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穀雨節氣,教你一些穀雨小知識!

“穀雨,谷得雨而生也。”

這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

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一般在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

穀雨前後,天氣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於農作物播種生長。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穀雨品詩

蝶戀花

【范成大】

看看嘗面收新繭。

秀麥連岡桑葉賤。

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

江國多寒農事晚。

橫塘塔近依前遠。

畫舫夷猶灣百轉。

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

春漲一篙添水面。

閒遊

【陸游】

小立風前鬢腳斜。

夕陽不盡青鞋興,

醉題素壁字棲鴉。

果臥幽窗身化蝶

,

穀雨茶香院院誇。

清明漿美村村賣

,

山形四合路三叉。

過盡僧家到店家,

穀雨話健康

注意過敏和神經痛

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因而是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各種神經痛、風溼病的好發期。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以及生冷食物。多吃茯苓、冬瓜、苡米等健脾祛溼之品。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嗯,加油把這些都戒掉吧~

同時,天氣轉溫,室外活動增加,桃花、杏花等開放,楊絮、柳絮四處飛揚,過敏體質的朋友應注意防止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穀雨話飲食

抓住這個養生關鍵期!

穀雨前後,脾處於旺盛時期。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因此,這時正是養生補益的大好時機哦!

穀雨時節該怎麼吃?需注重養脾,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甘味食物。同時,應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炸牛排瞭解一下?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針對穀雨氣候特點,可選擇具有祛風溼、舒筋骨、溫補氣血、滋陰養胃、降壓降脂、清熱解毒、養血潤燥功效的食療藥膳方進行調養。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來聽紅娃介紹二道穀雨美食↓

穀雨嚐鮮菜

1

穀雨前後是上海本地香椿大量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下面介紹一道健脾開胃的香椿美食。

香椿:性平、味澀、苦,歸肝、腎、胃經

香椿雞蛋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用料:香椿 50克 、雞蛋 140克、花生油、鹽。

做法步驟:

<table><tbody>

1

香椿用開水燙1分鐘,擇去硬的葉柄,只剩嫩葉、嫩芽,洗淨切成2釐米長的段備用。

2

雞蛋打入碗內,將切好的香椿芽放入雞蛋中。加入適量鹽後攪拌,讓香椿芽與雞蛋充分粘連後備用。

3

熱鍋,加入花生油,待油熱後倒入準備好的香椿芽與雞蛋液,煎至金黃色即可盛盤食用了。

/<tbody>/<table>

食療功效:

清熱解毒、健脾理氣、潤膚明目

適宜人群:

風溼痺痛、胃痛、亞健康人群及健康人群。

慎用人群:

香椿為發物,食易誘使痼疾復發,故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藥膳方解:

香椿是時令蔬菜,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其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蔔素以及大量揮發油和磷、鐵等礦物質,與雞蛋搭配使整個菜品營養更為全面,且色澤金黃紫綠,香氣撲鼻。

小貼士

香椿中含有亞硝酸鹽,香椿老葉中含量更高,食用不當易中毒。香椿用沸水焯燙一會兒,可去除2/3以上亞硝酸鹽,且不影響色澤。

香椿還可製成香椿竹筍、香椿拌豆腐、潦香椿、煎香椿餅、椿苗拌三絲

等菜餚。

2

穀雨氣候特點為多雨溼重,人體也易出現大便稀溏、腹滿腹漲、不思飲食等現象,來學一下這道健脾祛溼食療方。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薏苡仁: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

芡蓮薏苡排骨湯

今天是谷雨节气,教你一些谷雨小知识!

用料:排骨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薏苡仁30克、陳皮5克、姜1塊,鹽適量。

做法步驟:

<table><tbody>

1

將芡實、蓮子、薏苡仁浸泡清洗;排骨剁成小塊,焯水後撈出,沖洗備用。

2

將排骨、芡實、蓮子、薏苡仁、陳皮和姜全倒進砂鍋裡,用大火煮開,再改用小火燉兩小時,起鍋前放鹽調味即可。

/<tbody>/<table>

食療功效:

健脾祛溼、益腎固澀

適宜人群:

大便稀溏、腹滿腹漲、不思飲食者。

慎用人群:

凡淤血阻滯、濁氣太多、肝火太旺者不宜多食此膳。

藥膳方解:

芡實和蓮子有健脾益腎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溼,陳皮可醒脾行氣開胃,排骨有補髓增益之用。合而為湯,氣味醇和清潤,更具健脾益氣、祛溼利水、解疲倦、舒筋骨之功效,適合作為春暖雨溼的暮春時節養生保健湯品。

小貼士

健脾祛溼是穀雨養生的重要環節之一,飲食上宜選用鯽魚、胡蘿蔔、蘋果、懷山藥、蓮子、芡實、豬肚、鴨子等健脾的食物,以及赤小豆、薏米、萵筍、扁豆、冬瓜等祛溼食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