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呼吸道疾病多发,如何调控环境是关键

如何减少家禽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鸡呼吸道病是威胁家鸡健康生产的常见性疾病,如何能够预防或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是许多养殖户所关心的问题。

要想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首先必须了解引发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如温度、湿度、密度、通风等。

家禽呼吸道疾病多发,如何调控环境是关键

一、温度: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因禽类汗腺不发达,对高温耐受性差,如果温度过高,鸡只主要靠张嘴喘气,通过呼吸道散热,如遇舍内粉尘、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呼吸道黏膜水肿及过敏反应,使其局部的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几率。如果温度过低,或忽高忽低,鸡群易发生感冒,从而导致伴发呼吸道及其他疾病的发生。那么鸡群的温度该如何控制呢?首先1-3日龄,温度控制在33-35℃,以后每个星期降低2℃,一个月龄后鸡只随着其体温调节能力的增强,即可脱温了。

家禽呼吸道疾病多发,如何调控环境是关键

二、相对湿度:鸡胚在孵化后期,出雏器内的湿度相对较高(70%),为了减少雏鸡出雏后的应激,育雏前三天,舍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过4~7天降低到65%,8~14天后降低60%,15天以后控制在50~60%。

家禽呼吸道疾病多发,如何调控环境是关键

如果第一周的相对湿度低于50%,雏鸡就会出现脱水(从小鸡鸡腿就可以看出来,出现干巴爪子现象)。均匀度差,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

家禽呼吸道疾病多发,如何调控环境是关键

温度与湿度的关系:温度适中而湿度过低时,鸡只体感温度低,易发生扎堆现象,这样会造成鸡体内水分散失增多,卵黄吸收不良绒毛干枯,脚趾干瘪,雏鸡易受灰尘侵袭而患呼吸道疾病;低温高湿时,舍内既冷又潮,雏鸡易得感冒和发生疾病;高温高湿时,雏鸡体内热量不易散发,闷气,鸡只张嘴呼吸,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造成热应激。

在育雏期间,很多养殖户忽略舍内的湿度,普遍存在湿度过低的问题尤其在春秋两季,气候干燥,一定要防止舍内湿度过低给雏鸡造成的影响。

饲养密度:在生产中饲养的数量比标准的饲养量多,呼吸道疾病的发病风险就会明显增加,饲养密度以白羽肉鸡为例,建议进雏时,每平方米25只鸡,一个星期减2只;蛋鸡进雏每平米50只,以后一个星期减2只。

家禽呼吸道疾病多发,如何调控环境是关键

通风:是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通风可以把鸡舍内的粉尘及有害气体排出,减少对鸡体呼吸系统的损害,鸡舍内的粉尘主要指灰尘及鸡脱落的绒毛、皮屑等,这些物质能够引起气管粘膜发生变态反应,从而导致气管粘膜水肿,局部抵抗力下降。有害气体有: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也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从而引起呼吸道疾病。

家禽呼吸道疾病多发,如何调控环境是关键

春耕季到来,农民种啥作物合适?租地多少钱?施肥怎么合理?种子、化肥怎么挑选,价格多少?啥时候整地、施肥、播种?农信通12582均会通过短信告诉您。如果您还不是12582农信通用户,您可以发送“农信通”到12582进行订制,资费2元/月,包年20元/年,详询12582按1键。

作者:12582农信通畜牧兽医专家 高明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