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记者:中国应多些对英国友好的人,这样也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作家李书纬/图文

代表大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的满人耆英在英国人看来是一个对英国友善之人。认为中国多一些像耆英一样的人,根本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大清国被动挨打。江南大部分城市的相继失守,使得清廷上下悲观到了极点。1842年6月19日,英军攻占上海。当两江总督牛鉴将这一消息奏报给道光帝的时候,他的心头为之一震,更感到了一种空前的危机。

英国记者:中国应多些对英国友好的人,这样也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本文根据《晚清外交七十年》改写

7月25日,镇江失陷。英军对该城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一时镇江城内血流成河。城内的许多妇女,因为不堪英军的暴行、侮辱,投井、自杀的不计其数。

一次次失败的痛苦已使他没有勇气去思考战争的指挥和战术运用上的经验与教训。心中仅存的一点虚骄之气也化为乌有。既然不能再打下去了,他启用了一个妥协派人物耆英。耆英也是个满人,他是嘉庆朝东阁大学士禄康的儿子,他曾经出任过盛京将军,他也是一个不主张与英人对抗的人。

英国记者:中国应多些对英国友好的人,这样也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伦敦新闻画报》上的道光皇帝

道光帝启用耆英,还有一个原因,认为耆英是一个对西方较为了解,比较有智慧的人物。耆英后来外交交涉中的一个重要助手黄恩彤记载称:“盖耆公为人,貌奇伟而多智术,思虑精密,尤愁情伪。璞酋(璞鼎查)在其笼络中易于控驭。”在与英国人的谈判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当时还只是一名普通翻译官的巴夏礼也参与了《南京条约》的谈判。他对耆英的印象是,“我有点喜爱耆英的风度,因为他有着一种雄伟的正派的外貌,和愉快亲切的神色”。在与美国公使顾盛的谈判中,顾盛也对他留下良好的印象:“公道的评论,耆英以及和我交涉过的其他中国官员,都曾在我脑海里留下良好的高贵、聪明而真挚的印象。” [1]

英国记者:中国应多些对英国友好的人,这样也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伦敦新闻画报》刊登的鸦片战争时,清廷向英国赔偿的黄金被运入英国造币局

总而言之,在道光帝与西方人的眼里,耆英是属于大众都能接受的人。在中英艰难的交涉中,道光帝认为,让这样一个支持和局的人也许能为大清挽回一点利益。因而,道光帝让耆英“驶赴浙江,署理杭州将军”,并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负责与英人交涉。但是,道光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内心仍然是矛盾的。他并不希望妥协,但是又打不过,所以他颁给耆英的圣旨也是朝令夕改,自相矛盾。一会儿让他对英人“暂行羁縻”,一会儿又令他“仍当督饬文武员弁,一面严密防堵,一面详加体察;如有可乘之隙,务当明攻暗袭”[2]。他还授意耆英,见机行事,必要时可以密告英人,朝廷可以将香港割给英国。

英国记者:中国应多些对英国友好的人,这样也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的广州城

道光帝在“战”与“和”态度上的摇摆性,朝廷中的妥协派与璞鼎查看得很清楚,便向他施压,迫使他在投降的问题上就范。

英军攻陷镇江后,璞鼎查原打算乘胜北上,直取天津,迫使清政府接受英国条件。这时候,英军翻译官马礼逊向他建议,不必长途奔袭攻打天津,兵临南京就可以迫使清政府就范。马礼逊说,对于中国来说,南京是漕运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英军只需盘踞江面,阻绝南北,即可迫使清廷妥协。

英国记者:中国应多些对英国友好的人,这样也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广州百姓围攻衙门抗议外国人入城

马礼逊是一个比较了解中国内情的人。为迫使清廷就范,他提出了“密招汉奸”,“挖冲高家堰堤”这样的阴招。比如说,高家堰堤吧,真要遭到破坏,大清“虑工险费巨,合龙无期,阻于外舟,工亦难举,计更无不得请者。”[3]

璞鼎查接受了这个建议。8月初,英军留下2000余人镇守镇江。璞鼎查率80余艘军舰向南京进犯,并与8月4日兵临南京城下。道光帝得到这个消息后,求和的心情更加迫切。他正式任命耆英与伊里布为钦差大臣,要他们“专意议抚”,也就是说,要他们全力办好议和之事。这样,耆英与伊里布同英军开始了更为艰难的谈判。

英国记者:中国应多些对英国友好的人,这样也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盖有中英两国国玺的《南京条约》

谈判中,大清国谈判代表给英国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认为耆英是晚清官场中为数不多的开明之人,因为他的开明所以签订了《南京条约》,既割让了香港又向英国人赔了款。

正认为这样,英国人把耆英视为英国的友人。英国商人对他更是充满好感,认为大清国多几个像耆英这样的人就好了,为显示对耆英的好感,英国商人还特意从中国购买一艘平底帆船——其实是清朝的军舰——驶往伦敦,把这艘船命名为“耆英号”(Keying),以此来显示对这位耆英耆大人在中英友好关系中的地位,发挥的作用的感激。

1843年夏天,当耆英作为大清的全权代表前往刚刚被割让给英国的香港与美国人顾盛进行贸易谈判时,耆英顺访了香港,此刻的耆英更给英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英国记者:中国应多些对英国友好的人,这样也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耆英号

耆英来到香港,当时的港督徳庇时为显示对这个英国“友人”的欢迎之情,特别为他举行了欢迎仪式,并与驻港英军司令为他举办了盛大宴会,欢迎宴会上,耆英说:“我以清朝武士的信仰发誓,只要对中国外交还有发言权,两国的和平繁荣将永远是我最大的愿望”。

在香港期间,英国记者们经过观察发现,耆英很与众不同,不像一般的清朝官员,一幅呆板、愚昧与麻木的神情,英国记者发现:“耆英和蔼可亲,富有幽默感,高超的外交技巧与良好的教养,几乎无人出其右。他在宴会上谈笑风生,但又极有分寸”。

在宴会上,耆英还让英国人刮目相看的是,他竟然在宴会上谈笑自如,而且还唱了歌。宴席中,耆英“主动唱了一首充满激情的满文歌曲”。到香港的第二天,耆英主动设宴答谢英国朋友,耆英“每喝掉一杯酒,他都会敲打手链,大喊一声好”,他也会附和英国香港总督高声喊道“为英国女王和中国皇帝干杯”的话。这次答谢宴上,耆英再次唱了歌。当时在场的英国记者回忆,“耆英邀请香港总督唱一首歌,其条件就是他自己也唱一首。後来他果然一展歌喉,而且唱得还真不错,并跟大家一起鼓掌,以示谢意”。在场的英国人很为耆英的热情所感染,香港总督,司令、大法官在内的多名英方友人在宴会上“也都表演了歌唱”。

英国记者:中国应多些对英国友好的人,这样也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耆英油画肖像

通过观察,英国记者认为,耆英是中国为数不多对英国友善的人,他遗憾地说,可惜中国像耆英这样开明的人太少了,要不然中英之间也不会爆发鸦片战争。李书纬根据作品《晚清外交七十年》改写,今日头条原创首发,详细内容请参看《晚清外交七十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752713104&spider_token=9c79&ifr=itemdetail&state=H5WXshareOld&share_relation=d0dc33931c6b6d68_746978521_1&wfr=h5direct_wxh5

———————————————————

[1]王尔敏:《弱国的外交:面对列强环伺的晚清世局》,第5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4册,第1760页,中华书局1964年版。

[3]梁廷枬:《夷氛闻记》卷四,第117~118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