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實施“村企聯營”促增收

商南县实施“村企联营”促增收

商南縣採取村企聯營的方式,以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引導企業、村優勢互補,生產要素優化配置,逐步形成“以企帶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贏”的長效機制。

四月的柳樹灣村,白牆黛瓦,綠樹掩映。在河邊獼猴桃基地裡,一顆顆小苗迎著陽光茁壯成長,村民正忙著為它們披上黑色的保肥保溼傘,這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正是商南縣實施 “村企聯營”的一個縮影。

商南縣委組織部在包扶柳樹灣村的過程中立足村域、資源和產業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創辦柳樹灣村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引進陝西果業集團,發展現代農業,流轉土地500畝, 發展獼猴桃種植項目,實行村企聯營模式,三年內投入資金2.3億元,建設丹水田園綜合體,以實現“以企帶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贏”的總體目標。

在雙方聯營中,由陝果集團負責資金籌措、技術指導、日常運營、市場銷售,村集體負責環境保障、勞動力組織並以100萬元財政扶持資金入股企業,前三年按8%保本分紅,三年見效後按20%分紅,確保雙方共同受益。

柳樹灣村黨支部書記

母善宏:我們村上把所有的坡地、平地,85%都流轉回來了,目前群眾在地上能拿租金、在地裡面務工能拿酬金,我們村上男女老少,身體好的,沒有閒人了,可以說都在工地上,今天一天全村出動勞動力就在200多人,一個正常的勞動力在地裡幹活男工120,女工70。

商南县实施“村企联营”促增收

務工帶隊人劉興蓮:這次帶了一二十個人,這離家也沒多遠,在這幹活能照顧個家,一天能掙60-70塊錢,下來啊施個肥、除個草,找點活幹找個樂。

柳樹灣村還建立“一地五金”帶貧機制,確保貧困群眾穩步增收、同步脫貧。即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流轉土地發展規模經營,農戶收“租金”;入駐企業承包土地建園區,農戶分“紅金”;群眾到園區承包地塊抓管理,個人掙“薪金”;通過企業帶動創業,貧困戶賺“資金”;通過規範管理,群眾享受兌補得“現金”。

柳樹灣村群眾魏寶蓮:我今年65歲了,我們的地已經租給村上了,我在地裡能幹點活,也出不了遠門,一年能掙5-6千元,年底了還能分錢(分紅)。

目前,柳樹灣村已累計為群眾兌現土地租金44萬餘元、勞務酬金19萬元,共帶動全村458戶1832人增收致富,其中貧困戶114戶386人。村集體經濟積累達到21萬元,其中自主發展產業收益13萬元、入股分紅收益8萬元,預計三年內村集體經濟收入將達到30萬元。

柳樹灣村駐村第一書記王軍:下一步,縣委組織部將圍繞“一心三帶五協同”規劃佈局,以丹江畫廊為依託,充分利用當地山水林田路等資源和區位優勢,通過“三生”(生產、生活、生態)、“三產”(農業、加工業、服務業)的有機結合與關聯共生,建設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綜合體,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杜金暉 韓瑞

商南县实施“村企联营”促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