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的一首老歌——丰收歌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上世纪60年代的一首老歌——丰收歌

上世纪60年代的一首老歌——丰收歌

上世纪60年代的一首老歌——丰收歌

前些天(编者按:本文原发时间为2010年7月2日),在城东随便转游,看到了一片麦子,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因为这片麦子,让我想起了经典老歌——《丰收歌》

《丰收歌》在六十年代的农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就是现在让我唱也能唱个七大八。如果以它当年的流行程度来说,可以说是现在所有所谓的流行金曲的“祖师爷”级别了。

我们不仿听听这首印着深深时代烙印的《丰收歌》:

“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丰收的喜讯到处传,社员人人心欢畅,心欢畅。大寨是咱们的好榜样,自力更生斗志昂,奋发图强干革命,穷山变成鱼米乡, 鱼米乡。人民公社无限好,集体道路宽又广,幸福不忘毛主席,丰收不忘共产党。”

从歌词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幅伴着悠扬的韵律、闪着光芒的意境,由虚变实,随后幻化成一幅壮美的丰收画面和美景;随着节奏,我们的情绪逐渐被感染被融入,直至触摸到伟大的劳动人民丰收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的朴实情怀……

歌词不仅打动人,同时也感染人,更可以说滴水穿石般的教育人,这样的歌应该说是真正的优秀音乐艺术作品。

四十五六年前的《丰收歌》应该说是当年我们那一代人的丰收歌,可是当年也曾有那么几个红卫兵,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一点消息,说是麦田与棉田不能出现在同一首歌里而批判之。客观地说,《丰收歌》本来就是一首关于丰收季节的歌,而不是某个特定农作物的丰收歌,麦田与棉田同时出现在一首歌里而并没有错,也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就进行批判。虽然好多城里人并不知道麦田和棉田的丰收季节不同,但大家却同样能够完全沉浸在《丰收歌》所描绘的场景中、沉浸在革命浪漫主义包围的意境里,这就够了。《丰收歌》也由此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