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久居夷陵,抑或是一種幸運:東吳陸遜之“陸城”與“火燒連營”在斯,張飛喝斷之“霸陵橋”與“擂鼓臺”在斯,趙雲大戰曹將之“長板坡”、關雲長敗走之“麥城”均在斯矣……想想,年幼就是個“三國迷”,竟又長久生活在濃郁的三囯文化氛圍裡,偶爾覺得自己就是一個三國人。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古夷陵的鄰居即是古荊州。荊州的名字引人聯想,荊州的容顏更令人景仰。

戊子淸明,遣“孔方兄”帶路,與妻偷閒來到了古城荊州。

荊州與沙市,而今統為荊州市,分為了兩個區。兩個區的界限即是眼簾的護城河。站在古老與現代的“楚河漢界”一一新東門石橋上,觀昂然聳立的古城牆,看碧綠寬敞的護城河,真想做一回古代荊州原住民。

時值正午,在石橋與友人汪雲生夫婦相聚後,便興沖沖進了古城。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腦海裡的荊州古城牆四周,原有城門6座,即:東門、小東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南門。除小東門外,其他5座城門均有閭門,為二重門,二門之間有甕城,二重門各設一個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釐米厚的閘板,以防水患。兩道門內即甕城,甕者,“甕中捉鱉”是也。

荊州,我曾多次造訪。友人則寓居此地。妻眼裡的荊州卻是新面孔,無論是攀城撫牆,登樓遠眺, 還是甕中猜想, 她驚喜著不停拍照, 興致極高。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6座古城門上原都建有城樓,現僅存其二。為飽眼福,我們去了東門和北門兩處城樓。

東門又稱“寅賓門”。城樓為“賓陽樓”,始建於明代,現城樓為1988年重建。它是迎接來使和賓客的城門, 故門樓壯觀,甕城也最大。

北門又稱拱極門,是通向中原和京城的古驛道出口,人們在這裡送親友遠行,習慣折柳相贈,祝福平安,故北門又稱柳門。北門城樓名“朝宗樓”,糸清道光十八年重建。它是古城牆上唯一尚存的真古董,樓內有樓梯及頂,拾級而上,可飽覽古城神韻。

雲生介紹,城內現有城門9座,不是6座,建國以後新開城門3座,即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

聳立在我們眼前的雄偉磚城,,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磚城厚約1米,牆內垣用土夯築,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

攀登東門城樓的馬道,猶如步入時光遂道。在這裡,我們有幸見到了年代久遠的文字磚。

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製有文字。記載了操辦城磚的官府、官員和產地、時間。原以為城磚可能皆出自荊州本地,不曾想均州、靖州、茶陵乃至湖南各處均有文字磚砌在荊州城垣上。這裡發現最早的文字磚是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距今已600多歲,比長城發現的文字磚要早207年哩。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荊州古磚城,是一道厚重的歷史風景。

除南門外,荊州的其它5座老城門都是斜開的,斜得令人浮想聯翩。我曾去過鄂西利川之大水井,那座頤大的古建築群,其正門朝東但卻也是斜著的:倘若門不斜開,其朝向正對大山,出路被阻,謂大不吉也;門臉一斜,即天開一線,生機無垠……我猜,荊州城門這種建築規制,肯定與風水相關。荊州四周無大山,但古“雲夢澤”處處皆水,欲“避水”於是門斜矣。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城牆:  千古風韻遺荊州

探究古城奧秘,據說得益幹1997年那場暴雨:古城東南角坍塌,考古人員在修繕前進行了一次發掘。由是深埋基腳的2000多年曆史,被層層掀開一一宋代磚牆,五代磚牆,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垣……依次展現!

荊州古城的修築史,竟可前溯至西漢景帝時期所夯築的土城。土城上面,覆蓋的是五代時南平國主高季興加築的磚城。現存於世的,則是清順治三年(1646年)依明代舊基重建的城垣。此遺蹟證實,荊州城牆是中國現存延續時間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演變為磚城的唯一古城牆。

荊州古城牆通高9米,共設有1567個城垛,28座敵樓炮臺,其中藏兵洞4座、敵樓3座、炮臺21座,整座城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2公里,城垣周長10.5公里,城內面積4.5平方公里。各種建構設計,莫不體現著古代戰爭的功能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