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睡眠日 孩子睡觉打鼾不是睡得香,不仅有害健康还会影响颜值

3月21日

今日春分

也是国际睡眠日,

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 益智护脑”

睡眠对于儿童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该是“春眠不觉晓”的大好时光

但是不少伢儿却也早早有了睡眠问题

呼噜打不停,入睡困难还夜醒

这可愁煞家长们了······

10岁小孩睡觉长期打鼾、张口呼吸

竟是睡眠问题,还会影响颜值

国际睡眠日 孩子睡觉打鼾不是睡得香,不仅有害健康还会影响颜值

孩子睡觉打鼾常常被认为是睡得香的表现,而相关专家表示孩子睡觉打鼾声音大、且张口呼吸,需警惕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刘佳有一个10岁的小病人,因为长期睡觉打鼾、张口呼吸,家长忽视没有及时就医,被诊断为因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导致颌面部发育异常、嘴唇上翻,面部变形已不可逆。

国际睡眠日 孩子睡觉打鼾不是睡得香,不仅有害健康还会影响颜值

据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是指患者睡眠时周期性地出现部分或完全的上呼吸道梗阻。刘佳表示,她所在的科室,住院患儿中80%以上都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需切除肥大腺样体或扁桃体的手术病人。

浙大儿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付勇说,孩子来就诊大部分是因为睡不好才来的,打呼噜声音很大或者睡觉的时候会有呼吸暂停,有些则出现并发症,例如中耳炎、腺样体面容等。

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的原因很多,有全身和局部的。全身原因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上气道阻塞,比如肥胖、呼吸道感染、哮喘等。还有局部原因,比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影响鼻子的通气。付勇主任说:“小孩子最常见的原因有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腺样体每个人都有,五六岁时最明显,很多人到了十岁以后会慢慢萎缩,但有些人腺样体还会肥大,从而阻塞鼻咽部通气。还有些小孩因先天性发育不良,颌面部发育畸形,舌体肥厚容易引起舌根后缀,都会引起上气道阻塞。”

长时间打呼噜、张口呼吸,严重者还出现憋气、惊醒的情况,睡眠周期不断被打乱,有些小孩还存在夜尿多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心肺功能和生长发育。晚上睡不好,白天起不来,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还要改变性格,出现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

专家提醒孩子睡觉有打鼾比较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鼻内镜或睡眠监测诊断。治疗鼾症,有手术和非手术两个选择。如果出现打鼾,家长们可以先试试,调整下睡觉的姿势和环境,尽量侧睡。对于“小胖墩”,减肥也有利于缓解鼾症。此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口腔矫治器,也是非手术治疗的手段之一。

临床上,大部分的儿童鼾症和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有关。付勇医师说,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可以解决90%以上的儿童鼾症问题。

但是,很多家长会有顾虑,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了,对免疫功能会不会有影响?付勇医师说,其实人体上呼吸道有很多免疫器官,是否切除需要权衡利弊。不过,若因为扁桃体、腺样体的肥大而造成频繁的呼吸暂停,那还是建议尽早切除。

婴幼儿睡眠时长各不同

看看你家宝宝要睡多久?

国际睡眠日 孩子睡觉打鼾不是睡得香,不仅有害健康还会影响颜值

除了大宝宝们有睡眠问题,婴幼儿的睡眠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宝宝入睡难、宝宝半夜总要醒来吃奶、宝宝一定要开灯才能睡……关于宝宝睡眠的苦恼,很多家长都有一肚子辛酸史。在婴幼儿常见问题中占第五位,大约30%的婴幼儿会出现入睡困难、夜醒、夜哭等睡眠问题。婴幼儿的睡眠可以直接关系到宝宝的生长发育、学习记忆,希望您能有意识的从宝宝小时候就开始培养睡眠习惯,为宝宝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气质特点,如果您的宝宝不能睡这么多时间,只要他在一段时间没有大的变化,孩子的情绪、生理状态均无异常,父母就不必担忧了。

新生儿昼夜节律尚未建立。一般情况下, 新生儿期每天睡眠时间平均需要16小时(14~20小时)。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在一个睡眠周期中浅睡和深睡时间约占一半。新生儿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由一个睡眠周期进入另一个周期。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并睁开眼睛觉醒数分钟到1小时。

1个月内的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平均16小时。

5个月内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平均13小时,这时期大多数婴儿夜间能睡长觉,持续睡6小时。

10个月内的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平均12.5小时。

1~2岁时每天平均睡12小时,夜间能一夜睡到天明,白天觉醒时间长,有固定的2~3次小睡。

掌握这些“套路”,

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国际睡眠日 孩子睡觉打鼾不是睡得香,不仅有害健康还会影响颜值

浙大儿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邵洁主任医师说,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睡眠习惯和睡眠方式,家长应该尽早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从宝宝2个月开始,就可以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下面这一套非常实用的操作锦囊宝妈宝爸们请收好!

第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给宝宝提供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的睡眠环境。夜间,宝宝一般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入睡。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第二,培养独立的睡眠习惯:要让宝宝单独睡,尽量不要同床睡。坚持每天准时上床睡觉。对婴幼儿来说,每天晚上7:30~8:30,最晚不要超过9:00,就应上床睡觉了。

第三,有规律的睡前活动:在宝宝睡前半小时应当处于安静的状态,避免宝宝兴奋。进行规律性的睡前活动,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内。每天活动的内容基本保持一致、安排有条理,活动要简短又温馨,和宝宝共同度过“愉快时光”,活动结束时尽量确保孩子处于较安静的状态。

第四,让宝宝平静地自己入睡:自我平静是儿童学会从觉醒状态转入睡眠状态的基本前提。当儿童掌握了许多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方法后,父母参与就应越来越少。儿童在学习自我平静的过程中,往往希望借助于某种安慰,这时可以提供些“安慰物”,如:奶瓶、奶嘴、毛巾等,也可以适当用些“安慰行为”,如:拍抱、摇晃、抚摸等。

祝大家每天睡得香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