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天开双闪是不是多此一举?你怎么看?

汉之光华


提出的这个问题与汽车灯光使用有关。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首先表明我一贯的观点:雾天开双闪不仅不多此一举,而且非常有必要!

一提起到汽车灯光,许多车主就会想起令人生厌的乱开远光、大白天还开着雾灯或双闪。记得在去年8月份我发了一个在高速上遭遇大暴雨的视频,因为当时能见度很低,我开启了所有灯光,包括雾灯、双闪、示廓灯和大灯,结果招来众多吃瓜群众的围观和讨论,当然也有谩骂的,其中主要焦点就集中在是不是应该开启双闪灯上。

我是二十年前学的驾照,虽然法规考试也是一次性通过,但由于在这之后出现了从“交规”到“交法”的转变,不太清楚关于灯光的使用方法是否发生了变化,所以对视频下面部分车友的质疑声也无法确切地回复。在今天接到这个有关雾天是不是有必要开双闪的问题后,我不敢懈怠,只好重温了一遍最新的“交法”和“条例”。

在“交法”中,“灯”字共出现了35次,而且绝大部分都与交通信号灯相关,只有2处是与汽车灯光相关,但都是指危险报警闪光灯(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双闪)。在“条例”中,“灯”字共出现了80次,大部分也是与交通信号灯相关,只有6处是指危险报警闪光灯。纵观“交法”和“条例”,归纳起来,明确要求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有三种情况:

一是车辆出现故障不能移动时,除了要摆放三角警示牌外,还必须开启双闪;

二是在雨雪雾和冰雹等能见度低于200米的气象条件下,除了要求开启雾灯、示廓灯和后位灯,还应开启双闪;

三是拖车时,无论是拖车还是被拖车都应开启双闪。

在能见度较低的条件下开车,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雾灯的穿透力比较强,但双闪由于灯光的动态变化的,更容易引起其他车主的注意,也就是提示功能更强。因此,无论是从法规的角度还是安全的角度出发,雾天开启双闪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合规合法!

另外,在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时,如道路中间有障碍物需要急减速,我也会及时开启双闪,以提示后车注意。记得有一次我开车行驶在城市快速路上,当时车速在80左右,突然发现前方路段有大面积的遗撒,不仅需要急减速,而且还要并道避开大的障碍物。当时我边减速边开启双闪,坐在一旁的小妹很是疑惑,事后问我为什么要开双闪?我的解释是提醒后车注意减速,不要追上我!小妹也突然顿悟说,看来不仅要开好自己的车,还要开好前后左右的车,才能真正确保行车安全!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题主有所帮助,更多养车用车的内容请关注头条号《车训社》。


汽车与保养


雾天行车,雾天由于视线不好,所以不但应该打开双闪灯,还应该打开雾灯,以提醒过往车辆的注意,以及为自己照明。

双闪灯全名叫“危险报警闪光灯”,也是我们常说的“双蹦灯”。它是汽车上的一个信号灯,主要作用是提醒其他车辆与行人注意本车发生了特殊情况,让大家及时避让。但是很多人都不会使用双闪灯或经常使用错误。交通工具五花八门,各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穿梭,高速列车在千里平原上奔驰,万吨巨轮在碧海波涛中航行,大型客机在蔚蓝天空中朝翔……虽说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属于人类行的工具,但火车需要铁轨,飞机需要机场,轮船需要大海……惟有汽车可以凭借其灵活机动的特点,开到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也在提升,汽车自然而然成为每个家庭首选的一个大件。前几年合资车卖的比较贵,如今国产车的崛起,人们在选择上有了更多的机会,由于很多家庭都是第一次购车没什么经验,那么什么是购车第一要素呢?雨天行车安全性尤其重要。开车除了变道要打灯外,雨天、雾天也必须开启相应灯光,如若不然,属于违法行为。在一些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亮灯开车能让车祸死亡率减少近三成。开车灯不仅是给自己照明,更重要的是让他人看清你!!!



痛彻心扉449


岂止是多此一举,在美国大部分地区,开双闪开车不合法。在不算不合法的地区,也是建议不要用。

唯一例外,容许用双闪开车的情况是送丧车队,因为需要避免其他车辆切入。

双闪只能在车辆停止时使用。

乱开双闪影响视线,看不清楚刹车灯,造成安全隐患。

看来许多国人还不知道双闪灯的用途。“双闪灯”这个名词本来就是错误,原名叫做“危险警告灯(Hazard light)”,翻译得不伦不类,难怪大家不知道这个灯是干什么用的,当圣诞装饰了,搞笑!


mimidustie


因为从实际效果来看,雨雾天里,雾灯的穿透力比双闪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开雾灯就没必要再多此一举开双闪,反而会让人误以为你车坏了,走一路如果碰到车真的坏了的情况也就反应不过来容易撞到了


绿呼


转弯时对后车造成错误判断


髙红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明确的规定了雾天要开启 雾灯 示宽灯 近光灯 危险报警闪光灯 后位灯。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不要嫌麻烦,并且这也不麻烦只是举手之劳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