相關部門及國外相關機構收藏,他就是赤峰市級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赤峰市阿旗皮影藝術團團長——康鋼。

12歲起就學唱皮影戲

“我們小時候那會兒,皮影戲可火了,農閒的時候求雨要唱皮影戲,叫‘會影’,誰家小孩生病好了,還願要唱皮影戲,叫‘願影’,誰家結婚辦喜事,要唱皮影戲,叫‘喜影’。”說到皮影戲,康鋼對記者娓娓道來。

今年51歲的康鋼是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人,他爺爺唱皮影戲,有家學淵源的康鋼,從小對皮影戲就充滿了深厚的感情。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一套皮影,一塊白布,夜幕低垂時,四胡悠悠,兩手托起千秋將,燈影照亮萬古人。

康鋼說,皮影人的四肢和頭部是分別雕成的,用線連綴而成,以便表演時活動自如。一個皮影人,要用三根竹棍操縱,藝人手指靈活,常常玩得觀眾眼花繚亂。不僅手上功夫絕妙高超,嘴上還要說、念、打、唱,腳下還要制動鑼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白紗布做成的。白紗布經過魚油打磨後,變得挺括透亮。演出時,皮影緊貼屏幕活動,人影和五彩繽紛的顏色真切動人。

“我12歲就跟著爺爺學唱皮影戲,那會兒正是上世紀80年代,農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一到黑天,找一個靠牆的路口,支起臺子,開始唱,村裡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歡歡喜喜的,拿著小板凳就來到臺子前看皮影戲。唱戲的都是村裡的農民,一般6個人,生旦淨末醜都有,爺爺唱生角,我伴奏,常常能聽到村民的喝彩聲,別提多開心了。”康鋼笑著回憶。

康鋼告訴記者,皮影戲形象誇張,人物畫稿通常是民間藝人代代相傳的。這一古老的技藝,以靈活精湛的藝術形式,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表現手法,以民間傳說、演義、神話故事為題材,頌揚英雄人物事蹟、諷刺社會現實、弘揚真善美、鞭笞假醜惡、傳播正能量,曾經一度風靡在鄉間地頭,給老百姓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藝術享受。那會兒在民間鄉村城鎮,大大小小皮影戲班比比皆是,一鄉一市有二三十個皮影班也不足為奇。無論逢年過節、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壽,都少不了搭臺唱影。連本戲(連續劇)要通宵達旦或連演十天半月不止,一個廟會可出現幾個影班搭臺對擂唱影,熱鬧非凡。

唱皮影戲對那時候的康鋼來說,是業餘愛好,也是農閒時間掙錢的營生,不唱戲時,他跟著父親學木工手藝,就這樣,一邊幹木工活,一邊唱皮影戲,持續了10餘年。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外出打工人員增多和電視機的普及,皮影戲在農村的熱度漸漸下去了,來請唱皮影戲的越來越少,為了掙錢養家,康鋼只好幹起了木匠活,這一放下,就是10年。

“看著皮影戲越來越被冷淡,我內心是非常痛苦的,但我心裡對皮影戲的感情從來沒消退,反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濃。我漸漸明白,皮影戲對我來說,不僅是家學,不僅是愛好,更是一種刻進血液裡的存在,能否放下一切,專心去傳承皮影戲的念頭,在我腦海裡久久盤旋……”

拋掉十幾年木匠手藝,刻了上千件皮影道具

“皮影戲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從小看著皮影戲長大的!在沒有現代化的年代,皮影戲是最好的文化傳播途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重要!”時間進入2003年、2004年的時候,看著皮影戲在農村幾乎要銷聲匿跡,在大家紛紛下海創業的時候,多年盤旋的念頭再一次強烈佔據了康鋼的思想,這一次,他決定拋掉十幾年的木匠手藝,關起門來一心琢磨刻皮影。

“周圍有很多不理解的聲音,做出這樣的決定很難很難,但我決定聽從內心的召喚。”康鋼堅定地說。

說到刻皮影,這可真是一件需要極大耐心的“苦差事”。

“這些皮影用的皮都是驢皮,這驢皮都是我自己煮自己晾的……刻不同的圖案要用不同的刀,皮影師傅的刀也沒處買,要想用著合手都得自己做,看見這下面的墊板了嗎?這可不是木頭的,這是蜂蠟,蜂蠟是軟的,不會傷刀頭,這蠟板也是自己做的……” 康鋼告訴記者。

“白天干活養家,晚上刻皮影。從那時起,我不打撲克與麻將,電視也叫人搬走了。一件皮影從選皮到做好,總共12道工序,剪皮、推皮、描樣、雕刻、上色,一步也不能含糊。幾年後,我刻成一個影箱,頭茬五百個,戳子八十個,片景及道具一千多件,手抄影卷一百多卷……”

在康鋼做皮影最初的一段時間裡,他的妻子及親朋好友都不理解,說這行養不了家,勸他找個正經生意做。但康鋼對自己要做的事很篤定:“我沒有太大的能力做更大的事,但我能腳踏實地幹好這件小事。因為傳承皮影戲這件事,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製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經過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餘刀,是一個複雜奇妙的過程。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的手法與風格。

康鋼告訴記者,刻皮影的一般過程是先將驢皮或其他獸皮的毛、血去淨,然後浸泡幾天,使皮革變軟,把毛和肉都刮掉,放架子抻好,幹了取下來備用;然後將各種人物的圖譜描繪在上面,描樣常常要隨時修改,定好樣子了再把它放蠟盤上;用各種型號的刀刻好,陰乾後上油;起初用桐油,如今用清油,再塗抹上顏色,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繪畫染色講究女性發飾及衣飾多以花、草、雲、鳳等紋樣為圖案,男性則用龍、虎、水、雲等紋樣為圖案。忠良人物為五分面,反面人物為七分面。人物造型與戲劇人物一樣,生、旦、淨、丑角色齊全。製成的皮影高的達55釐米,低的有10釐米左右。整個過程下來,一身皮影要十幾天才能做好。

“皮影道具都是非常精細的,比如椅子,就有龍椅、虎椅、花椅、官椅、石椅等很多種,王侯將相戴的帽子、穿的衣服、臉部表情更是各不相同的,都要專門製作,這需要非常有耐力,說到底,能夠堅持刻下來,還是因為我對皮影戲的熱愛。”康鋼對記者說。

千辛萬苦成立皮影藝術團

在專心刻皮影的同時,康鋼就想著一定要讓刻好的皮影在屏幕上活靈活現起來,變成生動有趣的皮影戲,於是他開始深入農村,走訪皮影戲藝人。然而讓康鋼沒有想到的是,當時他走訪了阿魯科爾沁旗每個鄉村,竟然找不到一個能演出的人!

“很多老藝人已經去世,健在的也都80多歲了。阿旗沒有影匠,我就去附近的左旗去請。我當時只有一個念頭,不管再難,我也要把老藝人召集起來,組建藝術團。”

功夫不負有心人,長日的奔波,終於在2009年,康鋼組建起了阿旗皮影藝術團,不過表演藝人年齡平均是70歲!然後康鋼開始挨著村子去走訪,希望為村民表演皮影戲,這個過程也是費盡周折。

“我專門買了流動演出車,跑遍了北五旗縣,跟各村商量演皮影戲。在農村走訪時,我發現大部分村子裡就剩下了老人和孩子,到村子裡去演,來觀看的基本就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對皮影戲有一種深切的愛,而孩子則是因為好奇被吸引來的。不管怎樣,看到久違的皮影戲又出現在了鄉間村頭,看到老人孩子臉上的笑容,那一刻,我覺得之前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康鋼說,那時演出一場三百塊錢,六個人分,刨去汽車油費,工具費,幾乎是倒貼錢在做,還不如要飯的。說起皮影戲行當的落寞,康鋼言語中透露著無奈和惋惜。

為了維持生計,康鋼在沒有演出的日子裡就回家務農,順便賣一些皮影、剪紙工藝品,多少有點收入能維持生計。

改編傳統劇目適應新的潮流

康鋼說,皮影戲的演出,有歷史演義戲、民間傳說戲、武俠公案戲、愛情故事戲、神話寓言戲、時裝現代戲等。常見的傳統劇目有白蛇傳、拾玉鐲、秦香蓮、牛郎織女、楊家將、岳飛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在演出的過程中,康鋼還在不斷調整影卷並改編新戲,將傳統十餘天的演出縮減到四五個小時。

“為了更適宜演出,我將皮影戲的長篇劇目進行了濃縮,一般一場演出幾個小時,演一個小故事,不像以前那樣,一部作品連著演十天半個月都演不完,這年頭這麼長的戲沒人有耐心看完呀。”

2011年11月27日,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正在巴厘島舉行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6屆會議正式決定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這個消息對康鋼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讓苦苦支撐皮影戲演出的他,有了無窮的動力。

從2009年到2014年,康鋼在老家的農村堅持演了5年,這5年裡,每年演出60多場,由於演出報酬有限,劇團的藝人都是兼職,有戲演了就過來,沒戲演的時候就回家種地或打臨工。

“說實話,在電視、電影、電腦、手機等通訊電子設備越來越普及的當下,堅持皮影戲的演出是很艱難的,但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遺產,不能就這樣消亡了。走進村子裡演出,看到老人動情地觀看,看到孩子們被皮影戲逗得哈哈大笑,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皮影戲,想到能用中國傳統的文化形式,為老百姓帶去快樂,又覺得我們的堅守是有意義的。”康鋼動情地說。

默默堅守在非遺傳承的路上

2014年,接到北京昌平農業嘉年華的邀請,康鋼作為內蒙古赤峰阿魯科爾沁旗非物質文化遺產驢皮影的傳承人,被活動組委會特邀來北京展示皮影雕刻製作技藝。在這裡,他和阿旗皮影藝術團開始了新的征程。

在昌平農業嘉年華,康鋼和他的阿旗皮影藝術團每天表演三四場皮影戲,一連演了兩個多月,深受遊客喜歡。“看到那麼多遊客在津津有味觀看我們的演出,那是一種莫大的成就感。讓我們覺得自己的堅持是有意義的,是的,我們給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帶來了歡樂。”康鋼自豪地說。

此後,康鋼和他的阿旗皮影藝術團走上了全國巡演之路,貴陽、南京、武漢、山東、洛陽……只要有演出的機會,康鋼一定會帶著劇團去表演。

在演出的間歇,康鋼還是在不斷刻皮影道具,還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劇目,“每天四五個小時的皮影戲演出,還是非常長的,後來我就創新成每場30分鐘,演一個小故事,像武松打虎、火焰山、盤絲洞、司馬光砸缸、哪吒鬧海等戲,正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

“雖然電影現在比較火,但是由於皮影戲中的車船馬轎、奇妖怪獸都能上場,飛天入地、隱身變形、噴煙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現,還能配以各種皮影特技操作和聲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話劇的奇幻場面之絕,皮影戲還是非常讓人震撼的。”康鋼自豪地對記者說。

在演出的間歇,康鋼還到石景山幾所學校,教孩子們演皮影戲,他創作的新劇目《熊出沒》、《北京的金山上》、《武松打虎》等都非常受孩子們青睞。

2018年10月份,康鋼來到了房山攀天紅文創園,填補了房山皮影戲的空白,“接下來,我們準備一段時間進房山的街區、社區,開展皮影戲演出,讓更多北京人能夠欣賞到精彩的皮影戲演出。”

今年過年期間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六,康鋼和他的皮影藝術團來到海淀區龍泉寺,在廟會上連續演了六天的皮影戲;從正月十三起,又到洛陽欒川縣下面一個村子,連續演了4天皮影戲……以這樣一種全國流動的方式,康鋼默默堅守在皮影戲非遺傳承的路上!

記者手記:

讓皮影戲

能夠代代傳承下去

來回走了很遠,長達數小時的傾聽,皮影傳人康鋼的採訪終於劃上圓滿的句號,看著那些栩栩如生的皮影道具在屏幕上惟妙惟肖被表演著,記者說不出的興奮。有很多像皮影戲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日新月異的社會里經受著艱難的生存考驗,而像康鋼這樣的傳承人,那種幾十年如一日專注創新和傳承的熱忱,讓人感動。

康鋼對皮影戲有一種深入骨髓的愛,他說,解放前中國人能唸書的人很少,大多數不念書的人從小就喜歡聽皮影戲,學人生道理。皮影戲的故事主要都是講忠孝節義,裡面有很多傳統文化的精髓,值得今人學習。

“我作為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為了傳承發揚皮影戲吃了很多苦,但是傳承需要精神!我會堅定不移的繼續努力!為傳承皮影戲的傳統文化做更大的貢獻!”康鋼充滿深情地對記者說。

康鋼說他要把皮影戲一直演下去,他還計劃在有生之年儘可能抄更多影卷,並且至少做出兩個箱子,將來他要把這些東西傳給熱愛皮影的後人們。讓優秀的皮影戲非遺文化能夠代代傳承下去,是他最大的心願,也是最大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