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如何提高面試通過率?這幾個技巧一定要掌握

上大學的時候,曾經在就業服務小組工作兩年,後來在公司也面試過不少人,算是有回答這個問題的資格(文末涉及大量黑科技和福利)。首先要告訴你的是:

其實面試從簡歷那裡就開始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

你通過了簡歷關,但這並不代表你就已經跟別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了。HR最後很有可能錄取的是簡歷寫得比你好,但是面試表現可能比你稍差的人。

因為HR每天要面很多人,其實你的面試內容是很難給HR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的,也就是說,即使面試完了,還是很有可能再篩選一遍簡歷。

所以,面試第一步,先從簡歷做起。

簡歷製作術的層面:

很多人教你寫簡歷注重術的,告訴你要怎麼樣才能使簡歷排版好看、簡歷的頁數、簡歷的頁面結構、怎麼樣讓重點突出、怎麼樣撰寫你的職業經歷,都很棒。

但是這個問題,其實套模板就可以解決了。如果你需要,點擊我的頭像進入主頁就可以領取了。

不過,回到本質問題:大學期間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如何讓簡歷更出彩呢?

我相信這也是很多應屆生,包括已經工作的同學發愁的地方。

----------------

所以,咱們來分析一下道的層面:

首先,簡歷是什麼,簡歷的目的是什麼?

應屆畢業生如何提高面試通過率?這幾個技巧一定要掌握

如果把求職者比作是產品,企業比作是消費者,那麼簡歷就是你的文案。

成功的簡歷就是一件營銷武器,它向未來的僱主證明:自己能夠解決他的問題或者滿足他的特定需要,因此確保能夠得到會使自己成功的面試。

注意這句話:“它向未來的僱主證明自己能夠解決他的問題或者滿足他的特定需要

也就是說,簡歷的本質目的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勝任這份工作的能力,就這樣一個要求,90%的簡歷都是不合格的。

我說一個現象,看看你有沒有中槍?

  • 小王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秋招季的時候想找工作,於是就在網上找了一套模板,按照模板把自己的信息填上去。
  • 每當心儀的企業來招聘,小王就投一份過去,期待能夠收到面試通知,拿到offer。
  • 如果這樣做有效,那麼小王簡直可以offer拿到手軟了,但事實是小王每天疲於面試,浪費了很多時間,拿了很多offer,但是卻沒什麼心儀的。

真正聰明的做法是:在寫簡歷之前,先確定自己要投遞的崗位

企業是根據崗位來篩選簡歷的,有時候即便你的經歷不夠出彩,但是剛好命中了這個崗位的招聘需求,就是最合適的簡歷。

這就好比你走在沙漠了,渴了一天,突然看到一個滿是水的池塘,這個池塘的水並不乾淨,卻剛好救了你的命,這就是最合適的安排。

所以,寫簡歷之前,先明確一點:這個崗位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

舉個例子:

應屆畢業生如何提高面試通過率?這幾個技巧一定要掌握

這是一家公司新媒體崗位的JD

職位描述和一般的新媒體運營崗沒什麼差別,但是在任職要求裡,招聘方明確提出了要擅長寫故事、腦洞大。

如果求職者能夠針對這一點,自己創作一個故事,和簡歷一起投遞過去,那麼是不是會更加精準呢?

遇到一個心儀的崗位時,先別急著投遞簡歷,先看看崗位描述,確定招聘方的需求之後,再從自己的經歷庫中篩選出合適的內容填充上去。

如果內容少也沒有關係,要知道,文案從來不看長短,能賣出貨的文案就是好文案。

其次,怎麼樣寫出合適的簡歷?

怎麼分析崗位JD我們知道了,但是怎麼寫,就是一件比較犯懵的事情了。

對於經歷豐富的同學來說,自然很輕鬆地就可以篩選出合適的內容放上去。

但是如果大學沒什麼特別出彩的經歷應該怎麼辦?

我給出的建議是分解法。

還是舉個例子:

這是眾安保險的用戶運營崗的崗位JD

應屆畢業生如何提高面試通過率?這幾個技巧一定要掌握

針對崗位要求的第一條:

負責種子用戶社群的運營,包括但不僅限於拉新、活躍、留存、轉化

如果沒有做過,是不是很慌?先別急,想清楚這一條要求主要涉及到了哪些能力。

社群運營對吧,那麼社群運營又可惜細分為哪些能力呢?

1、溝通:社群需要互動,所以溝通能力一定是第一位的 2、文案:在社群運作的時候,經常會發布一些銷售文案,所以文案能力必須具備 3、成功案例:如果過往有運營過一些成功案例,例如QQ群、微信群甚至貼吧,是不是又能夠加分了?

針對其他的內容,咱們一樣可以通過分解法來進行拆分,從而確定該崗位對各項具體能力的要求。

分解完成之後,就到了下一步,正式撰寫簡歷了。

雖然知道了這個崗位需要哪些能力,但是自己應該怎麼樣證明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呢?

其實,針對具體的需求,有時候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也能體現個人能力。

比方說:

要證明自己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不一定非得是解決了很複雜的問題才可以,也可以是自己有一次在火車上,東西掉了,然後通過邏輯推理找出了背後的元兇。

要證明自己組織能力很強,不一定非得是組織了一次大型的校園活動才算數,組織一次成功的同學聚會也能證明啊。

道理就是:在過往所有經歷中,找出這個經歷體現的能力!!!

----------------

(1)假如你整個大學四年都沒有好好學習,成績只是勉強混了個畢業,但是卻利用空閒時間做了很多兼職。

那你可以這樣寫:大學四年,培養了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年裡,有效利用身邊資源,不僅沒花錢,還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並且收穫了很多人脈資源。

(2)假如你整個大學四年裡,你努力學習,成績平平,又沒有做太多的兼職。這就需要你好好審視一下自己了,看看自己的成績,四六級是否通過,專業課學得怎麼樣等等。

如果專業課學得不錯,你可以這樣寫:在校期間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專業課程平均分85,學習能力強,專業技能紮實。

總之,就是找到自己突出的那個點,把它放大,我相信,每個不同的你都是有自己的亮點的。

......

這些都可以是你的能力體驗,關鍵點是看你如何通過崗位需求去做自己的能力適配。

最後一步,簡歷寫好了,是不是就可以立馬投遞了?

當然不是,還得檢查這幾個注意點:

1、項目經驗(工作經驗)用Star法則寫

STAR法則就是是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四項的縮寫,用在簡歷撰寫中,直接套用我給的這套模板就可以了:

在什麼情況下(When/What/Where)、任務是什麼、做了什麼事情、獲得了什麼結果(用數據說話,比如大二在XXX地方參加XXXX活動,負責XXX,打贏了30多支隊伍,獲得了全校冠軍)

2、關於簡歷模板

一般招聘網站、大公司都會有通用的簡歷模板,可以儘可能得把投遞崗位相關的內容填寫上去。

除此之外,最好自己也準備一套,這樣方便發送郵箱。(需要的可以點我的頭像,裡面有模板可以用)

3、關於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完全可以不寫,如果寫也不要自嗨,要寫出你對這份工作的理解,以及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做好這份工作。

例如應聘某營銷工作的自我評價:

兩年營銷策劃經驗,在營銷工作中,我認為首先要了解用戶需求,其次要針對用戶需求來調整產品功能,最後要不斷地積累和篩選反饋,優化用戶體驗,增加留客率,佔有市場blabla;

工作執行力強,通過自學營銷知識,主動應用到實踐中去,曾1個月0成本獲取8000+用戶,為企業帶來50W利潤增長。

千萬不要寫成:我吃苦耐勞,認真負責,敢於奉獻之類的套路。你覺得面試官會信嗎?

面試環節:

首先這裡要區分一下是校招還是社招。

如果你參加的是校園招聘,一般流程就是網申-群面(部分公司有)-一面-N面-終面-offer-簽訂三方協議-正式入職簽訂勞動合同。

如果有群面,記得提前瞭解清楚群面的角色分配、規則等等,不一定非要做leader,在這個團隊裡,你更重要的事情是體現出你的部分優秀特質:團隊協作能力。

應屆畢業生如何提高面試通過率?這幾個技巧一定要掌握

所以,不用為了發言而發言,而是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發言,幫助整個群面小組洞察問題的本質,並且協助大家做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遇到群面的時候,不要慌,一般按照這幾步走,通過概率還是非常高的:

遇到面試問題——分析面試問題——拆解面試問題——找到解決方案——討論解決方案。

如果小組在剛開始的時候比較亂,你就直接提出來,大家應該先仔細分析下問題,問題的本質是XXX,我們有哪些維度可以去思考,現在我們就是需要討論,我們用什麼樣的標準來定義這個問題,你的通過率絕對upup~

如果有人已經提出瞭解決方案,你也不要慌,直接表示:我贊同XXX的提議,我認為XXX(補充說明),所以我們現在開始XXX吧,我個人認為標準應該是XXX,原因是XXX,你們認為呢?

總之:你要在面試過程中,有清晰的個人觀點,然後表現出團隊協作能力,這就是群面的核心。

當然,到了後面的1V1面試環節,我個人建議你多做準備,在面試前對面試公司的業務體系做完整的功課(比如從企業官網的關於XXX界面),基本能瞭解到一個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隨便提一下,會讓面試官眼前一亮的。

(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如果你稍加準備,就贏了)

應屆畢業生如何提高面試通過率?這幾個技巧一定要掌握

例如:華為官網關於華為界面

好,接下來談一談我們普遍的專業面試環節,因為很多人都掛在了這個部分。

怎麼樣才能經得住面試官的拷問呢?

其實很簡單,這個世界上有兩類面試官,一類是根據你的簡歷來問問題、一類是根據已經設計好的問題來提問。

那針對第一類面試官,我們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簡歷的每一點做到爛熟於心。

比如:你在簡歷中寫到了自己曾經在某個校園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針對這段經歷,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建議按照5W2H的方式對這段經歷進行拆解,然後用STAR法則進行回答,能顯得自己邏輯很清晰。

5W2H即:When(時間)、Where(地點)、Who(人物)、What(什麼事情/比賽)、Why(為什麼)、How(你是怎麼做的)、How much(付出了多少資源/時間)

也就是說,你需要把這個比賽的各個細節串起來,並且從中獲得了哪些收穫,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都理清楚,然後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

那這個案例,我們用這種方法拆解後,問答過程大概如下:

Q:你參加XX比賽拿下了第一名,你可以詳細描述下嗎?

A:面試官你好,XX比賽是XX學校組織的官方比賽,一年一屆,我參加的這一屆,已經第23屆了,現場一共有40支來自不同學院的參賽隊伍,我們是XXX隊,在這個比賽中經過兩輪鏖戰,有幸拿下了第一名。(交代背景(S))

在比賽現場,我擔任的是XXX角色,主要負責團隊的目標建立和溝通協調,最大化利用資源拿下勝利。(交代任務(T))其他幾位隊友則分別負責XXX/XXX。

那在現場開始之前,我們其實已經開會溝通,提前做了很多準備,在賽前準備了兩套方案。在現場,我們採用的是B方案:我們主要用XXX方法,遇到了XXX困難,經歷了XXX討論和溝通,在XXX時候,找到了正確的解決方案,在順利完成XXX後,我們又進行了完整的覆盤。(行動(A))

最後,我們領先XXX,順利完成了任務,拿下了冠軍。(結果(R))

Q:那你認為這次活動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A:我認識到了團隊的力量以及PDCA的重要性,首先XXXX,其次XXXX。

Q:你認為在這次比賽中,你或者你們團隊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A:我們在比賽現場的執行過程中,比預想出現了一些偏差,但幸好我及時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及時提出,大家及時完成了修正,從而順利完成了比賽。(既回答了缺點,同時也表揚了自己臨危不亂的性格優勢。)

......

其他同類型問題,基本也可以通過這個方法提前準備,在面試之前背一背,基本問題都不大。

如果是面對已經設計好的問題,比如壓力面試,這種問題很多,如果有時間,你可以提前準備100個問題的答案。當然,在現實世界中,顯然更多是隨機應變。

我給一個訣竅吧。

不管在回答任何問題時,都不要直接給出一個直愣愣的回答,而是一定要先分析面試問題,然後再用案例來作答。

例如:你為什麼認為自己適合這個崗位?

錯誤示範:我認為我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比較適合這個崗位。

正確示範:我仔細看過應聘崗位的JD,發現這個崗位需要的是一個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做事細心的人,而我剛好是一個邏輯思維能力較強,並且做事及其認真負責的人。

我在大學的時候,高數、線性代數和畫法幾何的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這些學科都是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極高的,所以,我對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很有信心,也相信自己能夠滿足崗位要求。

此外,我在學院XXX工作的時候,服務兩年期限內,從來沒有出現過差錯,我相信我一定能夠勝任該崗位。(即表達了自己的細心和邏輯思維能力強,也實際體現了自己的認真細心(提前分析崗位JD))

最後提醒一點:

面試最重要的一點是:思維不能亂,邏輯不能散。

如果遇到面試緊張的情況,直接告訴面試官給你一分鐘時間思考下這個問題,並不會影響面試結果。

如果對自己的能力不夠有信心,又想通過誠意來打動面試官,不要說豪言壯語、也不要說雞湯,直接拿一份針對你面試崗位的面試作品去就可以了。(這個方法,簡直是面試神器,成功率超級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