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助雍正登基,为何最后反被雍正圈禁到死?

派拉特之书


雍正之所以能够顺利登基,隆科多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堪称雍正登基的首功之臣。

在康熙的所有皇子中,与雍正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隆科多了。

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隆科多的亲姑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两个姐姐也都嫁给了康熙,一个姐姐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另外一个姐姐便是康熙晚年非常得宠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无独有偶的是,隆科多的这两位姐姐都与雍正皇帝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雍正皇帝的养母,早年雍正皇帝的生母乌雅氏没有被册封,品阶和级别太低,所以雍正是被寄养在隆科多的姐姐,但是还是皇贵妃的佟佳氏那里,这也就是为什么雍正会称呼隆科多为“舅舅隆科多”的根本原因;

康熙皇帝晚年曾经雍正的儿子弘历召进宫来抚养,而负责照看弘历的便是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以及另外一个乾隆宠妃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雍正是康熙所有的皇子中与隆科多关系最为密切的。

雍正能够顺利登基皇位,隆科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隆科多深受康熙的器重,当时担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兼任九门提督,整个北京城以及整个皇宫的卫戍全部都由隆科多负责,并且康熙去世的时候,在康熙身边的人除了康熙的皇子,剩下的那个唯一不是康熙皇子的这个人就是隆科多。而康熙在畅春园去世后,隆科多随即关闭九门,全北京戒严长达六天之久,在此期间,唯一能在皇宫与畅春园之间自由出入的也就只有隆科多了。

在康熙去世前三天,康熙安排雍正去天坛祭天,得到康熙去世的消息后,雍正随即赶往畅春园。而从康熙去世到雍正从天坛回到畅春园期间,雍正却平白消失了十个小时,这也给历史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因而,影响雍正继位的最关键因素其实并不是康熙的传位遗诏或者传位的遗言,而是隆科多,康熙的最终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有隆科多才是真正的知情人,同时隆科多更是雍正整个继位过程的见证人。

康熙死后,隆科多是宣读的遗诏还是宣读的遗命,雍正与隆科多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情,现在也已经不得而知,因而也留下了最大的谜团。

所以对于雍正而言,能最终取得“九子夺嫡”最终胜利的盟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这位舅舅隆科多。而隆科多到底是何时与雍正进行结盟,以怎样的方式结盟,也就变得不得而知了,而这也成为了历史留下的谜团。


隆科多权倾朝野,显赫一时,但很快就被雍正以“四十一条大罪”拿下问罪。

起初,雍正对于这位对自己有拥立之功的舅舅的封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就加封隆科多为承袭一等公的爵位,被授为吏部尚书,并与年羹尧一道加封为太保,并被赏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此时的隆科多与年羹尧都是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的显赫人物,隆科多也到达了自己权势的巅峰。

但是,随着年羹尧的失势倒台,隆科多的末日也即将到来。

不得不说的是,隆科多与年羹尧确实像一对“欢喜冤家”,两个人虽然关系不和,但是两个人在雍正朝的得势与失势的轨迹可以说是如出一辙,不仅时间上相差不远,就连原因上也是极为类似。

首先便是居功自傲,不知进退。

雍正将年羹尧称为自己的“恩人”,将隆科多成为“舅舅隆科多”,而这两人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是雍正的“恩人”和“舅舅”,只懂得进,不懂得退,完全不懂得与帝王的相处之道,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结局是自己“作死”的结果。

其次便是目无君主,无视皇权。

如同《雍正王朝》中所演绎的一样,年羹尧的确将自己的吃饭睡觉唤作了“用膳”和“翻牌子”。

而隆科多则是反复提及自己对于雍正的拥立之功。更为过分的是,隆科多将自己比作诸葛亮,将康熙对待隆科多说成是“刘备托孤”,这明显就是将雍正比作是扶不起的刘阿斗;并且,隆科多还吹嘘自己当时带兵持刀护卫着康熙,后来又保护着雍正,局面全都由他控制,明显表达了雍正是沾了自己的光才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这些言论都引得了雍正的极大不满与愤怒。

再次他们二人均是结党营私,贪污腐败,败坏朝纲。

隆科多和年羹尧二人,仗着雍正的信任与宠爱,把持朝政,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继而出现了地方官员上的“年选”,以及朝廷六部九卿官员中的“佟选”,同时,二人也都是贪污腐败非常严重,使得朝堂上是乌烟瘴气。

最终,忍无可忍的雍正在处理了年羹尧之后,也将矛头直指隆科多,而在宗人府举报隆科多私藏玉牒、包藏祸心这件事情后,雍正也终于对隆科多下手了。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安排隆科多赴边境与沙皇俄国进行谈判,在谈判成功之时,直接派人将隆科多就地缉拿进而押回北京,并为其定下了“四十一条大罪”,将隆科多幽禁于畅春园。雍正六年(1728年),隆科多死于禁所。


雍正给隆科多定下的“四十一条大罪”中,许多罪名都可以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也说明了雍正除掉隆科多的决心。

“四十一条大罪”中,不少罪名与雍正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是“欲加之罪”。比如,雍正定下隆科多与年羹尧结党的罪名,实际上隆科多与年羹尧的关系并不好,年羹尧将儿子过继给隆科多也是雍正要求和安排的,并不是隆科多和年羹尧的本意;再说隆科多任人唯亲,说隆科多把持官员任免,实际上是雍正对待隆科多与对待年羹尧一样,在官员人雍正广泛争取这二人的意见,所以“年选”和“佟选”,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雍正。

包括隆科多“私藏玉牒”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在一年前,也就是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将八阿哥、九阿哥圈禁致死,并对这二人削宗夺爵、革除黄带子的时候,安排隆科多办理的。

然而不管怎么说,隆科多作为雍正继位时最大的功臣,他的突然倒台并被雍正圈禁致死,也留下了诸多的历史谜团,而对于隆科多以“四十一条大罪”治罪,也彰显了雍正对于除掉隆科多的决心。


雍亲王府


隆科多在雍正出现,有很多做大的迹象,而且还有点有恃无恐。那么,隆科多凭什么敢这么有恃无恐地做大呢?

(隆科多剧照)

先来看看隆科多做了哪些有恃无恐的事情呢?

一是隆科多多次和人议论年前雍正登基当皇帝的事情。向外露风说,在康熙驾崩雍正继位的时候,他的身上曾藏有匕首等等,言谈中,似乎暗含着雍正得位不当的意思。

二是自比诸葛亮,自认是康熙皇帝的托孤大臣。意思当然就是雍正是扶不起的小阿斗,他隆科多应该发挥诸葛亮那样的独掌朝政的作用。同时,对他没有独掌朝政,表达不满。

三是大肆网络党羽。当时隆科多利用职务之便,提拔安排了不少人。被他提拔的人都称为“佟选”,当时的朝廷叫“佟半朝”,这个也与隆科多不无关系。

四是私藏玉牒。玉牒是皇家族谱,这个只能宗人府才有权力保管。玉牒在清朝的时候,会每十年修订一次,对皇家新出生及死亡的人进行一次登记,还会记载一些大事情。隆科多私藏玉牒,显然就意味着有可能改动玉牒,改什么呢?最有可能是对他的出生,对雍正的出生这些事,动一些手脚。

雍正最后给隆科多所列的罪证,共有四十一款,其中的这四款,显然是最重要的。从这四款中可以看出,隆科多确实显得有恃无恐。说他要准备造反,也不为过。

(雍正剧照)

那么,隆科多为什么敢于这么有恃无恐呢?

我觉得,主要是雍正给予了他假象。

雍正上台以后,对隆科多极为重视,他曾在给大臣的奏折上批示:“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肤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希有大臣也。”

这一段话的信息量非常大。“舅舅”直言其亲,“功臣”直言其恩,“忠臣”直言其功,“第一”“希有”直言其尊。由皇帝亲自这么赞扬一位的大臣的,在古代可以说少之又少。不说别的,雍正称呼隆科多为“舅舅”,这在古代都是不可想象的。古代谁最大?皇帝最大。所有的人,包括皇帝的老爹,在皇帝面前都是臣(就像刘太公那样),何况是“舅舅”,而且还不是真的舅舅!

照理说,雍正对隆科多这么赞扬敬重,隆科多应该感恩才是,至少应该表现出一副“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的样子。就算表现不了“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至少也得表现出“战战兢兢,汗不敢出”的样子。何以却有恃无恐,还要造反呢?

(康熙剧照)

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在康熙去世,雍正登位的时候,由于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场,因此,当时肯定发生过其它一些事情。康熙在去世前,肯定说过一些其它话。这个话,雍正听到了,隆科多也听到了。隆科多因为掌控了这些秘密,因此,在他看来,也就是捏住了雍正的七寸。而雍正在上台后,对他极为信任,给了他极高的待遇,也给了他一种雍正想封他口的假象。

一开始的时候,君臣互守秘密。但是后来,雍正想亲政,想国家的事情由自己做主,因此就开始削夺隆科多的权力。也由此引起了隆科多的不满。隆科多想放出一些风声,提醒雍正注意。如果雍正还不注意,他可能要拼一个鱼死网破,甚至造反夺位。

不过,隆科多显然低估了雍正。雍正六年的时候,雍正已经把所有与自己继位有关的那些瓜葛摆平。朝廷上下,都是雍正的人。隆科多想要威胁雍正,也就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在清朝,被皇帝公开称呼舅舅的也只有这隆科多了,隆科多作为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最有核心的人物,对雍正有从龙之功就算公开场合,雍正也成他为舅舅,可见他的地位多么高。为什么雍正要称呼隆科多为舅舅呢?雍正的母亲是乌雅氏,和隆科多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乌雅氏年轻时是从包衣一点点升上去的,按清朝祖制,位份不在嫔妃以上的,没有资格抚育孩子。也正是因为母亲地位低,没能力抚养皇子,康熙便让皇后也就是佟佳氏代替扶养雍正。而皇后是隆科多的亲姐姐,还备受康熙喜爱。隆科多在康熙时期就是九门提督,可以说整个皇城的基本权利都掌握在隆科多的手中。雍正也是通过这层关系为自己成功登上皇位,雍正皇帝能顺利登基,隆科多功不可没,因此,在胤禛刚登基的时候对隆科多信任有加,许多事情都咨询他的意见,一派君臣和睦,还授予他许多特权,还经常在众臣面前称他为朕的功臣,国家的良臣。但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隆科多最终为雍正所猜忌,短短两年就开始有步骤地打击他,直至圈进而死。主要在于隆科多自已劳苦功高,又被雍正捧得没边。他的居功自傲,结党营私,已经让雍正提防。隆科多平时爱喝酒,喝酒后人都有爱吹牛的毛病,他曾在酒桌上吹嘘雍正能即位完全是他功劳,还跟别人说自己用兵如神,都是自己统兵有方,若不是及时出手,雍正不可能上位。聪明人都知道出名之后更应该夹着尾巴做人,尤其是和皇帝一起的时候。隆科多的酒话自然有人传给雍正听,雍正大为恼怒,不过多年的隐忍,他在等机会。隆科多担任礼部尚书时,他和年羹尧都可以对其他官员的任命干涉,称为“佟选”和“年选”。虽然隆科多是正常途径给人升官,但是他确实也收人钱财,还不止一个。选官是皇帝的特权,你一个臣子就选起官来,不仅擅权还有结党营私之嫌。雍正在皇权稳定之后,就开始了针对隆科多的反腐运动。起因是朝中有人举报了隆科多私藏玉蝶,所谓玉蝶,就是皇室宗谱。除宗人府外,其他人没有皇帝的同意无权查看。这样隆科多私藏玉蝶就成了重罪。隆科多失势后,不但外人弹劾的奏章纷至沓来,就连他亲人也纷纷揭发他的罪行,真是空前的孤立啊。最终“隆科多免其正法,于畅春园外造屋三间,永远禁锢。最终隆科多于幽愤中死去……


麒麟2127


雍正在处死年羹尧后,雍正着手消灭隆科多势力。隆科多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并主管史部后,经他操办的铨选,人们称之为“佟选”,这样,他独揽了用人大权。隆科多虽然是雍正的亲信,在雍正登基时起了重大的作用,但他深知雍正不能容人,担心自己的地位不能长久保持,很早就把私产分藏到各位亲友家和西山寺庙中。雍正得知后认为他不守臣子之道。隆科多又主动辞去步军统领的职务,雍正马上想让巩泰来代替他,不让隆科多再对这一重要职务有什么影响。隆科多还经常与允禩一党的人秘密往来;年羹尧案发后,隆科多又包庇纵容年羹尧的罪行。雍正愤怒无比,认为隆科多与年羹尧结为朋党,还想让允禩党人加入自己的集团。这样,雍正在谴责年羹尧的論旨中,就把隆科多跟年羹尧相提并论了。

雍正三年(1725年)六月,在处理年羹尧之子年富时,雍正又免去了隆科多的儿子玉柱的乾清门头等侍卫、总理侍卫事、銮仪卫使等职务。雍正下令吏部议处年羹尧妄参金南瑛之罪,隆科多主持的吏部前后提出两个不同处理意见,雍正认为前者过轻,后者过重,这是隆科多有意这样做,命令都察院严肃处理,结果隆科多被免去太保一职,到阿兰善山修城垦地。年羹光被处死后,雍正四年(1726年)一月隆科多被削去职务,但雍正还是命令隆科多先去阿尔泰山主持准噶尔和喀尔喀蒙古游牧地的划分疆界事宜,后来又派隆科多代表中国政府与俄国使臣举行会议划定中俄中段国界。雍正说:“这件事只有隆科多オ能胜任,他要尽心竭力的话,朕会宽恕他;如果他心存叵测,不能办好定边大事,朕一定要治他的罪。”隆科多认真贯彻雍正的旨意,在执行自己的使命时尽心尽力,作出了贡献。特别要说的是,在中俄边界会谈时,隆科多坚持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强烈要求俄国归还它所侵占的中国蒙古族地区。尽管隆科多尽心竭力,雍正却违背自己诺言,不肯宽恕隆科多,他清除隆科多的决心已经确定。正当隆科多为维护国家主权与俄国使臣紧张谈判时,雍正以追查隆科多私藏玉牒底本为借口,突然召回隆科多,命策凌等人接替隆科多,策凌等在谈判中没有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却接连向俄方让步,在当年七月签订了中俄《布连斯奇条约》。

隆科多回京后,诸王大臣历数隆科多罪行41款。其中有大不敬之罪五,如私抄玉牒收藏在家,将康熙钦赐御书贴在厢房里视为玩具,“妄拟诸葛亮,奏称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等;欺罔之罪四,如“圣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并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乃诡称伊身带ヒ首,以防不测”等;紊乱朝政之罪三,如“皇上谒陵之日,妄奏诸王心变”,

“妄奏调取年羹尧来京必生事端”等;奸党之罪六,如“交结阿灵阿,邀结人心”等;不法之罪七,如“任吏部尚书时所办铨选,官员皆自称为佟选”、“纵容家人勒索财物,包揽招摇,肆行无忌”等;贪婪之罪十六,如索诈安图银38万两,收赵世显银1.2万两等。隆科多的41款罪行,有的和年羹尧的罪行类似,但隆科多的罪过是不能与年羹尧相比的,要轻得多,雍正处治他虽不为过,但隆科多还不像年羹尧那样肆无忌惮,还是有所收敛的。而且,在犯罪后异常艰难的情况下,还受命与俄国使臣谈判边界问题,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难能可贵。年、隆结党又结亲,本来是雍正自己促成的,想要他们两人成为巩固自己统治的主要力量。年羹尧死后,隆科多已势单力孤,其实对雍正皇权已形不成什么威胁。如果雍正全面考虑一下,对隆科多降级免官就能达到他的目的。但是,雍正五年(1727年),隆科多还是被囚禁在畅春园附近。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最后死在被囚禁地。


历史说是非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雍正皇帝算上中国历史中较为有作为,勤勉上进的皇帝当然对自己身边的心腹大臣异常严苛。隆科多就是在雍正皇帝登基以后的考核中“落榜”的。

我个人不认为隆科多是雍正皇帝因为他功高盖主。更多应该是隆科多日渐骄横,隆科多倚仗功劳,居功自傲起来让雍正皇帝反感才是最主要原因。大家可以理解作为一个有抱负,很强势的领导怎么可能让手下人如此猖狂,如果不趁早打压那么日后对于皇权的威胁是相当大的。所以隆科多的衰败同年羹尧一样,只不过隆科多没有吸取年羹尧失败的教训。这里只能说隆科多是咎由自取了。


c哥侃大山



小川说史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隆科多的成与败,都在二个字上:忠与赌。他帮雍正顺利登基,就是因为他顺应了对主子的忠诚,上对船(政治赌博)。后被雍正帝圈禁至死,也真是因为他的不忠和上错船导致。历史真实中,科隆多的命运也逃不脱忠与赌。


简直简直


雍正即位后还是重用隆克多的,他的错误是对子弟管教不严,推荐官员有误,这些都不是重要的,最严重放是雍正当帝后,没有他想向的那样,雍正是个勤政皇帝,敢于改革,对犯错官员处罚严厉,隆克多才和八爷合流,企图摧翻雍正,才会有如此下场。


w流浪地球


古往今来,鸟尽弓藏,杀人灭口以证明得位之堂正乃真命天子。好建不世之功成千古一帝。又因国舅恃宠而骄居功自傲难以束缚。


川派清口水包不住


居功自傲,不知收敛。大肆培养自己的党羽,犯了雍正的大忌。必然被雍正清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