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比刘强东的“视频门”真相重要多了

这几天,刘强东先生的“性侵门”事件突然演变成“视频门”,继续成功地霸屏,并在无数群里持续发酵,热度丝毫没有减轻的趋势,不知道这对于京东和它的投资人来说,是一个悲剧,还是闹剧。

是这样,一个刚注册的微博突然公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疑似刘强东和女生都没喝醉,并且挽手进了电梯,似乎亲密地进了女生的公寓。

如果视频是真的,有人认为,似乎可以说明,刘先生并没有强迫女生。

但很快,有新媒体创业赵何娟女士发文,提出刘强东就是个人渣,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刘强东和京东”。

于是围绕视频的真假,又掀起了一番口水之战。目前来看,真相大抵要靠各位网友自由心证了。

在我看来,这个讨论目前意义不大,因为事实真相如何,女生已经当了原告,刘强东先生目前是被告,美国的公权力机关会给出一个真相的。

我认为,目前的互联网公司,还有比刘强东先生的“视频门”更重要的问题。大家本来正在热议中,但现在被刘强东先生的桃色事件打断了。

按照当下成功学的定义,京东的大老板刘强东无疑是具备所有成功者的标配:名校毕业,毕业后就创业,投身互联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拥有绝大多数国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财富,娶了奶茶妹,抱得美人归。

然而这两年,刘强东身上,越来越体现出一些“人的异化”现象,越来越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如何在实现个人充分发展的时代,守住作为人的最基本的价值?

几年前,我还是一个刘强东的粉丝,一个对他极有好感的崇拜者。我认为他不同于一般的富豪,至少比挥金如土的山西煤老板之流强上百倍。

然而这两年,刘强东先生让我极为失望。

先是,在美国闹出了“性侵”女大学生事件,丢人丢到国外去了,这件事现在看来还在发酵,还有之前的澳洲的豪华别墅,豪华私人飞机,等等。这给公众传递一种什么信息?就是“为富不仁”,就是“奢侈糜烂”。

总之,这些事情,与一个上市公司老板,一个名校毕业的光鲜创业者,社会公众形象极为不符。

还有京东的任性裁员,先是,裁掉高管中的一部分,再是,末位淘汰一部分普通员工。

3月初,有京东员工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称,京东发布内部邮件,要求坚决淘汰三类人: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或者拼不动的;不能干的,也就是绩效差的;性价比低的。

也是从3月开始,京东取消了物流配送员的底薪,降低公积金缴纳比例,另外将增加快递收件任务,揽件计入绩效。

此前,刘强东有一句“名言”:京东员工都是我兄弟。但现在,刘强东重新定义了“兄弟”。

刘强东称,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真正的兄弟一定是一起拼杀于江湖,一起承担责任和压力,一起享受成功的成果的人!

法律上,这当然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社会观感。

再谈谈“互联网商业教父”马云,感觉马云这两年,也是极度膨胀。商业的成功,极大提升了他的自信,不断催生他在社会各个领域扮演“教父”的角色。

在4月11日阿里内部交流活动上,马云就网友热议的“996工作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有一个问题,比刘强东的“视频门”真相重要多了



他说:“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it is a huge blessing that we can work 996)。”

马云在讲话中表示,“今天中国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我不要说996,到今天为止,我肯定是12x12以上。”

这段话有错吗?单纯看当然没错。但放在一个人类的终极发展上,却大错特错。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指出,进行理性分析前,需要在价值观层面澄清一个误解,即对996有争议,并不是不想奋斗、不要劳动。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企业的焦虑可以理解,但缓解焦虑的方法不是让员工加班越多越好。企业治理更需要树立结果导向、效率导向,进行更加文明、高效和人性化的时间安排。

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段饱含宗教意味的话。其中说到:人以一种完整的方式占据自己完整的本质。这种方式不仅包括视觉、嗅觉、听觉等各种感官的方式,也包括愿望、活动和爱等一切能与客体联系和发生作用的方式。

由此引发出“人的异化”现象,指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互联网公司就是如此,它利用我们对于成功的渴望,对于物质的欲望,利用及时性便捷性带来的极大快感与满足,不断消耗着我们的肉体与精神,让我们有一种虚幻的占有感。

然而,本质上。“诗和远方”越来越成为海市蜃楼。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第一位用文学手段来表现人的“异化”问题的作家,其代表作品《变形记》深刻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戕害。俄国作家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套中人》非常深刻的揭露了那个时期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对于人性的压迫与迫害。

物质的繁荣与发达使人的精神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于是我们看到无论是欧洲、亚洲还是美洲,都存在着“异化”这种现代社会的特殊现象。它跨越了各种文化形态,或早或晚,哪里都无法避免,似乎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整个现代工业文明都在给我们带来生活的浅薄,人类的自以为是归根结底不过是平庸和虚妄。

弗洛姆指出:异化的人是一部自动机器,他在精神上是麻木的和消极的,异化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不能运用理性去面对生存的矛盾和痛苦。他说:物没有自我,变成了物的人也不可能有自我。无我的状况,引起了人的极度空虚、无力、恐惧与不安,使得人日益失去生命力。

“996”和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公司,就是使人都变成了“物”。

如何解决“人的异化”?只有让人回归到自我的本质,人的自然化,人来使用互联网,而不是让互联网来奴役人,人们才会拥有幸福。

我觉得,这个问题比刘强东的男女之事重要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