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两用房能投资吗?

要不要投资商住两用房?哪些人坚决不要碰,什么群体可以买?如何买?

之前有特别写过一篇关于商铺甄别的文章,那里面聊到的商铺不是真正的商铺,6万起步10来万拿房等包租收益的是画出来的馅饼,那所谓一铺养三代安心收房租是很大的错觉,不太可能养三代,但基本上至少可以坑买的这一代。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这类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大忽悠,话不能太满不敢说全部,毕竟早些年还是有少许成功的批发市场和综合体,那些投资人得到了很好的收益,虽然占比很低很低,低到几乎可以忽视。

正因为这类极少成功的先例,也是当时并不主流的产品,市场认可度不高的状态下,他们用较少的资金和巨大的魄力造就了神话,才让不少人对于这类奇迹保持足够信心和期待,万一成功了呢?万一呢!

实际投资并不多,搏一搏的诱惑很大,首付款10万8万还能难倒谁?好事,谁能轻易想得到。

试一试!

基本上99.99%被坑。按照安迪的看法,这种类型的产品还去尝试的朋友们,真的都是活雷锋,不仅仅是做好事不留名那么简单,还大方地留下一笔钱,拿自己的钱给别人做融资 ,给比自己有钱的人去集资造房,给他们买房!

说起来有些粗暴,市场上这样的笨蛋还不少。


再次提醒:这类综合体不管是什么皮毛大批发,还是国际化妆品进口大集合,机电系一条龙服务商,记得一个动作:挥手跑开。

高端商业的办公楼、大型商场或超市、商住两用酒店式公寓、沿街的商铺或步行街物业、工业厂房等都属于商业地产的范畴。

近期不少朋友咨询在居住的城市中,没有资格购买普通住宅或住宅已经买到不能再买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在商业地产上找一些机会,能不能先做一个迂回用商住两用公寓满足居住。

在限购严格的城市,短期内无法满足购买条件的朋友们,想着去买一套不限购的酒店式公寓做过渡。对于这样的情况,安迪的建议是先别忙,别着急去买这类房源,从价值点到居住生活,都不会给你带来好的体验。

就这些年接触到的酒店式公寓看,以上海为例看基础涨幅也还可以,但相比较住宅差距很大,生活成本就更是高出不少,水电都是商业性质,价格远没有民用亲民,物业费也水涨船高。

对于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人来说,还不仅仅是生活成本,还不能落户到这类房源,大部分也没有学区的范畴,甚至于连居住证办理也无法成行。

居住环境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安逸,左右邻居很有可能是不同的公司或工作室,缺少生活氛围人员却嘈杂不已,来来往往的快递、外卖、商务活动、总在喧闹中。没有普通住宅那样2户或4户的简单,平日里安安静静。

持有的成本也相对高,后期即使是做平出售避免税费,但在再次销售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难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二手商住市场感受下。

要么想办法破限购,要么在省会城市买住宅。


还没有购买普通住宅的朋友们,不是建议你们尽量远离商住两用,而是坚决不要去考虑,不要买!

而对于那些已经满足了居住,有了改善和需要投资的群体,想利用剩余资金做些商住两用投资,虽然不算是最好的选择,但从租售比的角度看可以考虑。

别当这个作房产投资,看成是一个固定理财项目即可。

好好在二手市场淘一淘,租售比在5-8个左右的产品上多停顿比较,选在闹市区或周边地铁公交方便出行的位置,重点是容易出租价格合理,房龄尽一切可能新新新,50年到期后相信国家也不会为难你,适当补一些费用还能继续持有,但尽量选还有40年或以上年限的房源,为最佳。

商住两用类型房产还有个无法跨越的鸿沟,购买时首付款必须是总价的50%,贷款年限最长只能10年,不允许使用公积金贷款,只能是纯商业贷款,且贷款利率至少上浮10%,这些都是铁板钉钉的门槛和成本。

如果是购买二手商住房,买进的价格未做处理,或者交易中心无法认定,那么这额外的交易费用能让你大吃一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询下具体收费项目和比例。

属于高成本投资,有些有保障的理财项目比商住两用还要高,只是购买的人会想着额外的增值空间来抵消通胀,毕竟这是实打实的房产。

普通人在商业地产上的投资渠道很窄,也很难,大部分人接触得也很少,或根本就不懂。

和纯住宅投资相比,这是一个很费力费精神的活,有点资金还是老老实实地去买住宅,选好一些的城市,别到商业地产里面来折腾,折腾不起。

商业地产中沿街小区商铺也是很好的选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可以就此展开分享下基本要素和过往经验,这个比商住两用房更麻烦,更加费脑,这是智慧和苦力的交集。

是聪明人的投资。

毕竟,

稍不留意,一铺坑三代不敢说,坑二代的几率却很大。


推荐:如何甄别和选择商业房产里的商铺

第一套房产的属性,你可能想错了

上篇:随意买房的年代过去了

购房路上有疑惑和担忧,在预算和房源之间找不到准确的方向,安迪的知识星球提供一年内不限次解答和支持,帮忙找到尽可能的性价比和较安全满意的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