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与皇帝同吃穿,后因皇帝身上一个毛病,求他当官他都不要

“乞丐”与皇帝同吃穿,后因皇帝身上一个毛病,求他当官他都不要

悠悠几千年,纵横吴万里,站在中国文明辽阔有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看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潮流,我们不得不惊叹前人的智慧。在这历史长河中,帝王向来都是封建社会的核心人物,他们就像是一个发号适量的船长,而真正掌舵人,还是他们手下的能人异士,这些历史人物,这些人用自己毕生的才华以及忠诚,为朝代的更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说起封建帝王,不得不提起的就是秦始皇嬴政一扫六国的雄伟身姿,但是这一切除了嬴政自己的天赋异禀,更是离不开一群坚定立场跟着自己走的谋臣、将士们。当然了,千里马的易找,伯乐难寻,由此也足以可见嬴政的爱才之心。

“乞丐”与皇帝同吃穿,后因皇帝身上一个毛病,求他当官他都不要


早在吕不韦任相期间,韩国为了消耗秦国的国力,曾经派出对水利有研究的郑国潜入秦国内部,提议秦王修筑郑国渠,但是郑国却是一个很痴迷水利的人,倒是认认真真开始修建。嬴政亲政后,很快就发现了郑国来秦国修建郑国渠的真实目的,这个时候,嬴政被赵太后与吕不韦造成的伤害还没痊愈,于是他决定给这些人一点颜色瞧瞧。

因为秦国的强大,前来投靠的外国人也不止郑国一个,他们都想在秦国大展其才,但是郑国渠的事件,让这些人一下子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开始人人自危,生怕嬴政认为自己是奸细。再加上秦国本土官员的上书,嬴政决定发布逐客令,也就是驱逐外邦来的客卿。

这个时候,李斯提笔写下了《谏逐客书》献给了秦王,这个李斯本是楚国人,后来拜在荀子门下,在研究当下局势后选择了秦王,并得到了秦王的赏识。眼看就可以大展宏图,不想一道逐客令犹如一盆冷水泼下,李斯决定为自己以及其他客卿搏一把。

“乞丐”与皇帝同吃穿,后因皇帝身上一个毛病,求他当官他都不要


而事实也如他所愿,秦王在看完《谏逐客书》后,一下子明白了自己之前的逐客令是多么荒唐,也明白了郑国渠虽然耗费国力,但是以后对秦国的发展作用是远远大于这些消耗的。况且,来到秦国的这些客卿,都是有才华的人,人才的流失,将成为大秦的不幸。于是秦王政收回成命,而李斯也成了嬴政的左右手。

在此事之后,嬴政更加注重人才,也更加理解什么是“英雄不问出处”。不久后,嬴政带着赵高微服出访,来到了常去的垂钓酒楼准备吃饭。刚坐下没多久店小二带进来一个人。只见此人素衣白面,样貌倒是英俊,只是一脸风尘仆仆,盖住了大半风采。之间此人说,自己来自魏国大梁,多日没有梳洗,而且也没有吃过饭,想问问哪位有远见卓识之人,可以让自己坐下来吃一顿饭,并借一点钱财,让自己洗漱一下、换一身衣服,日后若得富贵,必然涌泉相报。

“乞丐”与皇帝同吃穿,后因皇帝身上一个毛病,求他当官他都不要


只见酒楼上的人都在嬉笑嘲讽,甚至有人叫喊着让他唱一段曲子,那位魏国人看着这些人,脸上露出失望之色,但又转瞬即逝,很快就恢复正常。嬴政一看,此人气度非凡必成大器,便让赵高把人请来。

那人坐下后,赵高忙喊小二加菜,且添了一双碗筷。嬴政对他说,普通老百姓大多都是蒙昧,刚才他们对先生多有得罪了,但是请不要认为咸阳城里人人都是这样的。那人道,“先生谦卑有礼,不也是咸阳人么?”随即二人相视一笑。

原来这个人叫做尉缭,他从大梁出发,游历各国,发觉各国子民都是终日无事,国君也是浑浑噩噩贪图享受,所以才来到秦国。尉缭说,听闻秦王年轻有为,但是如果也是一个故步自封的君王,那么他就会离开这里;如果秦王有意吞并六国,那么秦王就一定用得上自己。秦王听到此处,心中早有决断。

“乞丐”与皇帝同吃穿,后因皇帝身上一个毛病,求他当官他都不要


酒足饭饱之后,秦王让赵高给尉缭一些银钱洗漱更衣,这时候赵高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所剩无几,一阵懊恼,于是嬴政一咬牙,将自己的长跑脱下来递给了尉缭。赵高见状大惊,但心里也明白眼前这个人已经得到了嬴政的赏识,必成大器。

嬴政回宫后,坐立不安地等了两日,终于,尉缭求见。二人见面的时候,尉缭身着嬴政长袍,面目上的风尘已经洗净,愣了半天后,尉缭才想起来行礼。嬴政笑嘻嘻地说,你要讲什么,你就说吧。然而,尉缭说自己是只是一个布衣,听到秦王乐善好施,所以来求一点财宝和美女。秦王一听十分失望,这哪里是那天那个一腔抱负、满腹济世的尉缭?

秦王看着无比认真的尉缭,急忙跑过去,抓起他的手问,“先生,本王要的是有评点天下之策的大才,不是追求富贵温柔乡的俗夫,不要再欺瞒本王了!”奈何尉缭坚持己见,无奈,嬴政极为气愤地让赵高去准备美女和财宝。尉缭写过嬴政后,一言不发地就退下了,嬴政望着尉缭的背影,心中苦涩万分,再想想那天尉缭说过的话,嬴政终于叫住了他,而后推心置腹地问,“本王自问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也没有开罪先生之处,不知先生为何要将拒本王于千里之外?”

“乞丐”与皇帝同吃穿,后因皇帝身上一个毛病,求他当官他都不要


尉缭说,“我又何尝不知道大王求贤若渴,但是大王不是缭心中的至圣至明之主。”嬴政不甘心,问其是否在其他六国找到了至圣至明之主。尉缭摇摇头,并告诉嬴政,其实六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得上嬴政,但是自己当日不过一介平民,嬴政却分庭下礼,有失君王之仪。

嬴政听闻,又好气又好笑,忙说一定谨记于心,以后一定保持国君气度,就算是求贤,也不会失去君王之仪,并请求尉缭务必留下。而尉缭在深思熟虑后,终是留下,并答应与影正以其东并六国。

之后,尉缭确实没有辜负自己的承诺,他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帮助嬴政逐步蚕食各国领土,反复压制楚、齐、燕的发展,并且开展了间谍策略,选能言善辩之士,以财宝美女离间各国君臣关系,坐收渔翁之利。而他与嬴政的这一段故事,也被传为佳话,在百姓中口口相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