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为什么千古流芳的却是诸葛亮?

大表哥吖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三国时期以足智多谋著称的不凡人物。论本事,两人旗鼓相当;论能力,各为其主的两人堪称一生劲敌;论战功,诸葛亮稍胜一筹,但司马懿老谋深算,实力与战绩亦不容小觑;若论人品,论忠诚,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相差何止千里。因此,同为三国时登高望远的睿智之士,诸葛亮德才兼备,忠义千秋,成为一座令后世景仰的不朽丰碑,得以名标青史,流芳百世。而司马懿,虽也才华横溢,智略过人,但因心怀不轨,野心勃勃,后来又发动“高平陵事变”取代曹魏,在传统观念中属于不忠不孝的篡逆之人,因此才高德薄的他被史家不屑,被世人鄙视,落下千古骂名,因此也就无法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相提并论了。

中国的传统认知里 ,一向有“士为知己者用,为知己者死”的忠义观念。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感动。 刘备身故后,他在给后主刘禅所上的《出师表》中,还念念不忘的说:“先帝不以我卑微,亲自屈身下故,三次到茅庐中来看望,向我询问天下大事。我因此感激万分,甘愿为他奔走效劳,死而后已”。这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观其一生作为,他不仅这样说,而且确实是这样做的。

出山后,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很快展现了出来,刘备则视他为师,一切军政大事,都向他请教、商量,几乎就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刘备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孔明,犹如鱼之得水” 。

如鱼得水,确实是刘备的心里话。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尽心辅佐,实力弱小的他方才化茧为蝶,如虎添翼,为日后取荆州,夺益州,建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政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诸葛亮感恩刘备,对他来说,得遇刘备这位贤明有德的英主何尝不也是如鱼得水?在刘备的充分信任与鼎力支持下,他得以充分施展才能,联吴抗曹,不仅建立了偌大的功业,而且成为千秋传颂的贤相。

刘备死后,他殚精竭虑的辅佐后主刘禅。为拓展蜀汉的战略生存空间,他拖着老病之躯,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为尽力完成他对刘备的承诺和对刘禅的责任,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让后人在思慕向往之中,含有伤感惋惜之意。

诸葛亮死则死矣,然而他的忠贞、敬业、济世、至公、清廉、谦逊等高尚品格,无不成为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他对国家和事业尽责尽忠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立身处世格言与修养,又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他绝高的政治军事才能,以及超拔流俗的精神世界,又不知被后世多少政治家、军事家所学习和借鉴,并视为其人生的楷模......这样一位几乎完美的历史人物,不仅是智慧的象征,而且是忠诚的化身,他能流芳千古亦是顺理成章之事。

司马懿也算是三国时一等一的政治、军事奇才 。但他生性狡黠、诡诈,且极善权谋、韬晦,虽然在智谋上和诸葛亮有得一拼,但其品德、人格和诸葛亮简直不是一个层次,只能算典型的野心家、阴谋家。

司马懿出身名门望族,青年时就很有名气。曹操虽请他出仕,但一直未加重用。曹丕即位时,他成了朝廷重臣。曹丕死,他与大将军曹真两人成了托孤之臣,受命辅佐魏明帝曹睿。彼时的他,官拜太尉,统帅劲旅,北定辽东,西拒巴蜀,还曾经数次挫败过率军北伐的诸葛亮。

在不间断的东征西讨中,司马懿逐渐掌握了曹魏的军事大权。魏明帝曹睿死,他又同已故大将军曹真的儿子曹爽一起共同受诏辅佐八岁的小皇帝曹芳。这样,魏国就形成了曹氏宗族与司马氏集团两大政治势力。

曹爽年轻,起初他对老奸巨猾、战功卓著的四朝元老司马懿很是敬畏。后来,受人撺掇与怂恿,同时想排挤司马懿,扩张自己的势力,他就设计削夺了司马的军权,给他明升暗降,安了个位尊却无实权的太傅头衔,让他去做幼帝曹芳的师傅。

精于权谋的司马懿眼见曹爽势焰熏天,自己暂时斗他不过,就假装辞官休养,长期称病不朝,暗中却布置儿子司马师将禁军统领的重要兵权抓到手。

曹爽对司马懿并不放心,屡次派心腹前去试探,均被演技高超的司马懿“ 装死”骗过。

曹爽以为司马懿已病入膏肓,不足为虑,去掉了这个心腹之患,他更加肆无忌惮起来。这是公元248年冬天的事。

正始十年(249)正月,小皇帝曹芳要去高平陵祭拜明帝曹睿,曹爽带着满朝文武亲信陪同前往,司马懿闻讯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政变。他调集家僮以及三千敢死士卒将洛阳城牢牢掌控住,亲自率军屯守洛水浮桥,控制住各处要道,并逼太后发布诏书,声讨曹爽罪行。

曹爽患得患失,无谋无勇,闻变后惊恐异常,束手无策。思量再三,他放弃了部属劝其逃奔许都再调兵勤王共击司马懿的正确抉择, 而是被迫交出兵权,以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与妻儿老小。

司马懿不仅老谋深算,而且行事戾狠、果决,斩草除根,绝不婆婆妈妈。不久,曹爽及其家族,亲信党羽都被诛戮殆尽。这起孤注一掷的惊天政变,史称“高平陵事变”。

高平陵事变后,曹魏的政权实际上已经逐渐被司马氏集团篡夺。两年后,71岁的司马懿病殁,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俩相继执政。忠于曹魏的大臣、将军接二连三举兵反抗,但都被司马氏集团无情镇压了下去。公元254年,已经22岁的小皇帝曹芳也被废黜,另立14岁的曹髦当傀儡皇帝。

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末帝曹奂,篡位自立,建立西晋。15年后,晋灭东吴。这段历史被称为“三国归晋” 。为人阴狠、喜欢篡逆的司马懿和他的子孙们成了三国争霸战中最大的赢家。

由此可见,诸葛亮和司马懿比,虽然才华在伯仲间,但品格却高下立判。两人一流芳百世,一被唾骂千年,可见历史老人还是相对公正的。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请勿搬运】


铁马冰河wu


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人有可比性吗?除了智谋方面司马懿可以与诸葛亮一较长短以外,其他方面司马懿有资格给诸葛亮提鞋吗?

1.诸葛亮忠,司马懿奸。

2.诸葛亮鞠躬尽瘁,司马懿谋权篡位。

3.诸葛亮扶幼主,司马懿欺幼主。

4.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司马懿亲小人杀贤臣。

5.诸葛亮善治国,司马懿善权斗。

6.诸葛亮罢免李严,司马懿杀曹爽全族。

7.诸葛亮提拔贤臣,司马懿提拔亲信。

8.诸葛亮北伐为理想,司马懿害张郃为私利。

9.诸葛亮娶妻娶贤不惧丑,司马懿差点杀妻。

10.诸葛亮流芳百世并非从三国演义开始,司马懿遗臭万年也并非从三国演义开始。

这两个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司马懿有什么资格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220君


诸葛亮与司马懿都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诸葛亮还有更多的头衔: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显然,个人才华上,诸葛亮比司马懿优秀。两人的谋略智慧上,不相伯仲,都视对方为伟大的对手,然而千古流芳的却是诸葛亮,这是为什么?



(诸葛亮雕像)

一、咱们中国历朝历代以儒家文化为主,推崇忠君爱民。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诸葛亮谦虚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自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一生便以军师身份,忠诚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即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依然上对刘禅忠诚不二,下对蜀国百姓鞠躬尽瘁,哪怕刘禅是烂泥扶不上墙,也未有谋反之心,其气节可谓日月可鉴。

司马懿则不相同,虽然他的军事才华不凡,但是他从不忠诚于曹魏。相反,司马懿一生只想权谋篡位,为其司马家族能争得天下而阴谋诡计,上对曹魏不忠,下不顾魏国百姓。

《资治通鉴》有曰:德大于才者谓之君子,才大于德者谓之小人。无疑,诸葛亮是德大于才,司马懿是才大于德。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忠君爱民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主流,诸葛亮在这点上,德行远胜于司马懿,这是诸葛亮能千古流芳的原因之一。



(武侯墓)

二、诸葛亮有积极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

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耳熟能详,里面的思想是谦虚、忠诚,又有治国安邦的谋略,还有任人唯贤的智慧。这种文学作品映现的思想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相符合,因此诸葛亮的知名度一直很高,也是他能千古流芳的原因之一。

其次,诸葛亮还写了《诫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些经典名句一直成为历代学子的座右铭。这《诫子书》虽然简短,但饱含着天下父母都具有的对子女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也有对世代学子修身立志的谆谆教诲。

诸葛亮的这些文学作品,是他个人的智慧、德行的凝结,也散发着正面的、有积极影响的魅力。司马懿身上不具有这种德行,他身上只有阴暗的的权谋,哪怕谋略过人,也仅是为个人,为他的司马家族,没有对世人的有正面的,积极的贡献。



(诸葛亮之《诫子书》)

三、诸葛亮在经济、政治、法律、军事等等方面,都为世人留有宝贵的借鉴经验。

1、经济上,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军屯耕战,广修水利,使人口得到发展,粮食增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甚至,诸葛亮修的山河堰水利工程,至今仍然是汉中地区的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

2、政治上,诸葛亮深懂“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因此他一直是政治清明,努力于廉政建设,特别是在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控制上,就能彰显他的廉政风格。

3、法律上,诸葛亮认为“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因此,诸葛亮与群臣共同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同时,他还自己制订了《五惧》、《六恐》、《七戒》、《八务》等法理法规。

4、军事上,诸葛亮治军以明,以信为本。这些军事上的治理细则,他都写在了《将苑·谨候》、《将苑·将材》、《便宜十六策》等等书卷上,这些对后代的军事治理有着积极的影响。 诸葛亮的这些方方面面贡献,都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这些贡献,司马懿都不曾具有。不曾对世人有过积极、正面贡献的人,是不会千古流芳的。



(诸葛亮曾修过的水利工程山河堰)

四、诸葛亮的终极目标是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司马懿的终极目标是造反谋天下。

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事无巨细,信奉刘备的“仁爱”理念,为蜀国的建立呕心沥血,为蜀国百姓的安居乐业积劳成疾,从不谋私利,刚正不阿,用人唯贤,是集忠诚、智者、公正、大爱于一身的正面人物。

司马懿一生,阴险奸诈,滥杀无辜,用人唯亲,权谋篡位,为达目的毫无人性,终其一生,只是追名逐利,只是为司马家族谋求荣华富贵,从不将天下百姓之福祉放于心中,是集阴暗、自私、狭隘、凶狠于一身的反面人物。



(诸葛亮之《出师表》)

因此,综上所述,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自然是诸葛亮能千古流芳。历史的浪潮中,能千古流芳从来是对世人有积极影响的人物,也是人类文明、文化的必然。


我就是竹韵


人们常说,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么,世人的眼睛当然也是雪亮的。只要用以下三点进行比对,就不难理解诸葛亮为何会千古流芳。

一、诸葛亮、司马懿皆有知遇之恩,前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者恩情三忘

《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自古以来,国人倡导的便是“知遇之恩,当衔环以报”、“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但是,诸葛亮、司马懿二人又有怎样的知遇之恩,二人又是怎样相报呢?

诸葛亮

历史上,刘备对诸葛亮虽然未有《三国演义》中所言的“三顾茅庐”那般精彩,但是也有三请之说。结果,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实际行动回报了蜀汉两代君主。

司马懿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曹操闻其名声,派人召其府中任职,司马懿装病不就,为此曹操还曾派人于夜间刺探实情。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使用强硬手段将其请到丞相府任职(文学掾、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虽然此书记载有曹操对司马懿的猜忌,但是并无其它史料记载,而此时历史的话语权又落入了司马氏之手,明显有为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开脱的嫌疑。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11月,曹丕登位,视司马懿为心腹,任其为尚书、不久改任督军、御史中丞、抚军大将军、假节、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封安国乡侯、向乡侯;公元225年(黄初六年),曹丕伐吴之时,任司马懿为留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

曹丕诏曰: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

曹丕将司马懿视为大汉的曹参、萧何,可见对其是多么的看重。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5月,曹丕驾崩,临终委以司马懿、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并告诫太子曹叡:“这四个人都是曹魏的忠臣,你千万不可多疑”。 曹叡即位,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6月,司马懿征伐辽东公孙渊获胜,曹叡赐其日本卑弥呼金印,封其为“亲魏倭王”。同年末,曹叡病逝前委以司马懿托孤重任。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为“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

可见曹操、曹丕、曹叡对司马懿尽皆相当看重,可谓曹氏三代皆对司马懿有知遇之恩,然则司马懿是如何报恩的?从不谏言朝中过失,只以建功立业树立个人威望为重。还真是:冷眼看朝局,我自心中明。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初,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尽除曹氏宗室朝中势力,所牵连者高达5000余人。同年4月,司马懿提拔亲信、心腹掌控朝政,至此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懿之手。

虽然高平陵之变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但是曹家之人并无想要司马懿性命之心,仅是收其权柄而已。然而司马懿为了重掌权柄,竟然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曹氏宗室朝中势力尽皆除去。同时,以司马懿之智,能看不出曹爽是什么人吗?但是他可曾有过一句规劝,可曾有过臣子尽忠之言?这不明显的“养猪自肥,杀而食之”吗?可见其早有算计之心。

所以,司马懿如此行为,又如何能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二、诸葛亮、司马懿皆为托孤重臣,前者一诺九鼎,后者言而无信

孔子曰:民无信不立。
鲁迅讲:诚信为人之本。
《资治通鉴》: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可见国人对于信守承诺是多么的看重。刘备托孤之时,诸葛亮曾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结果如其所言。然而,曹叡托孤司马懿之时,司马懿顿首流涕,结果却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三国志 明帝纪》记载: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宣王还至河内,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执其手谓曰:“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宣王顿首流涕。

如此结局,司马懿又怎么可能和诸葛亮相比呢?

三、诸葛亮、司马懿皆为臣子,者前三代尽忠,后者三代夺位

诸葛亮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病逝五丈原,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在与成功偷渡阴平小道的曹魏大将邓艾于绵竹城外对决中战死沙场,可谓三代尽皆为了国尽忠。

然而,司马氏又是如何做的呢?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初,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公元254年(嘉平六年),时隔5年,司马师便找借口将曹芳废为齐王,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公元260年 (甘露五年),时隔6年,司马昭宠臣贾充指使成济杀害年仅20岁(虚岁)的曹髦。事后,还将其废为庶人,另立曹奂为魏元帝。也因此,有了后世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因为这句话就是出自曹髦之口。

公元265年(咸熙二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至此,曹魏灭亡,西晋建立,建都洛阳。

其实,自汉武帝独尊儒家后,后世每家每户中堂所供奉的牌匾,尽皆上书“天地君亲师”, 意为除了天地之外,忠君便排在了第一位,并成为后世子孙的家教传承。而诸葛亮及子孙的举动,又正好将忠君思想诠释的淋漓尽致,既是历代帝王所期盼,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导,因此诸葛亮才能千古流芳。


祥子谈历史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最顶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两个人一生中多次两军对垒,斗智斗勇,互有胜负。司马和诸葛的事迹,成为《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部分,流传千年。虽然最后的胜利者是司马懿,但在老百姓心目中,诸葛亮才是皇冠上的明珠,司马懿成了衬托的绿叶。

事实上并非无此,两人各有所长

  • 在政治才能层面

司马懿更像一个政客,他能自如地游走于曹魏政权的上层,巧妙地躲过曹氏及反对派的打击,最终通过政变,一举牢牢控制朝政,为司马代曹奠定基础。

诸葛亮更像一个大管家,类似于管仲的角色,虽然也面临内部派系斗争,但那都不是主流,总的来说,他还是有比较好的执政环境。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充分展现了他治理国家的才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一把抓,除了刘禅的信任,与诸葛亮出色的才华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在政治才能层面,个人认为,诸葛亮要比司马懿胜一筹。

  • 在军事才能层面

诸葛亮六出祁山,虽说留下了不少经典战例,但有很多演绎成分,抛开“人为加工”,结果就是,六出祁山的结果是失败的。

尤其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直接对垒,尽管《三国演义》在神话诸葛亮方面,做足了文章,还是不能掩盖,诸葛亮在司马懿面前的相形见绌。

表面上看,司马懿就凭一个“慎战”,不在乎一时得失,活活拖死诸葛亮,实际上是司马懿基于战略高度所做出的抉择。军事绝不是两军兵对兵将对将的互砍,能从战略层面谋定战争胜负,才是真正的高手。

所以,从军事才能角度,个人认为,司马懿要远胜于诸葛亮。

那么为什么流芳千古的却是诸葛亮呢?原因有四各方面

  • 1.后人的政治立场,将他们分为“忠”“奸”两个阵营

司马懿的服务对象是曹魏政权,曹魏是东汉政权的替代者,东汉代表正统,那么曹魏就代表非法的“篡权者”。《三国演义》“扬刘抑曹”绝不是罗贯中别出心裁,实际上代表的是一个主流社会价值观。

既然曹魏被列入“大白脸”角色,辅佐曹魏的司马懿,自然不可能是“红脸”,只能是帮凶。

相反,诸葛亮服务的蜀汉政权,被认为是东汉政权的延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忠心,就是对正统的东汉政权的效忠,自然该得到褒奖。

  • 2.家族行为给他俩的“涂色”效果截然不同

司马家族后来有样学样,逼着曹魏做了汉献帝,改朝换代了。所以人们常常讽刺曹家遭了报应,这个说法代表的立场,绝不是赞同司马家族,更像一种看两条狗互咬的心境,谁被咬死都痛快。所以司马代曹,在传统价值观里,依然是“大白脸”!司马懿因为儿孙们的行为,给他又涂了一层“白”!

诸葛亮的后人则不一样,世代忠于蜀汉,当蜀汉政权灭亡之际,他们表现得比刘禅都要勇敢,后人的鲜血又给诸葛亮描了一次“红”!

  • 3.两个人的行事风格,很容易让人把他们分为“阴”“阳”两类

司马懿一生都活在曹魏政权内斗的阴影中,因而他不得不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阴谋家”,学会在不见天日的阴暗处活下来,所以,司马懿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浑身沾满“阴谋细菌”的“老妖”。

相对而言,诸葛亮很幸运,他的生存环境几乎可以用美妙来形容,所以,他给人留下的是“阳光下的伟丈夫”的印象

  • 4.两个人的结局,给后人的印象分不一样

司马懿很幸运,在充满杀机的政治斗争中活下来,并让家族成为曹魏政权的实际当家人,他自己寿终正寝,很圆满。

诸葛亮则把生命耗尽在蜀汉功业建设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这两种结局,哪一个更能打动人心?不用说结果自明。

读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有时候你很难分辨真与假,甚至很难分辨忠与奸。收获就在于,在心目中描绘自己景仰的那个“神”时,我们发现自己的“内涵”,在不断变得更“充盈”!


寻根拜祖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就功绩来说,司马懿的功绩远超诸葛亮十万八千里;

就军事才能来说,司马懿的军事才能,也远在孔明之上;

同样!司马懿的政治功底,也不在孔明之下;

可是!到最后,千古流芳的却是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千古流芳”的意思,何为“千古流芳”,即是美名流传于世!!!

“美名”二字,就很好理解了,司马懿说到底只是一个窃国贼,一个窃国贼有何美名可言!更别说流传于世了!!所以“千古流芳”用到司马懿的身上,显然不合适,“遗臭万年”倒比较贴切!!

诸葛亮一生,从三顾茅庐开始,一直到第五次北伐失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心竭力的辅佐刘氏集团!!期间没有生出任何异心!!

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掌军事大权,他如果想要篡夺蜀汉江山,比司马懿容易得多!!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尚有曹爽相互制衡;而诸葛亮这边,是没有人与他抗衡的!!他想上位的话,非常容易!刘禅基本上没有任何挣扎的余地!!可是他没有!!


所以!诸葛亮所流传的,是他的这份“忠诚”,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代代流传,延续至今,诸葛亮仿佛成了神一般的人物!!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把诸葛亮完美得不能再完美了!!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借箭,借东风,点灯续命,摆石头阵!无所不能!!这一次,他真的成神了!!

忠、孝、义、节,乃中国最基础的道德价值观!诸葛亮的成功,单凭一个“忠”字!!!


爱尚文史


三国迷们经常会在网上争论三国中的谋臣武将,到底谁更胜一筹! 像谋臣方面,大多拿着四位名人:贾诩、郭嘉、诸葛亮、司马懿,相互比较。其中争辩最多的,就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到底谁更厉害! 其中主要的论点就在军事能力方面,也就是自从司马懿出来后,诸葛亮就很少在他手中讨到好处,甚至导致了诸葛亮数次北伐无功而返。

1、在治国内政上:诸葛亮完胜孔明自随刘备入蜀后,先与法正共同管理蜀地,并更具先见的,采用严格的法令管理蜀地松散的民心。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为丞相,安抚百姓,公布礼仪,约束官职,发展农业,管理军队,东联孙吴,北抗曹魏。蜀汉时期所有政策法令和发展规划,都是有诸葛亮一手亲办的。在武侯逝世后,蒋琬费祎“萧规曹随”,蜀汉居然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司马懿除了在曹丕继位时,与当时的陈群吴质等人改革内部官制改革,完善九品中正制,并没有其他值得大书特书之处。


2、在战略战术上:两人平分秋色诸葛武侯不必说,未出茅庐就只天下三分,而且后期蜀汉的所有规划,都是为了这个战略蓝图定制的。即使后面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诸葛亮依然东联孙吴,并坚持北伐,希望能够创造出机会,这种宏大的战略安排,非常人所能及也。武侯在战略中,唯一被诟病的就是“街亭之战”,用错了马谡,导致第一次北伐前功尽弃。司马懿在战略上可称为雄谋妙算,抵抗诸葛亮北伐时,一眼看出蜀军的弱点,粮草供应问题,直接采取守势,避而不粘,则敌军自退。 而且司马懿晚年能精明的把握住机会,果断发起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一系,曹魏政权终归司马一家!虽然司马懿没有“隆中对”这般宏伟的战略眼界,但诸葛有街亭之败,而司马懿最后独揽大权,所以说两人平分秋色! 3、在军事能力上:武侯略胜之说起军事才能,武侯只有数次北伐中原没有成功。但我们不能只看结果。也需要综合一下当时的国力情况和兵力对比。诸葛亮北伐前,蜀汉可以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武将上,关张马黄殒命,赵云等老一辈将军都年过50,所以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说。文臣如法正、张良等也去世。而且夷陵之败,刘备去世,蜀汉损兵数十万,与孙权的关系也岌岌可危。 诸葛亮既要缓和与东吴的关系,继续结盟,又要稳定因为战败而混乱颓废的蜀汉内部局面,继续发展生产。同时四周还有强魏在侧,孟获在南。当时曹魏的王朗王司徒甚至连续几年给诸葛亮写信,让蜀汉投降。武侯面临的局势当真危若累卵。 在国力对比国力对比上:蜀汉只据益州一地,而且大多是山区,粮草运输极其困难,整个人口不过90余万,兵力不过10多万。 曹魏据:青州、兖州、豫州、徐州、司州、雍州、凉州、并州、幽州、冀州、荆州北部等中原地带,人口将近500万,兵力超过80万。魏国的国力几乎是蜀汉的10倍!实力相差悬殊。所以当诸葛亮第一次领兵北伐,直接快打到长安时,当时曹魏真的举国震惊。诸葛亮北伐之难,直比登天。 而就这样悬殊的实力,还把司马懿打的只敢龟缩防守,不敢主动进攻。在这种情况下,说诸葛亮军事才能不如司马懿,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当然,司马懿的军事才能也是有目共睹的。擒杀孟达,远征辽东,击败诸葛恪,也是战功显赫。但司马懿都是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取胜的。而且平原地带行军,比蜀汉的行军和粮草供给也容易的多。

况且,诸葛亮更是创造出了神鬼莫测的八阵图。虽然陈寿说孔明“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那也是与武侯更加厉害的内政能力对比的。况且陈寿不过一介书生,没有从军打仗,评价不足为据。唐太宗李世民和名将李靖,共同把诸葛亮评为“武庙十哲”之一,仅次于白起、韩信、孙武等。由此观之,武侯的军事能力怎么可能比司马懿差呢? 4.在人品道德上诸葛亮:不贪权爱财,为国家鞠躬尽瘁,自己的后人更是为国战死!司马懿:有虎狼之心,独揽大权,后人篡位自立!所以综上,诸葛胜仲达远矣!若两人换地而处,司马懿管理蜀地,而孔明管理魏国。恐怕魏国早就统一天下了吧!


玉玲珑格格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创作的时代,正是元末明初,所以结合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来看。

拥刘反曹是最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此时汉人刚刚恢复中原,正是这个民族最自豪的时刻。

而拥刘其实就是拥护正统,拥护汉室正统。曹操虽然雄才大略,奈何他是汉贼。

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使得这部小说中,充满着对曹操的一种抨击,同时这本小说很明显是站在蜀汉角度叙事。

这其中掺杂了作者很多个人情感,包括作者强烈的民族感,这些都在作品中体现。

在《三国演义》中,既有曹操北伐各路少数民族,也有诸葛亮七擒孟获,这都表明作者对汉人正统的强烈归属感。

其中曹操击破乌桓,作者更是不遗余力的写出了曹操作为汉贼击破蛮夷的壮举。

似乎这部巨作,夹杂着些许的矛盾在其中。更加反应出明初那种汉人存在的心理。

南宋时期,汉人几乎是被游牧民族轮流欺负,丢失了祖宗经营几千年的中原地区。

这对于当时的汉人来说,耻辱感是第一感受,当时的文献作品,都体现了这种情感。

像南宋辛弃疾,就在诗词中泣血道出南宋人对于北伐的执念,更是写出了北望故土的无奈。

而南宋灭亡之后,这种耻辱感更加深厚,崖山海战十万军民选择了殉国,可歌可泣!

余下的汉人们,在屈辱中艰难的度日。这些人没有一日不渴望驱逐鞑虏,反元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

正是因为这份心中的不屈,才使得元朝仅仅能够在中原待六十余年,此后朱元璋便是奋力北伐。

当徐达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当时汉人百姓那份高兴,那份狂喜。故国得已复,故土得已还!

出于这样的情愫,明初百姓几乎是凝聚力最强的存在,而且朱元璋还给予百姓极大的权力。

让百姓可以押解官员上京告状,路上官员不得阻拦,阻拦着直接处斩。这看似黑暗,但若是你是当时的百姓,会作何想?

正是因为这些政策,加上那个时期故土收复,使得明朝百姓陷入了狂热,陷入了强烈的自豪感之中。

所以《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就夹杂着这些感情在其中,将诸葛亮塑造为匡扶汉室的英雄。

虽然结局悲壮,但是书中给予诸葛亮至高无上的评价。使得诸葛亮像极了那些先行者,那些为了收复故土北伐的先行者。

先行者的眼泪,更加的可以激励一个民族!


小司马迁论史


伟人毛泽东对诸葛亮评价时说:“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而对司马懿的评价是:“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史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从对两人的评价可以看出,司马懿才能智谋绝不在诸葛亮之下。那么为什么千古流芳的是诸葛亮?而司马懿却是一个坏蛋奸臣形象呢?

后人遗祸,累及先人

司马懿在世时威望是相当高的。在他死后,忠于曹魏政权的文钦、毋丘俭讨伐司马师的檄文中对司马懿仍赞赏有加:“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史书上更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后来晋朝初年“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仍对司马懿相当的尊崇。

而子孙不孝,在中国历史上造成巨大风暴的“永嘉之乱”,所引发的“五胡乱华”,与司马懿后人萧墙内乱,骨肉相残,施政不当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汉人对司马家族的恨,累极了司马懿。

后来晋室南渡,长期被世家大族把控。北方的“胡人乱华”,让南方以蜀汉为正统的呼声增高,司马懿的影响力也逐渐下降,负面言论也渐渐多了起来。

东晋灭亡后,就更加的明显了。隋朝时,民间开始戏说司马懿的反面形象。到了唐朝,为了宣扬帝王正统,更是将其说成乱臣贼子。而元未明初《三国演义》之后,“空城计、火熄土方谷、见木雕魏都督丧胆”等不实的司马懿反面形象广传民间,让他正面形象彻底的“爬服”在历史的漩涡中。

儒家思想 君王正统

诸葛亮一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光复汉室正统江山为己任。他的减少民族矛盾的少数民族政策和“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的施政理念让蜀汉更加强大,都是为一统汉室江山服务的。

史书上说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但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为城府极深,善于隐忍,狠如毒蛇,屠杀和禁闭曹氏宗室的奸臣。且后来更是架空魏皇,把执朝政,最终改朝换代。因此又被冠以“王莽”式人物。

封建制度下以儒家思想为控制人思想的工具,提倡的是君君臣臣,君为父,臣为子。在政治上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并讲究传承有序。而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繁衍生存2000余年,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王道之三纲”的强化推行。

因此,在儒家思想的眼中,司马懿就是叛经离道,目无君父。在帝王的眼中司马懿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当诛。所以不管是帝王还是儒家思想,封建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儒家思想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在宣传上都会奉诸葛亮这样君臣相宜,能力出众的能臣。都会不懈余力的对诸葛亮这样的忠臣给予极高的评价和吹捧,并逐渐神话。

而司马懿从开始的“鹰眼狼顾”为曹操忌,到后来改朝换代,这些在封建社会中就不会被儒家思想接纳,更不容于帝王眼中。所以,和其有共同经历的王莽,曹操等的在历史中的名声,就可看出帝王、清流对他们的鄙视和防备,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与刘备及刘禅的亲密关系,就是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造成的悲惨局面。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不同的历史结果你有什么说法吗?


历史中的往事


司马懿拿什么和诸葛亮比呢?我只从对待百姓、君臣关系、后世推崇三个方面来说,看一下就明白了。


百姓

古往今来任意一个优秀的政治家,都知道百姓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先秦百家争鸣,诸家学说不论自己的观点是什么,都把百姓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先圣孔子就倡导以“仁”治国,再往后,秦对待百姓严酷,农民不干了,到汉高祖刘邦,跟百姓“约法三章”,再到唐,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说,都体现了百姓的重要性,再看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待百姓的态度。

诸葛亮: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这是《三国志·诸葛亮传》的一段记载,你看看,粮食不继,于是屯田,但是于百姓秋毫无犯,诸葛亮死后百姓为什么会自发祭奠,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司马懿:

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

这是《晋书·宣帝纪》的一段记载,发生地点是襄平城,司马懿对待百姓有多残酷,15岁以上7000多人,全部杀了。

《水浒传》中,童贯下令杀掉降兵数万,大家都恨得牙痒痒,司马懿呢,杀的还不是降兵,百姓哪里惹你了?

君臣

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历来被人看作是榜样,古往今来能做到君仁臣忠的有不少,但是能像刘备这样毫无防范,像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的,凤毛麟角。

诸葛亮:

刘备托孤的时候说: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之后诸葛亮的做法是: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蜀是三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为报先帝的知遇之恩,他硬是拖着病躯,平孟获、和孙吴、伐曹魏,支撑起了一个国家。

司马懿:

曹魏对司马懿的信任,一点不比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少,你要知道,司马懿可是三朝托孤的重臣,曹操、曹丕、曹叡,都对司马懿给予了绝对的信任。

而司马懿及其儿子的做法呢?

篡位就不说了,曹家后继无人,皇帝年幼,司马家位高权重,两个儿子正当壮年,也称得上有勇有谋,你就算篡位,我也认了,顶多是个权欲熏心。

但是小皇帝走在路上当街拿刀给剁了,这是有多么丧心病狂才做的出来?

后世

诸葛亮:

后世不论是百姓还是帝王,对诸葛亮的推崇都是绝无仅有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诸葛亮真的做到了一个权臣最好的结局,自古权臣有两个后果,一个是被杀,一个是篡位,诸葛亮开创了第三种结局,他从三顾出山,到刘备称帝,到白帝托孤,到辅佐后主,到北伐曹魏,到最后病逝五丈原,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于公,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于私,报先帝之殊遇。

于公于私,他都是个贤臣、忠臣的典范。

老百姓推崇他,是因为这个人确实做到了爱民如子,留下了许多佳话;

士族推崇他,因为他的身份,他的能力,是古往今来士族的最高追求;

帝王推崇他,当然是因为国家需要这样的忠臣。

司马懿:

我这么跟你说吧,即使是野子狼心的奸臣,他们也不会把司马懿挂在嘴边当做自己的榜样。

所以为什么让吴x波来演白莲花版司马懿,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