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点击上方

“滕州日报”

关注我们!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记忆的底片定格在公元1958年,滕州市中医医院这一年诞生了, 揭开了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篇章。从此,她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不断攀登,步履坚实地走过了60年。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六十年励精图治, 六十年大医精诚。 滕州市中医医院人承载着昨日的艰辛、铸就了今天的辉煌。——今天的滕州市中医医院, 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配套、设备完善、人才云集、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 康复及医养结合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1992年门诊大楼竣工启用

滕州市中医医院院长韩兴贵在庆祝建院六十周年大会上提出“: 六十年院庆, 让我们又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 滕州市中医医院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紧紧围绕一流学科和一流水平战略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奋发作为,深化改革,发挥特色,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党和政府放心、群众满意、具有较高医疗技术水平的现代化、规范化、国内一流的县级中医医院。”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1999年病房楼建成使用

始建于1958年12月的滕州市中医医院, 是在县卫生院中医科基础上建立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建院开始仅有职工四人, 三间旧房;1965年职工增加至三十人开设床位20张;1972年, 建成面积1512平方米的门诊楼,也就是现在一楼是彩超室的那座三层小楼;1985年,发展到职工213人,设立床位174张,职能科室4个;1992年, 政府拨款100万元, 建成3600平方米的门诊楼;1999年,9160平方米的病房楼建成启用;2015年,医院在老院区原址艰难地启动升级改造工程。历经三年,医院进行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改造成既涵盖中医药文化特色又具备人性化服务流程理念的“国医堂”,成为振兴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最佳平台;2018年6月,医院正式全面接管妇幼保健院老院区,建设滕州市中医医院北院区;11月2日,滕州市中医医院创建枣庄首家标准版的中国胸痛中心;12月21日,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传来喜讯,经过严格的评审, 滕州市中医医院被确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科室业务学习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人才兴则事业兴, 人才强则医院强。近年来,滕州市中医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完善。医院现有职工81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78人,中级职称296人,拥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1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2名、枣庄市十大名中医3名、枣庄及滕州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96名, 工作30年以上资深中医专家10余名。

如今,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王洪京传承工作室、 山东省名老中医张义明传承工作室相继落户该院,枣庄市中医学会第二届脾胃病专业委员会、 枣庄市医学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 枣庄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三个专业委员会, 分别由该院知名专家王洪京、司福中、徐元杰担责任主任委员。省、市、院级“师带徒”工作,张义明、王洪京等10余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培养40余名继承人。

多年来, 滕州市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以名医带名科、 以名科带名院的理念,按照以中医为本,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优势互补的原则,实行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开发盲点、巩固重点、打造亮点。目前,医院已建有38个临床、医技科室,22个病区。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中医特色诊疗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在基础设施困乏, 扩展艰难的瓶颈中,滕州市中医医院建设12000平方米的“国医堂”,成为滕州市最大的中医治未病、中医保健康复、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为特色的中医诊疗专区。中医院人自己设计的空中连廊将“国医堂”和老院区有效衔接,既方便患者又美化环境。在国医堂投入使用后,医院结算中心、内镜中心、检验中心、影像中心、体检中心、血液净化中心、ICU、CCU、中风病科、五官科、心病科、肺病科、肿瘤科、肾病科、儿科、针灸推拿理疗科等科室陆续实现升级改造, 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住院环境。

为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滕州市中医医院以“诚信立院, 科技兴院”为治院方略,打造了一批在我市乃至鲁南地区享有知名度和技术优势的临床重点特色学科。其中,中风病科为国家基层农村特色专科、 山东省中医重点专科; 脾胃病科为山东省中医重点专科; 骨伤科为山东省中医重点专科; 护理学专业为山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心病科、肿瘤科、糖尿病科为枣庄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特色义诊服务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2018年11月2日,第二批次通过认证胸痛中心授牌仪式在厦门举行。滕州市中医医院院长韩兴贵出席了此次授牌仪式,代表滕州市中医医院(唯一一家县级中医医院) 接受中国胸痛中心总部授予的“中国胸痛中心”牌匾。这标志着该院已跻身“国家队”,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近年来, 滕州市中医医院投巨资引进了西门子1.5T核磁共振、GE128层超高端宝石能谱CT、GE乳腺钼靶机、GE煊光E8高端彩超、大型血管造影机、银质毫针巡检仪、 全自动蜡疗仪等现代化大中型仪器设备300余台(件),为医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医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百余项, 其中介入诊疗中心开展的心脏介入手术的技术难度、 手术例数已创下枣庄市甚至鲁南地区多项记录。

该院胸痛中心涵盖急诊科、 心内科、导管室、重症医学科、影像学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胸痛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多学科合作,规范诊疗流程,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 实施及时准确的治疗。中心运营以来,开通了急性胸痛绿色通道, 具备365天/24小时全天候急诊介入能力, 具有较强的抢救能力,救治成功率较高,年急诊介入手术达到100余台次,大大缩短了急性胸痛患者的确诊时间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时间, 降低了心梗患者的死亡率及再住院率。

同时,胸痛中心的快速转诊机制使乡镇网络医院可通过网络平台远程会诊诊断,开辟了城乡之间的胸痛快速转运通道, 为胸痛患者的救治保障了绿色生命通道, 为滕州市人民的心健康保驾护航!先进的医疗设备,强大的医疗服务团队, 让滕州市中医医院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 医院除了能开展外科常规手术外, 新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肾动脉支架植入术、下肢动脉血管成型术、 肺动脉溶栓治疗等一批介入治疗技术。“三九贴”、“三伏贴”、蜡疗、磁振热、银质针、中药熏洗等几十项中医适用技术, 更具有自身特色,深受市民信赖。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中医药文化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近年来, 滕州市中医医院不断调整完善管理组织机构, 配套印发了一系列文件通知、制度汇编,成立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并实现持续整改提升。邀请全国知名医院管理专家,举办各种专项管理知识培训班, 使医院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多次召开党风廉政会议,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立, 努力营造激励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各项措施使医院向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迈进, 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实现了医院健康稳步发展。

2018年12月21日, 滕州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这对促进医院的内涵建设, 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及医院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推动医院在自身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改进,提升全院职工的整体素质, 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科研技术水平,使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而使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真正得到增强。

服务是发展之魂。 滕州市中医医院始终围绕“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把患者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全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覆盖率100%,推行整体护理, 强化中医特色护理, 注重心理护理, 强化人文关怀,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为造福滕州回报社会, 滕州市中医医院不断履行着“心系社会, 真情为民” 的医疗承诺, 医院连续5年组织“三八” “两腺、 两癌” 筛查活动筛查近两万人次, 减免检查费用千余万元; 王洪京、 张义明等名老中医下基层近20次, 义诊两千余人次; 急诊急救团队开展“全国急救白金十分钟” 自救互救宣传活动, 从2012年至今, 共开展100余期, 累计培训群众4万余人次; 医院组织专家在各种疾病日、 特殊节日下基层、 到社区义诊百余次, 义诊患者万余人次;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活动共计45期, 服务5万人,并荣获“2015年志愿护理服务活动先进志愿服务队”称号。医院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和公益职能, 实力打造医院服务品牌。

文化建设是医院增强凝聚力的灵魂。滕州市中医医院党总支将“精诚、仁和、传承、创新”作为文化建设的精髓, 加强核心文化体系、 行为规范体系、形象体系建设。实施制度汇编、员工手册、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等六册、近百万字的编制培训; 开设微信公众号、医院网站、报纸专版、电视台专题栏目宣传中医药文化, 赢得了社会对中医药事业更多的理解与支持。2017年创建成山东省首批中医药文化建设单位;在建院六十年之际,滕州市中医医院在南北两个院区塑立医圣张仲景塑像, 确立滕州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广场、中医药文化节,将全院干部职工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高层次提升;2018年12月,全院干部职工欢聚一堂,自编、自导、自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建院60周年文艺晚会,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成就, 学习改革开放伟大精神, 回顾滕州市中医医院六十年发展历程,振奋精神,激励担当,至此,滕州市中医医院开启新时代新征程,迈向新辉煌。 近年来, 医院先后获得“山东省示范县级中医医院”、 “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爱婴医院”等荣誉称号。

穿越岁月长河, 一路风雨兼程,滕州市中医医院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十九大的春风为滕州市中医医院插上了快速腾飞的翅膀,展望未来,医院规划南北两院区,形成以人为本,以中医为特色,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南院区以国医堂、内外科为主,北院区发挥中医特色建设医养结合、治未病两大中心,努力缔造现代的鲁南区域中医特色医疗中心,为医院发展揭开新的篇章。

改革40年|杏林春暖六十载 橘井泉香润古滕——滕州市中医医院发展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