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之舒蘭」法特農場水田開發始末

「稻之舒兰」法特农场水田开发始末

法特農場在舒蘭市法特鎮北部,東、南、西與法特鎮的楊林村、五里村、樓上村相連,北部與榆樹市大坡鎮接壤,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這裡原是一片放眼無際、水草茂盛、土壤肥沃的千頃草原。首起東南五里村的老山頭,西北走向至王大村的黑魚泡、樓上村的蓮花泡,形似半橢圓狀,群眾稱之為十里灣。這裡過去是一片沒法耕種的低窪溼地,然而,隨著水稻農業的發展,人們便把開發的眼光投向了這裡。

早在東北淪陷時期,日本侵略者的開拓團為掠奪我國的財富,選中了包括十里灣在內的廣大松花江東岸平原,作為水田開發區。1942年,由偽滿鐵道部水利株式會社規劃、設計,1943年,由日本人長谷川組成大櫃、二櫃施工組織,從舒蘭、永吉、榆樹、五常等縣抓來勞工,經過兩年時間,修建了由永吉縣艾屯小江子至雙印通14公里長,13米寬的引水總乾渠,分水渠進水閘、抽水站等水利工程項目。當年,先後由永吉縣烏拉街、大口欽遷來54戶朝鮮族農民開發耕種水田。1944年,已經開發耕種水田33.67公頃。1945年,達到120公頃,當年由於“八一五”光復,日本無條件投降,那裡的朝鮮族農民搬走了,所有設備和廠房全部被當地群眾拆毀,現在仍可以看到遺存的舊址。從而使這片荒原重新迴歸了祖國人民的懷抱。

197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102部隊的54名指戰員在部隊首長劉廷富的帶領下,駐進法特鎮樓上村的七社和八社,執行墾荒生產任務,墾荒面積達10公頃左右,收穫了早熟作物。由於收效甚少,於當年12月奉命撤回部隊,終止了墾荒生產。

1973年8月11日,舒蘭縣委、縣革委會組成籌建法特農場踏查荒原領導小組,組長劉毅(原方法特公社革委會副主任)、副組長劉廷會(原農業局專業技術幹部)、成員有程純斌、遲俊田、賈臣等,主要任務是圈邊定界,實地踏查,拿出墾荒建場的可行性方案和規劃。為了便於工作,領導小組把辦公食宿地點設在離墾荒草原一里多地的楊林一隊。

領導小組的第一個任務是認定邊界,從8月12日起,同舒蘭、榆樹兩縣的楊林、五里坡、相公、樓上、黃魚、黃山嘴、城南、老河深八個大隊領導實地踏查,確定各自邊界。由於各自都想多佔一些荒原,所以爭議較大,經過一週時間,基本上確定了農場同各村社的邊界線。接著是探查草原狀況。8月19日,領導小組的5個人分成兩個小組,開始向草原腹地進發。

踏查草原是非常艱苦的,進了草原就得走一天,中間是不能出來的,否則即多走路,多挨累,又浪費時間。每天從早到晚,挽著褲腿,光著腳,因為鞋子溼了以後,踩進泥水裡就難拔出來,而且荒草甸子裡到處是沼澤,隨時就可以踩進淤泥裡。每走一步,都非常吃力,只好光著腳走才省勁。累了也沒地方坐,柱棍站一會兒就算休息了。中午餓了,把帶來的玉米麵餅拿出來,一口餅一口水,嚼點鹹菜條子,就算進了午餐。那個時候,每人每月只供應4斤細糧,主要留給老人和孩子吃,青壯年人是捨不得吃的。每個人拄著一根兩米多長的木棍,像瞎子探路似的,深一腳,淺一腳,試探著往前邁步邊走邊看地形,腿腳被茬子扎,螞蝗叮,草葉子劃,血跡斑斑、傷痕累累,苦不堪言。傍晚,蚊子小咬直往臉上糊,咬的臉上肌肉都蒼起來。遇到雨天就更難了,露水大,草又滑,腳踩在塔頭上,稍不留心就掉進了紅眼哈塘裡,這時,手中的木棍就發揮了作用,成了考查人員的救命槓,往兩頭一橫,橫在甸子上,使人不再下沉,人往槓子上一趴,同伴一拉手就又站起來了。就這樣,經過幾天的踏查,發現塔頭密實的地方是崗梁,塔頭稀少的地方是泥塘,從而找到了踏查捷徑,加快了踏查進度,用了19天時間,橫穿草原幾十個往返,走了四五百里路,每個成員都渾身是傷,但終於摸清了哪塊能開墾,哪塊通過治理再開墾,哪塊可用作養魚塘。經過彙總分析,反覆探究,領導小組於8月20日向縣委、縣革委會上交了先開墾350公頃,緩開350公頃,可發展養魚水面150公頃,放牧地和收棄耕地200多公頃的“墾荒建場可行性方案”。9 月3日,縣革命委員會召開了相關部門領導參加的研討論證會,統一了開荒建場思想,使大家認識到,建設法特農場,開墾千頃良田,可以安排一大批人(下鄉知識青年和復原轉業軍人),鍛鍊一批幹部,又可以致富一方。最後,縣委書記張世榮(軍代表)同志在會上宣佈了開荒建場的決定,同時要求,縣直機關的相關部門要保證建場物資的調撥和運送;主管財經的副縣長湯德義同志要做好後盾,積極支持,資金扶持到位;組織部要給予幹部上的幫助,配備能吃苦,有幹勁的幹部搭班子,法特公社黨委書記杜海同志負責推選大隊幹部,貧下中農骨幹,下鄉知識青年到農場安家落戶;縣有線廣播站要及時有力宣傳報道這一社會主義新生事物……

會後,縣委組織部任命劉毅同志為法特農場黨支部書記兼革命委員會主任,劉廷會、張立權為革委會副主任,人事局調農機局幹部遲俊田為政工幹部,關樹勳為會計,調法特公社幹部樊玉恕為總務。班子配齊後的分工情況是:劉毅主持籌建農場的全面工作,副主任劉廷會負責財經和場建及後勤工作,副主任張立權負責農機和開荒生產。當年縣委撥給建場資金12萬元全部到位,副主任張立權和法特農機站機務吳紹安到縣農機公司提回縣撥給的兩臺東方紅 75 鏈軌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有五樺犁、圓盤耙、鎮壓器、開溝犁、油壓懸掛、一臺膠輪28帶拖車,並招聘農機駕駛員楊玉秋、國鳳田,付澤濤、張玉學、李洪哲等人成立了農機隊,馬學文為隊長,楊玉秋為機務。在機車磨合期間運砂石料,用一週時間修成一條寬8米,長3華里從場區到荒原的砂石路,為開荒造田創造了有利條件。9月13日,在法特公社召開的三級幹部會議上,杜海同志公佈了第一批農場開荒創業的職工幹部名單,他們有:賈臣、趙玉清、關樹勳、賈鳳恩、李維成、韓鳳君、馬效文、袁世忠、王永勤、李智林、王春清、楊玉峰、馬長生、張玉學、國鳳田、孫繁有、樊玉恕計22人。並通知自帶行李、勞動工具、糧食、蔬菜,於次日早8時到楊林一隊踏查辦報到。第二天,22名職工幹部準時到達指定地點,劉毅等場領導和幹部熱情接待了大家,並帶領大家到三華里外的荒原東邊開闊地上,也是後來建場房地點,召開了第一次全場員工大會。劉毅同志講了建設法特農場的指導思想,以農為主、以農興工、以工副養農、農工商一體的發展規劃。自己動手,艱苦創業,以場為家,以苦為榮,以苦為樂的建場方針。大家很受鼓舞,進一步堅定了建設好農場的決心和信心。大家一致表示再苦再累也決不當逃兵,發揚主人翁的愛場精神,為建場創業獻出智慧和力量。接著,召開共有16名黨員的黨支部大會,選出了7名黨支部委員,組成第一屆支部委員會。劉毅任書記,王力珍為副書記,遲俊田為組織委員,劉廷會為宣傳委員,張立權為生產委員,另兩名委員分別負責青婦和民兵工作。選舉結果上報法特公社黨委批覆後生效。然後就地劃定臨時簡易住房的具體位置,寬6米、長30米、一坡水,南北走向,兩頭開門,房內中間過道兩側搭床,房蓋鋪條簾子,苫洋草,牆用成捆蘆葦搭幹壘。大家動手,各操工具,就地幹起來,有的進草原割草、運料,有的挖坑、埋柱腳,有的鋪板搭床,大家忙了兩天,一棟草木結構的180平方米的簡易住房就建成了,大家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新居。

9月末,法特公社東嶺、相公、法特大隊四隊共四個集體戶16人來農場安家落戶。接著又安排復員軍人15人。房子住不下,只好再建房。當時條件十分艱苦,吃的是玉米麵,沒有菜,沒有油,只好喝“三省湯”,在這樣的條件下,也沒人叫苦。天氣越來越冷了,為了在封凍前把房子蓋好,大家就起大早,貪大黑,常常晚上幹到10至11點鐘才睡覺。終於在11月末建成了600平方米磚瓦結構的職工宿舍,使大家有了住處。在建房的同時,還完成了開荒任務63公頃。並開了3米寬、1.5米深、3公里長的順水渠,為來年的耕種做好準備工作。從此,開荒者有了新居和場建辦公室。縣委根據農場急需用電和各種物資的報告,向有關部門下達了通知後,農電站幫助架設了供電線路並通了電;水利局送來了打井、修路用的水泥管;林業局送木料;二輕局送磚瓦……,各種建場物資陸續到位,為建設標準的農場做好了物資準備。

9月20日上午,縣委書記張士榮,法特公社黨委書記杜海等領導同志來檢查指導工作時,看到了新修的路,新建的房擺放有序的機車、農機具,非常滿意地說: “從縣委決定建場到現在,僅半個月的時間,你們就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值得表揚!你們抓得緊,行動快,幹得好!”

1974年4月,舒蘭縣農業局制定的《國營舒蘭縣法特農場設計任務書》確定:農場為全民所有制企業,以糧為綱,全面發展,實行兩級管理,統一核算,耕地面積為1500公頃,在生產管理上實行定額管理。這一年,購進一臺手扶式拖拉機,一臺“東方紅”牌60馬力推土機,一臺“解放牌”載重汽車,實現開荒面積122公頃,糧食總產量14.75萬公斤。

1975年3月,農場建立一個小型酒廠,購進一臺“五十鈴”牌載重汽車。4月份,舒蘭縣勞動局分配給農場22名轉業軍人。6月,《江城日報》在三版頭條報道了國營舒蘭農場艱苦創業的事蹟。9月,經舒蘭縣煤管部門批准,農場在舒蘭礦務局三井附近建成一處小煤礦並投產。10月,又購進一臺“紅旗”牌100號推土機。這一年,農場基建隊先後修建了一棟500平方米的職工食堂,26棟職工宿舍,一棟200平方米的倉庫,全部交付使用。

「稻之舒兰」法特农场水田开发始末

1976年10月,縣委任命雷恩舉為農場黨支部書記、革委會主任,劉殿武、劉廷會、慈恭為副書記。農場耕地已達218公頃,糧食總產量實現16.54萬公斤。雖然開荒不少,但單位面積糧食產量較低,主要是新開荒的耕地不適宜水田插秧,只能實行漫撒籽,所以每公頃只產250多公斤水稻。1977年末,雷恩舉、劉殿武相繼離任。1978年,繼任的華蔭廷、劉科等組建了農場第一屆黨總支委員會。7月,農場實行黨領導下的場長負責制,劉廷會仍然擔任場長職務,8月,農場子弟小學開學,10月,自來水管道工程結束,開始用上自來水。到年末,農場耕地總面積237公頃,總產量35.8萬公斤。比1976年翻了一番還多。

改革開放以來,法特農場生機盎然,經過八十年代的開發,開荒面積已達4000多公頃,農場將4200公頃水田劃分為蓮花、十里、新墾等三個農業分場,並全部包給了職工幹部,年生產水稻460萬公斤;水產養殖水面150公頃,生產鮮魚37.5萬公斤;先後興辦了羽絨廠、防腐材料廠等企業;設立了養殖開發公司、建築工程公司、物資供應站、糧食管理所、百貨商店等事業單位。按照事業發展需要,農場增加了內設機構,設立了企管辦、行政辦、黨辦、生產科、計劃財務科、勞動人事科、工業科、衛生科、派出所,機關行政人員40多人,從業人員達875人,場部辦公樓、標準教學樓、居民住宅樓拔地而起,整個農場呈現出一片嶄新的面貌。1999年,農場歸屬吉林市農業局管理。

「稻之舒兰」法特农场水田开发始末

編輯/張 蕾 供稿/政協舒蘭市委員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