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茯苓、鳳仙花、佛手的傳說故事

甘草

從前,在一個偏遠的山村裡有位草藥郎中,他總是很熱心地為人治病。有一天,郎中外出給一位鄉民治病未歸,家裡卻來了許多求醫的人。

郎中妻子一看這麼多人急等著丈夫治病,而丈夫一時又回不來,便暗自琢磨:丈夫替人看病,不就是那些草藥嘛,一把一把的草藥,一包一包地往外發放,我何不替他包點草藥把這些求醫的人打發了呢?

她忽然想起灶前的地上有一大堆草棍,拿起來咬上一口,覺得甘甜怡口。於是,她就把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用紙一包一包地包好,發給了那些病人說:“這是我家郎中留下的藥,你們趕快拿回去煎水喝吧。”

過了些日子,幾個病癒的人特地登門來答謝郎中,說吃了他留下的藥,病就好了。草藥郎中一聽就愣住了,而他的妻子卻心中有數,趕忙把他拉到一邊,小聲對他如此描述了一番,他才恍然大悟。

草藥郎中又急忙詢問那幾個人的病情,方知他們分別患了咽喉疼痛、中毒腫脹之病。

此後,草藥郎中便在治療咽喉腫痛和中毒腫脹時,均使用這種“乾草”。由於該草藥味道甘甜,郎中便把它稱作“甘草”,並一直沿用至今。

甘草、茯苓、鳳仙花、佛手的傳說故事

甘草、茯苓、鳳仙花、佛手的傳說故事

茯苓

從前有個員外,家裡僅有一個女兒,名叫小玲。員外僱了一個壯實小夥子料理家務,叫小伏,這人很勤快,員外的女兒暗暗喜歡上他了。

不料員外知道後,非常不高興,認為倆人門不當戶不對,不能聯姻。便準備把小伏趕走,還把自己的女兒關起來,並託媒許配給一個富家子弟,小伏和小玲得知此事後,兩人便一起從家裡逃出來,住進一個小村莊。

後來小玲得了風溼病,常常臥床不起,小伏日夜照顧她,二人患難相依。有一天,小伏進山為小玲採藥,忽見前面有隻野兔,他用箭一射,射中兔子後腿,兔子帶著傷跑了,小伏緊迫不捨,追到一片被砍伐的松林處,兔子忽然不見了。他四處尋找,發現在一棵松樹旁,一個球形的東西上插著他的那支箭。

於是,小伏拔起箭,發現在棕黑色球體表皮裂口處露出裡面白色的東西。他把這種東西挖回家,做熟了給小玲吃。

第二天,小玲就覺得身體舒服多了,小伏非常高興,經常挖這些東西給小玲吃,小玲的風溼病也漸漸痊癒了。這種藥是小玲和小伏第——次發現的,人們就把它稱為“茯苓”。

甘草、茯苓、鳳仙花、佛手的傳說故事

甘草、茯苓、鳳仙花、佛手的傳說故事

鳳仙花

鳳仙花具有活血消腫的功效,是婦科調經和外治跌打損傷的民間要藥。關於鳳仙花葯名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在福建龍溪有個叫鳳仙的姑娘,長得亭亭玉立,秉性溫柔善良,與一個名叫金童的小夥子相愛。

一天,縣官的兒子路過此地,見鳳仙這般漂亮可愛,頓生歹心,前來調戲。被鳳仙臭罵一頓灰溜溜地走了。鳳仙知道這下可闖了大禍,縣官兒子肯定要求找麻煩。

於是決定與金童一起投奔外地。鳳仙只有父親,金童上有母親。兩老兩少連夜啟程遠走他鄉逃難。途中金童的母親患病,閉經腹痛,荒山野嶺又無處求醫訪藥,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說縣官聽說兒子被村姑罵了一通,就命手下前來捉拿鳳仙,眼看就要追上,無奈之中鳳仙、金童拜別父母,縱身跳入萬丈深淵,以示保潔。

兩位老人強忍悲痛,將鳳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兩位老人依墳而臥。鳳仙和金童夜間託夢給父母,告之山澗開放的花兒能治母親的病。

次日醒來,果見山澗滿是紅花、白花,紅的似朝霞,白的似純銀。老人採花煎湯,服後果真藥到病除病癒。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花命名為鳳仙花以示紀念。

甘草、茯苓、鳳仙花、佛手的傳說故事

甘草、茯苓、鳳仙花、佛手的傳說故事

佛手

很早以前,金華羅店一座高山下,住著母子二人。母親年老久病,終日雙手抱胸,自覺胸腹脹悶不舒。兒子為了給母親治病,四處求醫無效。

一天夜裡,兒子夢見一位美麗的仙女,賜給他一隻猶如仙女手樣的果子,經母親一聞,病就好了。可是,醒來一看,母親病情依舊,原來那是一場夢。

於是,兒子下決心要找到夢中見到的那種果子。經過多少天的翻山越嶺,當他坐在岩石上歇息時,突然看見一隻美麗的仙鶴,一邊舞一邊歌:“金華山上有金果,金果能救你老母。明晚子時山門口,大好時機莫錯過。”

第二天午夜,兒子爬上金華山頂的山門,只見金花遍地,金果滿枝,金光耀眼。一位美麗的女子飄然而來,兒子定睛一看,正是夢中所見的仙女。

仙女說道:“你的孝心感人,今送你天橘一隻,可治好你母親的病。”

兒子感激不禁,懇求仙女再賜給他一棵天橘苗,以便母親天天能聞到天橘之香,永解病痛。

仙女滿足了他的要求。兒子回來後,將天橘給母親服用,母親胸腹脹悶的症狀很快就消失了。

仙女賜給的天橘苗經過辛勤培植,很快地傳遍了整個山村,給更多的人享用。鄉親們認為,這位仙女就是救世觀音,天橘象觀音的玉手,因此稱之為“佛手”。

(《本草綱目》中對“佛手”有這樣的描述:“雖味短而香芬大勝,置笥中,則數日香不歇。寄至北方,人甚貴重。古作五和糝用之。”“其味(指舌嘗)不甚佳而清香襲人。南人雕鏤花鳥,作蜜煎(餞)果食置於几案,可供玩賞。若安芋片於蒂而以溼紙圍護,經久不癟。”佛手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和中,疏肝解鬱,燥溼化痰之功效。)

甘草、茯苓、鳳仙花、佛手的傳說故事

甘草、茯苓、鳳仙花、佛手的傳說故事

甘草、茯苓、鳳仙花、佛手的傳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