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市場不買綠地的賬?!【房企觀察】

文丨李不白

綠地是一家“好公司”麼?若以龐大的體量論,似乎是。

近日,綠地正式發佈2018年年報,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綠地去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875億元,同比增長26%;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484億元,同比增長20%;利潤總額243億元,同比增長2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26%。

在克而瑞發佈的房企琅琊榜上,綠地在流量榜(雖然克而瑞公佈的數據與年報有稍許誤差,但基本不影響排名)中位居第六、權益榜中位居第四。

為什麼市場不買綠地的賬?!【房企觀察】

TOP10的江湖地位、數千億的營收、上百億的淨利、兩位數的增長,不管是在大A股,還是房地產行業,若綠地都算不上一家“好企業”的話,怕是沒有幾家公司能稱得上好企業了。

不過,對“好企業”趨之若鶩的投資者們卻不這麼認為,縱然綠地向股東們派發了36.5億的現金分紅。

為什麼市場不買綠地的賬?!【房企觀察】

在其年報發佈當天(4.22),綠地股價下跌4.47%,總市值僅剩910.18億元,僅有融創的1/2多點,不到中海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是,自2015年借殼登陸資本市場以來,綠地的市值已由3000多億跌至不足1000億,縮水逾3/2,並長期維持在八九元上下。同期,與其江湖地位相當的融創、碧桂園、萬科甚至龍湖等股價都實現了翻倍增長。

出現這樣的反差,顯然是不正常的。要麼是那幫搞股票投資的高學歷者們瞎了眼,要麼綠地是真有問題。用常識來判斷,後者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那麼,綠地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讓其這麼不受投資者(無論是價投者還是跟風投機者)待見。

早早走上下坡路

若干年後回首,大家可能會赫然發現,剛剛過去的那兩三年是房企們上位的最後機會。

不管是撞上了好運,還是管理層的高瞻遠矚,一些黑馬房企如新城、旭輝、中梁等在過去兩三年成功殺了出來。碧桂園、融創這樣的白馬房企也趁機更上一層樓。老王萬科雖然遭遇恆碧的挑戰,但還是成功守住了擂臺,穩居第一陣營。

反觀綠地,在那波行情開啟之前的2014年便超越萬科成功登頂,而後卻不進則退、與“王座”漸行漸遠,不能說不令人唏噓。

反映綠地疲態的最新一個例子,就是2018年的銷售業績。從數據本身來看,3875億元的合同銷售額、26%的增幅,並不算差,但卻經不起比,甚至連綠地自己的要求都沒達到。

在綠地2017年的業績發佈會上,董事長張玉良曾公開表示,“綠地今年(2018年)內部的地產銷售目標為4000億。”2018年10月,綠地又通過官方微信宣佈,“力爭年均銷售規模保持在5000億元以上”的新戰略目標。結果卻是大小目標一個都沒實現。

對於過去幾年的表現,不知綠地人自己滿不滿意,但投資者們顯然很不滿意,股價上用腳投票就是最好的證明。

雖然綠地董事長張玉良在去年就表示:“正在努力加強市值管理。”現在看,作用似乎並不大。

被放大的高負債率

在業績不給力的情況下,高負債率也就顯得格外矚目。

眾所周知,房企在排位賽中崛起的一個通用的套路就是,用負債來驅動規模、用規模來支撐負債。所以有時候房企的高負債率問題需要結合著規模增長來解讀。也就是說,只要銷售額能快速增長,高負債率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綠地面臨的尷尬是,在銷售規模與同行比拼中逐步掉隊的情況下,其卻維持了高於同行的高負債率。

綠地的資產負債率已經創下近5年來新高。年報顯示,綠地去年的總資產為1.04萬億元,總負債為9276.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9.49%,居於行業上線。淨負債率更是遠超同行,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綠地的有息負債餘額為2689億元,較年初減少71億元,同時期內綠地持有貨幣資金約810億元,淨負債率為171.83%。

儘管相較於2017年年末的206%的淨負債率有所回落。但據國泰君安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房企淨負債率創歷史新高達120%,綠地的淨負債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線52個百分點。

與規模相近房企對比,綠地狀況也很是堪憂。對比年報數據,2018年,碧桂園、萬科、保利、中海的淨負債率分別是49.6%、30.9%、80.55%、59.5%,其中,綠地的淨負債率是萬科的近6倍,融創略高為149%,但依舊低於綠地。

與實力相近的同行們一對比,本就乏力的綠地更加黯淡無光。

矛盾的多元化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對於綠地這種TOP10級別的房企來說,眼看著地產行業逐漸進入新常態,要說還無動於衷那是不可能的。

像萬科、碧桂園、融創一樣,綠地也在積極地佈局多元化。據其年報顯示,綠地除地產主業外的多元化業務,主要分為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三大類。

為什麼市場不買綠地的賬?!【房企觀察】

其中,大基建主要是為地產、基建提供建築施工。這一塊業務增長迅猛,已成為綠地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全年實現經營收入 1481 億元,同比增長41%;新籤合同金額 3162 億元,同比增長 63%。截至 2018 年末,大基建板塊在建項目總金額為 3269億元。大金融主要是指投資+投行業務,這一塊業務利潤很是豐厚,據財報顯示2018年實現利潤總額 25 億元。大消費主要涵蓋了商貿(如G-Super零售店、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等)、酒店、汽車4S店、能源(如煤炭貿易、油品零售等)。

但若仔細剖析便能發現,綠地的多元化佈局其實存在重要BUG的。

一是在規模上撐起檯面的業務利潤薄,利潤豐厚的業務又撐不起規模。

如建築、商品銷售、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的毛利率水平僅為3.72%、2.35%、2.54%、3.75%,非但無法與地產主業(毛利率27.01%)比,甚至還抵不過綠地的融資成本(5.4%),而且它們日後也不會因規模的進一步增加,而使毛利大幅增長;金融、酒店相關業務利潤率雖高,如毛利潤率高達100%、84.05%,但無法做出規模。

這個矛盾如何解決,將直接決定著綠地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是繼續攀高

二是最能成氣候的建築業與地產開發業務高度相關,無法起到風險分散的作用。

在綠地2018年終提出的戰略規劃中,建築業被寄予厚望,2020年大基建產業目標經營收入超過4000億元,佔據整個集團的半壁江山。

但其暴露的問題也很明顯,除了上述的低利潤率之外,它還與地產開發業務高度相關,無法起到風險分散的作用。如大基建板塊的在建項目中,房屋建設業務 2066 億元,佔比 63.2%;基建工程 698 億元,佔比 21.3%,可見與房地產相關的建築業務佔據主導地位。

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漸由增量進入存量時代,這亦是市場共識。碧桂園、萬科雖然也是圍繞地產主業開展多元化,但基本上都是基於存量業務的持續運營。

反觀綠地最主要的多元化業務——建築業務卻基於地產開發業務。那麼,這就有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地產開發萎縮後,其如何保持建築業務規模和增長?

在投資者未看透上述三大問題之前,顯然不會輕易認為綠地是一個值得下注的“好公司”,雖然它自身實力在地產江湖中已算是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