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農業:十條紅線不要碰


做農業:十條紅線不要碰


做農業:十條紅線不要碰



正文

做農業:十條紅線不要碰


三、種植已經出現大面積滯銷的產品,別碰!

很多人抱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必死決心,希望重建一個產業標準進這種行業的。蘋果、紅棗、部分產區的獼猴桃……都呈現這種特性。但是,以一己之力,抵抗一個行業的頹勢,勇氣可嘉,但基本失敗告終。(在此提醒:創業是為求生,而不是求死,心態要調整過來)

中國的產區佈局特殊,幅員遼闊,往往一個產品的種植區域是跨縣,甚至是跨省的,這使得很多產品雖然滯銷了,但是其他地方還在鼓勵生產,這是很可怕的。就像一個無盡的黑洞,吸光你所有的財力和精力。

市場是很殘酷,縱然你的產品很優秀,但是兄弟產品的低價在那擺著,你想高投入高產出,不一定辦得到。

面對這樣的產業,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用初加工和深加工切入,做行業的蓄水池配套,而不是投身進去,把自己也變成滯銷的一部分。

做農業:十條紅線不要碰


四、在沒有明顯優勢的地區種產品,別碰!

農產品先有地域品牌,再有企業品牌。沒有地域產業基礎的地方做農業,是很吃虧的,要花大量的教育成本。如果是逆勢而走,在一些適宜的產區做種植,那就等於撞南牆,搞不好顆粒無收。

最好的辦法,是搶佔價值高地,在最有優勢的產區差異化升級的產品。

五、只能靠規模取勝的產業,別碰!

做基本沒有附加值的產品,要靠量來支撐微薄的利潤,這個對管理的難度要求太高了。

六、全產業鏈一條龍運營,別碰!

有些行業產業配套特別差,非得讓你從產到銷都自己做,甚至很多基礎服務都需要自己投,縱使三頭六臂也不要幹這個事。

有機蔬菜宅配行業,當年就是這麼幹過來的,現在全國看一遍,找不到幾家活著的了。

做農業:十條紅線不要碰


做農業:十條紅線不要碰


做農業:十條紅線不要碰


做農業:十條紅線不要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