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到底顿悟了什么?

心物一元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其心学思想流传至今,在哲学领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心学是十分难理解的一门学问。它不像儒学那样礼字当先,也不是理学那种以天理束缚人欲。它出自内心,心外无物。再结合朱熹的理学,心即是理。而求“理”之法便是“格”这便是广为人知的知行合一!这是大多数人对王阳明思想的理解。

但当年王阳明在那片荒山中,在那个宁静的夜晚,看似冷静的外表下,他的内心却犹如烈火中烧,因为他只差一步就能顿悟,这一步前面仿佛是有无数高墙阻挡。突然他大笑起来,打破了深山的宁静,他在顿悟的道路上走了近二十载。虽是顿悟,却如此漫长,他究竟顿悟了什么呢?

让我们从头说起:

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历史上许多集大成者从小就历经磨难。如,家境贫寒,劳动人数稀少,主要人物以打柴或捕鱼为生,再加上家中病故者数人,种种如是。但是王阳明却恰好相反,他有一位十分出名的祖先,名叫王羲之。明朝的先辈也曾做过四品官员。到了其父王华头上,更是平步青云,王华在成化十七年高中状元。全家也搬往北京。正所谓虎父无犬子,王阳明十岁便开始读四书五经,并且具有很高的领悟,其聪明程度,令私塾的老先生们十分惊讶。这一切似乎都往着主流方向发展。但仅仅两年就出现了变化。

"哲学萌芽"

先生们向王华反映,王阳明近来很不安分,不喜欢乖乖坐在私塾,倒是喜欢舞枪弄棒;不喜欢钻研四书五经,却喜欢捧读兵书。更是喜欢问一些令先生摸不到头脑的事,还喜欢写一写莫名其妙的东西,此处引一首诗为证:

近山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于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此诗名为《蔽月山房》作者王阳明,时年十二岁。初读这首诗,很有打油诗的味道,而且言辞也并不成熟,但其中奥妙却是无穷,十二岁的少年,用他独特的思考方式,回答了山和月的发现问题,这一回答,似是而非。仔细品味,他实际是选择了参照物。当然年少的王守仁并不知道,后世的人会将这一思维模式称为辩证法!

"圣贤之路"

其父王华几度尝试将王阳明往正确的道路上引导,但都功亏一篑。王阳明更是想成为圣贤,他还在自己大婚前期走去道观,与道士畅谈,甚至还打坐一天,好在打完坐的他还是回去完婚了。而十七岁的他并未就此安分。他行为怪异,被他人称为怪人,同时又引来无数嘲笑声,但这些嘲笑他的人并不知道,王守仁是一个意志坚定,说到做到的人。十七岁的他早就已经厌倦了四书五经,也看淡了科举为官。这个少年,一心只想为圣贤!

可是,如何才能成为圣贤呢?一位书生告诉他,"格物致知"。王阳明并不知其意,书生又告诉他,只需读朱子之书,便能知晓。王阳明欣喜若狂。日夜只读朱圣人的书,可他读来读去,书中始终是说,理,无处不在,如需领悟,唯有"格物"。起初王阳明每日格一物,自己也不自欺欺人,他并未追崇朱子,反而有些疑问,为何格不出任何理呢?他有些怀疑自己,也有些怀疑朱子,但朱子毕竟是圣人,王阳明最终还是选择了怀疑自己,他怀疑自己并没有"格"到合适的点。于是,一日王阳明开始"格"竹子中的"理"。日复一日,他穷得七日,并未获得其中之理。反而生了大病。

他终于开始怀疑朱子,这"格物致知"真的能得出真理所在吗。现在的王阳明斩钉截铁的回答了,不能!

“理在心中”“理既是人欲”“知行合一”

王阳明终于在不断的格物致知中知道了朱子“理”的弊端,理并非是能格出来的。后来,卷入政治风波中的王阳明来到了贵州龙场。在这个当时还属于穷乡僻壤的地方,王阳明将顿悟出他一心所想的理,并寻找出获得这理的方法。

“理”究竟在哪里?王阳明心中疑惑无比,他苦苦寻找十多年,该格的也格了,该寻找的也寻找了,可始终不见其踪影。为了寻找“理”的下落,他甚至做了一个石椁,除了吃饭,他整日都坐在里面沉思。格物穷理!格物穷理!可要怎么格啊,在一次一次失败中,他又开始急躁,愤怒。这么多年来,圣贤的愿望一直支撑着他,让他在各种逆境中坚挺过来,可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矢志不移,追求圣贤,错了吗?没有,并没有错。

那个宁静的夜晚,黑暗笼罩了一切,龙场的一切似乎都随着王阳明在思考一般:

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和人欲究竟又有什么关系呢?人每天所做之事都是人欲,那天理呢?天理存留却要去除人每天所做之事,真的是这样吗?答案似乎就在眼前了。

突然,一声大笑破空而出,打破了所有的宁静,所有的一切,都在王阳明这一声大笑中解开了,没错,困惑了王阳明十几年的问题,在这一生大笑中解开了。“人欲”就是“理”,而理就像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一样就像人欲一样,在我身边,没错,就是这样,所有的一切都能解释得通了,理就在我心中!天地的圣贤之道,并不是需要去格个不停,也不是存在于万物之中,也不需要存在万物之中!因为它就在心中。王阳明顿悟了,天理就是人欲,就在心中!

在以后的日子中,他不仅通过“理在心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还有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观点,更是提出与朱熹理论相反的“知行合一”的观点,理在心中,如要获得,知行合一。还有良知一说,也是王阳明顿悟之精华,“天地虽大,但有一心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这是伟大的一步,是心学的开端,这一开端,将为无数后人引路前行,王阳明这个名字,注定被后世广为流传,注定永垂不朽!

最后以一首王阳明的诗来结尾: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悦奇)

喜欢历史,热衷码字


青梅煮史


看王阳明名字,忍不住撰写一文,因为他的大作《传习录》和《大学问》不说通读但也涉猎不少,一家之言,难免肤浅,各位可各抒己见。

很多时候,很多人面对心学这样哲学问题,要么觉得深奥,要么觉得无用。或者说有心学习无从下手,其实于我而言,心学与其说是哲学,不如说是教人修心的学问,这也是心学称呼为心学关键。

心学核心在看完王阳明全集后,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话是王阳明先生临终遗言,也是他一生写照,和一生学问总结语,也是他对于世人最后教诲。

此心光明:就是心学核心精神

格物穷理,知行合一,则是心学核心架构。

先聊聊核心精神吧:

人生在世,其实是有很多很艰难险阻,就如在荆棘丛林穿行一样,看似平静却处处有暗流涌动,有诱惑,有机遇,有危险,有困境。

而心学要教导的核心,不过是让人学会,安抚自身心灵,不存妄想,不动妄心,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有理智抓住机会,规避风险,抵制诱惑,抓住机遇。

因为,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心随物动,人随心动。

主宰身体是心灵,主宰心灵是意志,而意志本身来自欲望,欲望又来自冲动,克制欲望冲动,让心灵安静,当不为外界诱惑所动,而又明白自己要什么时,人就能将智慧和学识发挥到最佳,进而取得期望中的成功。

简单说这是一门修心学问,这是心学核心精神。

那么核心构架又是什么,那就是心学又一核心概念”知行合一“。

这个核心构架看起来解释其实很简单,知行合一,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自己的知识和行为二元统一,二元统一结果就是最大限度发挥自己学识,而不受外界影响。

那么做起来难吗?很难!

举个容易理解例子:

中国有个臭名昭著团队,中国足球队,他们在训练时候发挥的水平和比赛中就是天壤之别,为何会有如此大差距,就是心不安定,身体和行为,受外物还有外力因素影响最后上场就成垃圾了。

他们最重要就是要学心学,做到知行合一,怎么学习,不是念经而是放松自己心态,回归最原始快乐。这也是为何米卢在中国会成功原因。那就是米卢推行快乐足球,让他们找到最初的初心。

每一个踢足球的人,内心都是因原始的喜欢,而踢球,我也是,虽然我不是运动员,后来受太多诱惑和压力,最后往往就事得其反。诱惑来自金钱,压力来自政绩,没有平和心境当然发挥不佳。

当大家智慧相差无几,水平相差不多时,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当然水平差距太大,那就是实力因素了。

知行合一解释完了,那么如何才能练习自己的心境?其实我也一直在学习,只能说一点自己的感悟。

在阳明先生看来,静坐、静修才能养成不动心境,那是错误滴,本人深表认同,安静只能放松,而心静的磨练,必须经历事情。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此话何解:其实有点文学素养都看的懂。

通俗说;实践出真知,所谓智慧也好,办事能力也好,都是在不断学习中不断成长,在不断遇事中不断进步。

当一个人只能在安静时候感觉不错,思想清晰,一遇事就乱阵脚,那是智慧和能力不到位,如果只知静养,却补刻意练习自己的真功夫。碰到事情就乱阵脚这就成必然。

所以人不在具体事情上磨炼自己,是做不到静亦定、动亦定,也就做不到“知行合一。”

若只爱静而不动,看起来像是个所谓的佛系青年,可是这样的人,往往无用,一遇事就会慌乱,也就不会有进步。

静时,看是收敛,实际却是放纵自己,最终也是沉沦。

所以综合来看:王阳明先生要教导我们的是,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练自己,才能真正显示自己的智慧,静中能安定,动中能安定,并充分发挥自己智慧和能力。

王阳明所说,静,寂,定,都不是纯粹静止,无论动静都是磨练自己,追寻本心过程。

这就是知行合一核心精神,而格物,不过是在不断学习之中提出的一种方式,一种如何进化到“知行合一”的方式而已,致知才算悟道。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著作《大学》

按南宋朱夫子(朱熹)理解:这世界有统一的规律,称呼为理,任何事物都有理的存在,石头为什么是石头,那是理,花为什么是花也有理。所有一切都有理。而人类社会的理就是所谓伦理道德,这是人的本质,理就是人性。

在我看来,这是唯物主义价值观,将人束缚于理之上,于是才有朱夫子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这样话出现。

我个人很不喜欢朱夫子,而当时王阳明不知道啊,他以为这圣人之言必有道理,于是也学习朱夫子“格物”。少年王阳明就开始不停“格物”。今天“格”石头,明天"格"鱼,后天“格”蚂蚁。

就这样格來格去,一直也没弄明白,事物本质,直到有一天,他在自己家“格”竹子,就在亭子前静坐几天几夜,然后病倒啦,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他突然发现,朱夫子的道路也许有问题!这就是"守仁格竹”典故由来。

他开始明白,静坐是得不到真理的,也就是我之前说的,不实践得不到真智慧,于是他开始名山大川之旅,到处巡游实践和不同人交谈,了解真实的人心。

途中有个故事很有意思:王阳明巡游各地,来到一个寺庙,和寺庙里面最有道行的和尚辩论佛法,这是他迷途中的一次尝试,想在佛法中找寻圣人之道,辩论来辩论去,有道高僧第二天居然离开寺庙回家啦。

原因不过是他说的一句话,你想家吗?你想娘吗?这话一举击中高僧内心,那就是思念,那才是和尚真实的初心。

从此,王阳明开始明白,掌握人心的道理才是所谓圣人之道,而不是掌握事物的道理,而人心规律和事物规律结合是二种道路,合一才是真理。

直到多年后在贵阳龙场,饱经磨难的王阳明终于想明白心学的本质,这就是“龙场悟道”。

他想明白的是什么?

就是“格物致知,致良知”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知行合一”先格物后致知,在回到本心的良知,才是内心完满。按照他话来说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以上就是我对于心学理解,和对“格物致知,致良知”还有“知行合一”理解,关键点,实践和良知回归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


阿斗不傻


我硕士论文写的是王阳明的思想,所以思考过王阳明在龙场到底悟到了什么。

其实王阳明顿悟的内容,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心即理”。王阳明的全部学说,其实都是从这三个字上来的。

当然,这个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个人的本心。

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等等。

韩寒《后会无期》中有一句话:“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对错,说明这是人最原初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所以大人会看利弊,而不是分对错。

但是,本心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是知道对错的。

王阳明曾做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个盗贼,他让盗贼脱衣服。先脱外衣,后脱内衣,最后只剩一条内裤,王阳明还让盗贼脱,盗贼就不干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贼,但内心还是知道羞耻的,这就是你的本心。

王阳明进一步说,既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应该时时努力去做对的事,不去做错的事,这就是知行合一。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尘埃就被擦干净了,人也就回复了原本的良知。



梦露居士


阳明先生被贬龙场,悟道之时,仰天大笑,照见山河万里。自那之后便开启了开挂一般的人生,未尝一败。也因此阳明先生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完人。纵观阳明先生一生,谨以我粗浅的认知,大致悟道内容归结如下。



1.知行合一,这也是心学的核心内容。大家也知道阳明先生是集儒释道于一体的大成者。而我近日思考之于发现,知行合一思想正是源自道家。且听我一一道来。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无为,什么是无为,“太上,不知有之”就是说,最好的统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就是统治者通过自身的努力,让百姓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被教化,问到的时候,老百姓却觉得统治者什么都没有做,我等自然而然就是这样。这才是无为。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自内而外去散发自身的美德。因为当时朱熹一派的理学核心都在外在表现,而忽略了内心。所以阳明先生提出,知道做不到,不可谓真知道。通过对于内心的修炼,变成圣人之心。而有了圣人之心,放在事君之事就是忠,放在事父就是孝,等等。就能做到自然而然。

2.致良知,心学归于致良知。这是心学的根本。阳明先生晚年曾总结道“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就是在告诉我们良知二字不要轻易揣测,怕我等只学其末流,未得其精髓。



其实这句话他说到“自百死千难中来”,足以见得,非有死生之明悟,对致良知怕是难以有正确的认知。从他生平事迹来看,阳明先生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他生命最后的时间里,阳明先生唯一的愿望是回归故里,但是朝廷宵小之辈从中作梗,不让皇上批他回老家。几次上书不成,阳明先生不得已违背皇命,仍然踏上了回家的路。为了心中良知,宁可背上不忠的骂名。最终还是客死他乡。可是阳明先生临终之际却说道“此心光明”。足以见,阳明先生早已把生死看淡,而只在乎此心光明。

读书不多,理解不深。特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传而习乎


只问真心,无问西东;知行合一,无问西东。

有关王阳明,有关于心学,甚是喜爱,除此了解,是在高中课堂上听语文老师提起。后来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介绍王阳明心学的书,书名是什么忘记了,但是书中内容印象很深刻。对于王阳明,对于心学,对于生活,有了一种五雷轰顶晴天霹雳的感觉。

原来还可以这样?

当时喜好语文相关知识,对其他各个思想家的理论也有所接触,看完了王阳明心学的理解之后,再结合其他的一些知识,自己开始慢慢的思考、感悟,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从无到有,从远至近,甚至能够感受到那种光照之下暖洋洋的感觉。

以上是我接触王阳明心学的一些感受,下面,就我所理解的内容,介绍一下王阳明这个中国两个半圣人之一的人,他到底顿悟了什么?

一、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每个人在世,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想法冒出来,比如最简单的我要吃饭、我要喝水、我要上厕所、我要睡觉。高深一点的比如我要考大学、我要当领导、我要赚很多很多钱。

这些问题无不困扰着每个人,比如肚子饿了没饭吃,比如想上便溺没厕所,比如想赚钱没门路。

我们不快乐,是因为总在期待一个结果。而有些结果是我们能够轻易得到的,有些则不能。

比如吃饭上厕所你能够非常轻易的解决,可是,你想过每天吃通过宇宙飞船从外太空带回来的世界上最精美的食物,用最好的马桶在美国白宫总统办公室上厕所吗?

然而,人的痛苦和困扰以及不快乐,就是来自于那些我们得不到的结果。

王阳明心学不和佛教理念不同同,佛教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而王阳明则认为欲望其实是动力之舟。他也与道家理念不同,他主张人应该去发现自己内心的欲望(需求),而不是道家的压抑、消磨、空无。

总结一句话:有了想要的,你才有动力前进去获得。

二、只问真心,无问西东,勇往直前,拒绝随波逐流

吃饭睡觉这样的小事日日发生,对人的困扰微乎其微,毕竟,你吃面条还是米饭随你自己,并且可以随时改变。但是,一个人的志向不能轻易发生改变。

当你找到了方向,定下了目标,剩下的事情,就是义无反顾的执行!

这里面要强调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清除外界的干扰,固守本心,做自己

第二,发掘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说起来这两天似乎都有点唯心,但是,有奇效!

三、知行合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

知行合一四个字应该算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论了。很多人其实误解了,觉着他的意思是理论知识要和实际行动相匹配。

这么理解其实也没错,但是,在我看来,知行合一的核心在于如下:

1.你要明白自己的内心,并且要学会主宰自己的内心;可以有想法,有想要的东西,但要明辨志向和贪婪的区别;简单来说,要控制自己的妄念、贪欲,一切要恰到好处,不随波逐流,但要明辨是非、审时度势。

2.格物致知,事事洞庭皆学问,追溯学问的根源,在于对事物的了解体会,现如今从书本上学到的,只是前人的经验。与此同时,要拷问自己,是否正确?是否合适?简单来说,就是复盘,然后找到自己的错误点,加以改进,典型的PDCA环。

在此基础之上,还有恪守本心的意思,也分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从此不受外界干扰,专心致志,坚持到底

第二,保持心灵的清洁,慎独,时时清醒

各位,理解不是很到位,奈何本人愚笨,就这么多了,欢迎各位指点。


子三度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的到底是什么?

是“心即理”没错,但我们更要看到背后是什么。

我认为,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在困顿状态下突然找到了成为圣人的方法,龙场悟道是他在“立志”方向上的一次质的提升。

要了解龙场悟道,我们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王阳明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二是在龙场的时候他最在意的又是什么?脱离当时的历史状态仅从字面上来谈悟道,会让我们陷入书本论中出不来。

一、不要神化龙场悟道

悟道,不是一种超人的状态,也不是所谓的大彻大悟。不要神化龙场悟道,不要搞神秘主义。通俗点说,你有你的悟道,我有我的悟道。你的思想卡在哪里出不来,你突然开窍了,可算作你的悟道——只不过你可能经常卡住,虽然悟道了但在别人看来很平常而已。所以我们要先要了解,对王阳明,对这位了不起的思想家来说,在龙场的此刻,他的思想卡在哪儿了?卡在哪里,他的道就悟在哪里。

二、内圣的深化——王阳明“五溺三变”,但苦苦追求的人生目标没变

少年叛逆的王阳明经“五溺三变”,最终回到儒学一途,但从少年开始的“读书学圣贤”的人生目标却一直没变。甚至到他中年以后,他收学生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学生立志当圣人。他的一切学说,都是围绕如何成为圣人展开的,更确切的说是如果实现“内圣”展开的。可是,在龙场,他的人生目标受到了严重挑战——他的内圣之路卡住了。龙场悟道,他找到了成为圣人的方法,他立志成圣人的目标不再虚无缥缈,他立马有了圣人气象。一个有圣人气象的人,是不是就是悟道的人?

三、找到了方法——功夫,即成圣的方法,一直是王阳明思考的重心

如何成为圣人?王阳明在朱熹的格物穷理上一直没有收获。尤其当他身处贵州龙场这样的荒蛮之地时,没有人,没有事,格什么物?怎么穷理?通过《传习录》的讨论和他的《大学问》可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一直是王阳明讨论的重点,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哲学甚至被称为“功夫哲学”。现在,在龙场,王阳明最在意的当然就是在这样的困顿状态下用怎样的“功夫”可以成圣。一夜之间他找到了成圣的方法,或者说他真正找到了重点所在——“心”。他豁然开朗,他悟道了。

四、“心即理”从此成为阳明心学的底层系统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即理也”,修心就是成圣的方法。方法终于找到了——这是一个即使在龙场这样的荒蛮之地也可以修炼的方法。从此,“心即理”成为阳明心学的底层系统,在这个系统下,“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事上练”就都顺理成章,从而搭建起王阳明的整个心学体系。从此,中国的身心性命之学走向了一个新高度,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攀向了最高峰。


樱桃国学


往高大上来说说阳明心学说的是致良知,格物致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用大白话说就是:“人心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但是人的行为是有善恶之分的。人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如果人去坚持做好的,不去做坏的,那即是格物致知。”

这句话虽然对,但是其实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但行善事,莫问前程这句话大部分人都懂,但对人的生活指导意义其实并不大。

阳明心学对当今社会而言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是:心外无物。这句有点唯心主义的话。

《传习录》记载:王阳明与友人同游会稽山。先生曰“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心外”

从生活上看:我们一生会遇到各种坎坷难题,这些难题我们在遇到的阶段都是难以解决的。这个时候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如果觉得自己过不去这坎,就会负能量满满。如果用了心外无物,哪么就会觉得这是自己起心动念间错了什么,而后开始正能量面对生活。

绝对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的态度和起心动念。——心外无物


从哲学上看:人们的认知是在当前科技壁垒之下的。在牛顿、爱因斯坦出现前,人们总是觉得神学是真的,在科学发展后人们又觉得科学是正确的。但是很多科技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推翻,这一点和曾经的神学类似。

人们所有的认知都是世界科学文化积累的反馈,而不是真实世界——心外无物

人有区分与世界其它物种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心。这个心不是指心脏,而是大脑中的念头。

内容:橙瓜网文。内容独家原创,如有不同见解,欢迎评论区讨论。


橙瓜网文


道门守卫之来凑个热闹。

社会我明哥,创立心学说。

  • 我们来看看这圣人我明哥到底悟到了什么呢?

(圣人凝视,智力+999)

我明哥在龙场顿悟的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你傻呀?圣人就是自己个儿,我这么天资聪颖,我还跟别人求教个锤子?瓜娃子。”

明哥三十七岁那年,因为上书救人,被立皇帝刘瑾看不爽,贬谪下贵州龙场,找了块大石头,就坐上去开始悟道,也不嫌脏。

某一天晚上,明月当空照,村花对他笑,明哥盘腿在大石头上冥思苦想,就这会儿头上是没有苹果树,不然掉下来能比姓牛那小子早一百多年知道引力这个东西。不是苹果榴莲也行啊……

不过完美的是,什么异象都没有出现,那一刹间的灵感使得我明哥顿悟。那一句一直念叨的话脱口而出:“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啥意思呢?

“二营长,你的意大利炮呢!?老子他娘就是个圣人,刚刚才想明白,快放两炮庆贺一下。”

(明哥:老弟,过分了啊……)

emm,我明哥说的这句话和佛主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概意思就是“信我得永生。信其他神我就弄死你们。”(这句是瞎编的。)

佛主的原话“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巴拉巴拉……”啥意思?

“信我者得永生……”

龙场悟道之后,明哥正式一身极品装备,(精通儒释道,手握知行合一)头顶专属VIP称号(圣人),建立帮会,(心学创始人兼第一任会长)以龙场为根据地大力推广,自此,开挂般的人生正式起航。

那他到底顿悟了什么?!?!?!?!

知行合一。

知,明白,你确定你知道,你知道的很真实准确,比如你是个男人,这个是你很准确的知道。

行,行为,比如你是个男人,就应该做男人应该做的事,这是你要做的事。

合一,就是男人在知道自己是个男人之后做一些男人应该做的事。

全是废话吧?

是的,全是废话。

  • 知是什么?良知,可以说是道德,可以说是素质,可以是你身体内在的品质。

  • 行是什么?行为,可以说是准则,可以说是原则,可以是你身体外在的表现。

反证,我知道很多很多道理,在想象的世界里,我什么都可以做,但是在现实世界里,我做的和我所知道的不一样。

例如在地铁里剥蒜的大爷,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知道,为什么还这么做?显然和他知道的道理相违背,这就不是知行合一。(还不如人家小女孩!)

以心学相对程朱理学来说,我明哥就上当了。这帮糟老头子坏滴很。朱熹集大成了理学,明哥就想学习学习。研究一些这位把自己儿媳妇儿肚子搞大了的大师的作品。

于是开始推究“格物致知”

啥意思?

“十万个为什么。”好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儒家学说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研究这事物的原理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我瞎猜的,毕竟书里就一个‘格物致知’后面没有解释。)

后来发现毛用没有,还病倒了,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帮遭老头子坏滴很。”

最后,我明哥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之后还是选择回到了他自己圣人的道路上来,从而验证了一句话。

“信我者得永生。”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道门守卫者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罕见的“真三不朽”的人物,他是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太多的传奇。



王阳明小时候就有志成为圣人,他任侠,他出入佛道,他学习辞章,骑射等等,当时的大明王朝,统治思想界是宋朝大儒朱熹的学说,朱熹是位精思,明辩,博学,多产的哲学家。

朱熹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是永恒的,一切事物,不论是人伦世物,万物化生都是依理而行,天下万物,千差万别,但是每件事物都有其理”。

理是一切事物的“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

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如何才能得到“理”?朱熹认为通过“格物致知”来得到。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也就是追寻事物的客观规律,研究事物的道理,长期积累就能对事物的外表,内在,细节等都有清楚的了解。

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时间长了,穷理至极,则吾心无所不知,这就是致知,致知的结果就是知晓人伦世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切道理。



王阳明按照朱熹的说法开始格物,王阳明选择格竹,通过格物寻求“竹”的“理”,结果格了七天,也没格出“理”来。

后来的王阳明由于得罪了太监刘瑾,被贬到贵州修文县,非常落后的地区,面对着事物缺乏,生命受到威胁,王阳明想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做圣人”。

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豁然开朗,终于明白“圣人之性,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历史上的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否定了朱熹所谓的“格物”求理,王阳明认为“理”在我们的心里,不在外物,也就是“心即理”。



朱熹认为,一切理都是永恒的,无论有没有心,理照样都在,王阳明认为,没有心就没有理,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王阳明把天理归于人心,人的心才是万物判断的标准,没有人的心,万物的存在,却没有意义。


我是一个小书虫


悟到了整体,悟到了心,悟到了我的灵明就是宇宙万物的灵明。

世界本是整体的,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理、天道、天性都是“道”的不同的表述方法。而道也就是自然存在的整体,只是这个整体存在不是人类用任何语言可以决定的存在,因此它不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表述的,才有了“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清静经》,“有物浑成,为天地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等等的表述。

但人是万物的主宰,世界万物都会反映到人,这就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理论表述。才有了阳明先生“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去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心即理

就是要明白外部的世界万事的感知在于自己的思维中,没有自己的思维,就没有认识外界的渠道。当然就是心了,但是由于个人的意识与思维就会构成个体的”人欲“,每个人都有的“人欲”,因此”心即理“就是客观与主观的规则整合于思维意识当中。

致良知

良知与生俱来,良知在心上有两种状态,一是本体的存在,二是意识活动,前者自然存在,包括理性也是自然存在的,意识是对外部的反应,良知意识构成就是辩证法与逻辑,一个原则,客观整体性,两个方法辩证与逻辑。所有的变化就从这里面产生,原则清晰就不是跑偏。良知不明,就是由于意识受到,文化程度,家庭、社会、生存影响着“人欲”个人意识,百年千年都是如此。

当意识被片断的某些现象、语言、结论、理论所束缚,没有将外在的经验学习实践重构完整成为“良知”,被主观的意识“人欲”所限制,外在现象不符自己的规则而产生冲突,这是实践的唯心主义。一方面否定现实,一方面与他人冲突,这就是规则的不明,而规则不明源于思维不明。也是良知不明,需要去实践自己的良知是否与客观整体相符合,而“致良知”,使外在与内在的成为统一整体。

所以心学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规律,要统一起来理解这个心,而不是单指一个字心。阳明心学说的“心即理”,能澄清你的心,而那个混沌的世界就清楚起来。当清晰的世界已然明晰到心里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清晰的世界规则生活。所以你如何按自己的规则生活,在于你如何能看清楚世界的规则,这个时候世界的规则就是你的规则,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知行合一是实践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如小孩象学走路,怎么教小孩,都要他自己走所以世界上的事情都一样,必须自己去做了才懂得,自己去做,把老师教的拿来用上也是作业。道不远人。不要只懂得说,不懂得去做。教育就是让人去做的,而不是说的。这就是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