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喜欢一个人玩,就是孤独症吗?

段槿年


不一定,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小小是一个九岁女生,她母亲说她有孤独症,她和别人不交流,喜欢一个人玩。小小来到咨询室,我让她玩沙盘,告诉她随意,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在她摆沙盘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问一句:"这是什么?","你喜欢它?","为什么摆在这里?"……"你愿意把你摆的作品讲给我听吗?"孩子从开始的怯生生,到后来的眉飞色舞。这时我问她:"你挺爱说的,你妈妈为什么说你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玩?""您知道,我小时候(此时她刚刚九岁!),我爸说我说话结巴,我怕我一说话就结巴,人家笑话我。""你觉的你结巴吗?""我现在不觉得我结巴。""郑老师告诉你,你真的不结巴,大胆说吧!"这个咨询案例是否有启发?


快乐的阳光使者a


类似的问题回答了好多了,诊断自闭症依靠大量的数据信息统计,还得对抚养人进行访问总结,才能下定论。

而且自闭症的症状是具备三大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重复刻板行为、语言沟通障碍,有了这个条件才可以断定孩子是自闭症,具备其中两项也接近了疑似和边缘。

题主只提供了一个现象:自己一个人玩,可是这种事情正常孩子有的在一定时期也这样,所以仅靠这个是不能判断的,如果还有其他异常,建议去医院查检,不要自己揣测。



鸡蛋壳里的蜗牛


只有这一点特征,不适合就下结论,看情况应该不是。

💡孤独症,就是自闭症。临床表现如下:

1.语言障碍

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4.智能障碍

在孤独症儿童中,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国内外研究表明,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发现5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于50),25%为轻度智力缺陷(智商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以上可做为参考。

重要提醒

💡从生命密码的归类看,有一种性格的孩子就喜欢自己玩。这种孩子非常理性,喜欢研究,跟身边人互动少,跟别人感情似乎不太深,缺乏活力热情,喜欢独处,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教养建议:鼓励孩子多跟人玩,不应该给孩子贴标签,不要对着外人说孩子腼腆,内向,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要学会耐心地陪着孩子,多带孩子参加各类活动。祝好!



心理咨询师晓莹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你说的自己玩,这并不是孤独症的典型表现,可能被它的名字扰乱了,其实真正的自闭症儿童在三岁就可以确诊了,这绝对不是自己就可以判断的,必须要去正规的医院去鉴别诊断,自闭症儿童有一系列的症状表现,而且严重程度不同,患儿在交流、认知、智力、行为等等方面都有异常表现哦!


吉林茹萱心理


孤独症的孩子通常有以下特征1,你直视他的眼睛 他不直视你,他的不正眼看你。2几乎从来不,不是很少,和其他孩子玩。只是在旁边观望。3有踢墙,撞头等不明动作,具体的还要听医生的诊断,孩子一个人玩,不一定就是孤独症,也可能是孩子都性格问题。


ww随遇而安



吳所不曉


孤独症的孩子通常有以下特征1,你直视他的眼睛 他不直视你,他的不正眼看你。2几乎从来不,不是很少,和其他孩子玩。只是在旁边观望。3有踢墙,撞头等不明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