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规模

行业报告: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规模

(一)汽车消费金融市场情况分析

汽车金融与汽车消费市场场景深度融合,整个产业由资金方、渠道方和其他第三方服务商构成。

行业报告: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规模

1、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汽车消费市场是汽车金融的载体,对汽车金融影响巨大。

(1)中国仍属于年轻的汽车消费市场,逐步朝成熟期过渡。中国汽车年销量已连续8年世界第一,保有量突破2亿辆。2016年实现了强势反弹,销量增长20%,2017年再次波动,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2808.1万辆,未达到车市预期效果。但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140台,而美国这一数据则为800辆, 是中国的近6倍,和全球平均水平158辆相比,中国也还有一定差距。虽然2018年我国汽车增量相比上年下滑100万辆,但这恰恰是我国汽车消费步入成熟期的信号,总体而言,中国仍属于年轻的汽车消费市场,当前一线城市趋于饱和,低线城市和农村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行业报告: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规模

(2)我国汽车信贷金融处在初级阶段,进入快速渗透时代。汽车信贷可以理解为“以租代购”,消费者只需要提供较低的首付,然后再以月供的方式还款,在这期间获得车辆的使用权。2016年我国新车销量达2802万辆。金融公司发放贷款的车辆434.50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41.90万辆,同比增长48.50%。

与此同时,欧美为代表发达市场的汽车信贷金融消费方式渗透率目前在70%上下,而我国2017年还处在35%的市场渗透率,同时,对比当前我国低线城市和农村巨大的汽车消费潜力市场,以及80后和90后的汽车消费主力军提前消费观念深入人心,未来汽车信贷消费市场规模十分巨大。

2、行业规模分析预测

按照欧美发达国家70%的汽车信贷金融渗透率,我国未来几年汽车信贷金融还有一万亿以上的规模空间。

根据鲸准自有数据库及推算模型估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整体消费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

行业报告: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规模

按照近年来汽车销量增长情况,以及汽车金融渗透率增长情况,预计2018年-2023年汽车金融资产实现12%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3年资产总值达到1.4万亿左右。


3、行业特征和趋势

(1)无论是4S店还是厂商,整车利润下滑,汽车金融成为他们重要的利润点。 在整车企业中,除长安汽车(11.42, -1.19, -9.44%)、比亚迪(40.34, -4.48, -10.00%)、海马汽车(5.88, -0.65, -9.95%)、安凯客车(6.41, -0.71, -9.97%)4家车企业绩出现预增外,大多车企业绩都出现下滑,而汽车金融是作为汽车后市场以外,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当前银行是最大的资金参与方。2016年平安银行汽车金融放款860亿,新车32万台,二手车7.1万台;建设银行通过信用卡分期购车放款400亿,25万台;招商应用同样的方式放款320亿,30万台;此外还有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总计放款超300亿元。

(3)汽车电商渠道打通,汽车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2017年第三季度,北京现代、雪佛兰、大众等品牌在各自销售汽车中金融渗透率超过50%;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不同的汽车金融产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汽车金融产品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4、行业痛点

(1)汽车金融回报率低在中国较为明显。部分整车厂成立的金融公司收益低于3%。首先是渗透率低,消费量级不足直接导致回报率低,其次,我国征信系统还不完善,所以监管较为严格,过于谨慎的态度成为金融发展的桎梏。第三,车厂贴息给购车消费者购车,也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2)互联网汽车金融还未形成闭环。我国互联网汽车金融主要商业模式

包括P2P网贷、消费金融、以及互联网保险等。互联网汽车金融与传统金融最大的差异在于大数据,一旦有了积累以后其未来就值得看好。目前为止还没看到哪家可以形成闭环的全价值链的汽车金融供应,但是,这块未来潜力很大。

总的来说,我国仍属于年轻的汽车消费市场,逐步朝成熟期过渡。当前一线城市趋于饱和,低线城市和农村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在逐步打通线上汽车生态商城,将迸发更强劲的吸金能力。

行业报告: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