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司法拍賣顯神威,“老賴”攜45萬元當場履行

強制司法拍賣顯神威,“老賴”攜45萬元當場履行

強制司法拍賣顯神威,“老賴”攜45萬元當場履行


“法官,房子是我和妻子多年的積蓄,不能拍賣呀,我已經和申請執行人達成了和解協議,現在就把45萬元執行款轉賬到申請人的賬號,請趕緊把我的房屋從司法拍賣平臺上撤回來吧。”4月22日,被執行人李某、許某在得知興業法院正通過網絡司法拍賣的方式,公開拍賣被執行人名下的房產後,急忙湊齊45萬元執行款,當場履行還款義務。至此,興業法院成功執結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案情回顧

2015年11月,李某、許某因生意經濟週轉緊張,先後分四次向許某賢借款共20萬元,並出具《借條》並約定利息。2016年9月,李某、許某與許某賢合夥開辦製衣廠,許某賢投入資金15萬元,後經雙方協商一致並簽訂了《退夥協議》約定:許某賢原投入15萬元資金現李某、許某以借款方式借用,並約定利息,上述五筆借款共計35萬元。後因多次向被告李某、許某催收借款無果,許某賢起訴至法院。興業法院依法開庭審理後,判決被告李某、許某歸還借款本金35萬元及利息給原告許某賢。判決生效後,李某、許某遲遲不履行還款義務,許某賢遂向興業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進入執行階段後,執行幹警快速向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財產報告令。執行過程中,在多次電話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執行幹警通過執行系統網絡查控,查詢李某、許某的銀行、房屋、車輛等財產狀況,查明李某名下有一套房屋後,便迅速對該房產進行查封,並告知其有財產不如實申報,逃避執行的法律後果。被執行人表示因現在資金週轉困難,短期內難以湊齊欠款,希望能與申請人達成和解。考慮到雙方本是親戚關係,執行幹警經申請方同意後,組織雙方調解。調解室上,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雙方親戚一場,本應該相互寬容和理解,若是因為經濟糾紛而破壞彼此之間的親情,更是得不償失。”執行幹警從情理出發,耐心說道。一番婆口苦心之後,雙方敞開心扉,最終達成和解協議,即李某在2018年12月6日前一次性向許某賢支付本息45萬元後,李某賢同意結案。同時,執行幹警告知李某要按期履行,否則,法院下一步將對其名下的房子進行財產處置。

然而,李某卻把執行和解協議當作一紙空文,僅當緩兵之計,並沒有主動按期履行還款義務。執行幹警多次敦促,李某均以各種理由推脫,拖延時間。面對狡猾的“老賴”,執行幹警果斷出手,將李某名下的房子推上網絡司法拍賣平臺。因李某名下的房子處於未來的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升值空間大,拍賣公告一出,便引來多人圍觀關注。眼看公告期間快要結束,房子即將被拍賣,此刻李某心急如焚,再也按耐不住了,連忙聯繫執行幹警,表示願意償還借款。於是乎,便有了開頭的這一幕。

網絡司法拍賣是解決執行財產變現難的重要手段,通過網絡公開拍賣的方式,既能有效提高執行標的物處置效力,促進標的物價格最大化,實現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最大化,又能節約司法執行成本,提高執行效力。近年來,興業法院充分運用網絡司法拍賣平臺,對一些有財產卻拒不執行的被執行人財產進行強制司法拍賣,成功執結了一批批金融財產類案件,及時挽回了申請人的損失,極大震懾了失信“老賴”,彰顯法律威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