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周伟光医生,请你立即休息!”

收到强制休息的通知单时,外科医生周伟光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

开医嘱、写病历、做手术……

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之下,他烧到了39.5℃。

令人心疼的是,为了病人,他硬扛着虚弱的身体继续工作。

和他一样扛着的,还有不少其他的医生。

这是上个月流感季节高发时期的医院,也是很多医院的常态。

不知不觉中,过劳与医生挂上钩,再也分不开来。

于是,不少医学生被这一现象吓退。

《半月谈》的一次采访中曾给出这样一组数据: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从医的仅有10万。

细思极恐,残酷数据所透露出的,其实是当前医生的窘境。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01

/窘境之后,累垮的医生/

一直以来,谈及医生,很多人总是冠以白衣天使之名,大加赞赏,在人们的神化下,医生成了人人向往的理想职业。

却很少有人知道,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咬碎牙关的坚持。

很多医生因为过劳工作,都患有大大小小的职业病,可没有办法,他们还是得硬着头皮扛着身上的重责。

长此以往,当攒足了病痛,悲剧便相继发生。

去年八月份,对湖北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而言,是一个沉痛的月份。

6号早上,46岁的万医生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安排工作,一个上午的时间,他得完成7台肠镜手术。

然而那天,在为第二个病人治疗时,万医生突感不适,可为了病人,他还是强忍着完成了手术。

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忍,要了自己的命。

被护士察觉到异样时,万医生已经躺在椅子上,奄奄一息。

不幸的是,经过30个小时的抢救,心肌梗塞的他还是离开了人间。

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与他紧张忙碌的工作密不可分。

万医生几乎全年无休,每天一大早他就得到科室,查房、安排工作、做手术,有时候忙到连午饭都忘记吃。

下午也是一直做手术直到晚上,经常忙到很晚才能下班,若遇上急诊病人,则更得延迟下班时间。

这样紧绷的工作状态,万医生一坚持就是20多年。

而这,也是绝大多数医生的真实写照。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我一个曾经当医生的朋友告诉我,他每天的日常就是:

早上6点多起床,8点交班,查房,9点开医嘱,然后写病历,12点吃完午饭后继续写病历。

日日如此,年复一年。

相较于他,其他医生的工作量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悄无声息中,“累”成了医生另一个代名词。

艾瑞网有一个调查报告表明,近八成的医生一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绝大多数医生的作息、饮食都不规律。

来源 | 艾瑞网

这般超负荷的工作,也意味着透支自己的身体,所欠下的债,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惨痛的方式还清。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见证过无数猝死事件的医生,正成为猝死高发群体。

残酷现实摆在眼前:从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开始,劳累便常伴左右。

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临,医生们真的不敢想象。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02

/正提心吊胆的医生/

对于医生而言,身体上的劳累尚且能克服,难的是心理上的疲倦。

为了让患者尽早痊愈,医生们都会拼尽全力,寻找最优的治疗方案。

可医学在病魔面前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受限于当前的医疗水平,有时医生也很难将病人从死神手中拉回。

只是对于病人乃至家属而言,他们往往很难理解,这也导致很多医生越来越无奈。

一如前不久的闹得沸沸扬扬的聊城假药案。

去年4月,聊城肿瘤医院的主任医生陈宗祥收治了74岁晚期癌症病人王某。

在尝试了所有国内抗癌药都没有明显疗效后,心疼病人的陈医生推荐了一款国外抗癌药并让其自行购买。

而后在王某女儿王玉青的恳求下,陈医生介绍了同院有购买方式的其他病人给她。

在服用那款国外抗癌药后,王某有所好转,王玉青便再度购买了一瓶。

可好景不长,11月份的时候,王某意外去世。

令人没想到的是,王玉青随之翻脸,将“开假药”的帽子死死扣在陈医生头上,多次到医院进行医闹。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彼时,网上舆论四起,一众对医生积怨已久的人敲着嗜血的键盘,一遍又一遍声讨着无辜的陈医生。

事情发酵没多久,陈医生被开除主任职务并暂停执业一年,随后还被带走调查。

尽管后来被证实无罪,可这样的打击已经让他变得愈发憔悴,从出事至今一直没睡过一个好觉。

而他也做出了一个让人心痛的决定:不再从医。

来源 | 北京青年报、头条新闻、山东公安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我很清楚这对于医学界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但我更明白这样的决定真的是无奈之举。

如他一般无奈的,其实还有450万个如履薄冰的医生。

他们“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正提心吊胆地苦撑着救死扶伤的梦想。

03

野蛮生长的医闹

为实现梦想,有的医生赌上了自己的名誉和职业生涯,而有的却赌上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时候,当自己心力交瘁拯救的患者倒下,那种挫败与自责,医生比谁都要强烈。

可不解的患者家属往往被悲伤与愤怒冲昏头脑,医闹悲剧便由此拉开帷幕。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时间拉回2013年10月25日,对很多人而言,这天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

但对于温岭的王云杰医生乃至中国医学界而言,是一个重大转折点。

那天一早,王云杰医生像平常一样来到诊室,已经有几个病人排队等候。

他没想到,等待着他的,还有一场噩耗。

八点多,他曾经的一名病人,连恩青来到诊室,带着一把榔头和尖刀。

众人慌张的喊叫声中,被敲了三下榔头的王云杰医生逃了出去。

不幸的是,杀红眼的连恩青追上了他,一把尖刀重重插进了他的心脏。

两个小时后,47岁的王云杰医生经抢救无效离世。

两年后,连恩青被执行了死刑。

从此医患关系,就被撕裂了。

之后几年的时间里,人们才逐渐意识到,那场杀医案偷偷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2017年6月,山东惠民县刘某在手术后突发不适死亡,之后大量医闹人员到医院闹事,在重症病室烧纸钱,甚至围殴医务人员,造成10人受伤。

来源 | 齐鲁晚报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2017年12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名女医生被患者持菜刀砍伤头部,伤口长达10厘米。

来源 | 成都商报

2018年9月,中医科一名医生被患者连砍数刀,造成头部及面部受伤。

来源 | 新京报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以上种种,无不是在医生受创的身心上再度划下沉沉的一刀。

可怕的是,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

04

不成正比的待遇

可能有人会觉得,医生所遭受的压力如此之大,必定能换来不菲的报酬。

答案是否定的。

我那个曾经当医生的朋友告诉我,尽管他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但收入远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高,甚至有的医生还入不敷出。

离开医院那天,他和医院中的几个病人道了别,有人问他以后还会回来吗,他点了点头。

其实他比谁都清楚,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那天,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句“对不起,我没办法了。”

是啊,他没办法了,多少医生也正和他一样过着拮据的生活,他们真的没办法了。

在别人早早月薪过万的时候,他们还在拿着几千块的工资,焦头烂额盘算着这个月的开销。

你可能还不知道,学医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其实都非常高,所以这样的待遇其实是不成正比的。

这般糟糕的待遇,往往成了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当救死扶伤的梦想开始幻灭,他们便开始一场场与自己的抗争:

转行或坚守。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05

/十分紧缺的医生群体/

兴许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去医院排队两小时,看病几分钟。

可能你会觉得医生敷衍,但真的不是。

因为在你身后,还有很多和你一样,排着队焦急等候的病人。

医生所能做的,就是以最短的时间,给出最好的治疗方案。

从这可以看出,当前医生数量并不充足。

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公布一项研究:

2005年至2015年期间,470万医学专业毕业生里,仅有75.2万人完成了医生注册。

25~34岁医生比例从31.3%下降至22.6%,60岁以上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11.6%。

也就是说,多重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成为医生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年轻医生的不信任。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去相信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医生。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于是,一个怪异的现象在全国弥散开来:

拥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诊室门庭若市,极少经验的医生则鲜有人问津。

而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成熟的医生每天连轴转地工作,年轻医生却得不到实质性的成长。

长此以往,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越来越少,熬不住的年轻医生纷纷开始转行。

“看病难,把病看好更难”的问题便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表明,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万左右,病理医生缺口达10万,全科医生缺口达18万。

平均每10万人口拥有1.49名精神科医生,每一万人拥有0.5个麻醉医生。

数据透露出了一个可怕的现实:医生群体十分紧缺。

细思极恐,当种种悲剧接踵而至,待遇愈发不良之时,百万医生从业者将消失于这片神州大地。

而我始终不敢想象那么一天的样子。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06

/紧缺趋势,我们可以阻止

自古以来,医生这一职业总是被寄予厚望。

也因此,在我们眼里,每一个医生都必须是高尚无私的圣人。

其实我们都忽略了,医生与病人无异,都是有血有肉,会哭会痛的普通人。

我知道,每一个行业都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医生行业也有一群拖着后腿的人。

但我也知道,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不少医生依旧坚守着一颗滚烫的为民之心。

每当我想到还有人在黑夜之中负重前行,苦苦为我们守一盏明灯,光想想就已经热泪盈眶。

我清楚知道自己无法做到这般,为无数绝望之人带去希望。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该去辜负为我们带来希望的人。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我们所要做的首要一点是不神话医学。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人间世2》中有这么一句话:医学永远只是一个比例,而不是一个承诺。

要知道当前的医疗水平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有些疾病依然没有攻克,一定不要觉得有病找医生就万事大吉。

其次,我们还应当给予医生足够的信任,配合着他们的工作,齐心协力之下,才能更快驱赶病魔。

再者,面对生命的离开,不要过分苛责医生,他们亲眼看着自己病人死去,其实比我们还要无奈,所以千万不要把所有责任推卸给他们,其实他们真的很尽力了。

最后,当好的医生遭受恶意攻击时,希望我们能发声的发声,能帮忙的帮忙,尽我们所能去捍卫这一群体。

也希望医者能关注多点患者的无助,带着初心去善待每一个患者。

唯此,过往医生群体被撕扯开来的伤口才能逐渐愈合。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07

我想一定会有人有所疑虑:当前医生们糟糕的处境真的有那么容易变好吗?

我也曾无数遍这样问我自己,答案是很难。

而这也正是我的担心所在,我害怕有那么一天,医生行业就此消亡,我们有病无处可医,只能静静等候死神降临,该多么糟糕。

所以,此刻的我只愿每一个人都尽自己所能,为眼前的医生窘境作出一点努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所做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都一定能让这糟糕的医生处境得到改善。

哪怕只有一点点。

尽管这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你看到那张周伟光医生的强制休息单了吗?

“医生开的‘假药’,害死了我爸”:450万医生的无助,累了,也怕了!

所谓世间,不正在变好吗?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2.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17》

3.艾瑞网《2017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4.丁香园《我不是累了,是燃烬了 | 中国医生职业耗竭现状》

5.纪录片《人间世2》

6.《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7.MedSci《悲痛!又一名医生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

国馆:一个有品有内涵的公号。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

嗨,你还在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