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学XUEYIXUE-别让“假努力”毁掉你,孩子和家长都该看看!

身边往往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每天学习工作十分积极,每天早起晚归,看起来十分努力,但就是成绩平平。

付出这么多时间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别把低效耗时当努力

刚入中学的小李,每天早上第一个冲到教室,中午不休息,晚上回家还要学到12点。课桌上堆满了教科书,像是“围城”一样,小李把头埋到“围城”里面学习,不问世事。

尽管这样,小李的成绩仍然在中下游。老师说:“你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天资不同而已”。他自己也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不进步只是因为我笨。


学一学XUEYIXUE-别让“假努力”毁掉你,孩子和家长都该看看!


后来,他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找小李谈话说: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这么努力却不进步,真的是智力不如人吗?

是不是方法出了问题?

是不是沉迷于自己的“努力”,被自己感动,却从没有思考过,这些“努力”有多少是切实的进步,又有多少是重复的低效劳动?

小李恍然大悟,自己每天很早跑到教室,可是脑袋根本没有清醒。嘴里虽然大声读着,却没走心,一时半会儿背不下来,心里就暗想怎么这么难背。他很努力,很想比别人好,经常上课听着听着就想我要在学习上超过别人,做题时一面做一面看人家写到哪儿了,结果发现别人都比他快。

而当他羡慕的问学霸,为什么每次做题总比我快?学霸说,有吗?你做得快慢,我哪知道?但是人家学霸做题专注得都如入无人之境了,根本不会去关注别人怎么样。

小李只想学好,也没想别的呀。他认为这是要强,是努力,其实他是焦虑。他想的虽不是玩游戏谈恋爱,也是与学习本身无关的事情呀!上课不想课,做题不想题,胡思乱想,人在魂不在,就是假学习,效率自然低。工作效果等于工作时间乘以工作效率,时间用的比别人长,效果却比别人差。

对策:

真努力就要专注

什么是专注呢?专注就是能够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完成一件自己想完成的事。在宣布游戏结束、投入学习之时,任何与你学习无关的,全都无视。就像爱因斯坦运算广义相对论时做的那样,就像贝多芬创作音乐时做的那样,就像陈景润面对哥德巴赫猜想时做的那样,就像无数的被历史称之为伟人的人,面对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时做的那样。

就像老师说的那样:专注是你听讲时有一个人坐到你旁边了,你都觉察不到。忘我的投入当下事,专情到没空想其他。


学一学XUEYIXUE-别让“假努力”毁掉你,孩子和家长都该看看!


别把浅表劳动当努力

努力的一个误区是做事不专心,导致效率低。另一方面是走错方向,回避核心思维,只做浅层工作,低品质勤奋。

有一位同学,别人学的时间他在学,别人玩的时间他也在学,但是成绩一直不好,总说自己慢。

他用时间来干什么呢?——把错题抄到本子上。老师问他:“为什么每道题都要抄呢?试卷上不是有吗?”他说:“试卷太多容易乱,一本错题集复习起来多方便。”老师又问:“那这些错题你研究过了吗?”他说:“现在哪有时间研究这个,等抄完再说吧。”是啊,把时间用来抄错题,却不去改错题,更没时间充分理解每一题的思路。

这就是假努力之二,重复劳动。重复劳动是指在远离核心的事情上周旋,反复地去做对事情结果没有实质影响的事情。

思考是一件难度更高的事,所以许多人宁愿立马埋头干,任劳任怨,也不愿好好想一想。这是在用行动上的勤奋来掩盖思维上的懒惰。表面上很勤奋,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困难却更有价值的部分。

对现在的学习而言,最有困难有价值的工作就是深度思考。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带来认知升级,从而提升自己的学力水平。

为什么改错题能有效提高成绩,因为那些你曾经的错题,正是引导你进行深度思考的载体。但为什么有的人效果不好,因为低质量的改法是把错题看一遍,那练的不是思考,是记忆,提升效果肯定不好。

对策:

真努力就是思考出什么是当下最重要的事。然后要事优先,直奔目标。合理做时间规划,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在最重要的事上,不遗余力。拒绝注意力侧漏,习惯深度思考。

别把虐待自己当努力

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最大的内耗就是和自己较劲。差劲让人痛苦,比起差劲更让人痛苦的是对自己差劲的排斥。还嫌弃自己,就是内耗。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把精力用在琢磨自己为什么不好上,自然学习就不专注了。内耗过多,外在能投入的精力自然就少了。过分自责会导致没有动力。

你可以追求优秀,只是当体验到不优秀的时候别排斥自己。你可以和你的糟糕在一起,原谅自己并安慰自己,然后努力,这就是积攒能量了。优秀的时候享受,糟糕的时候接受。有精力时候努力,没精力的时候休息。

对策: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把自己虐得更惨,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长,也不是比谁干的表面功夫多,是专注力,思考力,和自我接纳的总合力。优秀不是拿第一名,优秀是做最好的自己,甩掉包袱,大步前进。


学一学XUEYIXUE-别让“假努力”毁掉你,孩子和家长都该看看!


怎样做到真努力

◆ 学会安排时间

要想做到真正有效的努力,首先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需要完成的事情永远是无穷的。

微软副总裁、著名投资家李开复老师谈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其中一条即“要事为先”:

在有限的时间中需要做的就是分清轻重缓急。很多紧迫的事情不一定等同于重要的事情,一定不能成为急事的奴隶。

1、既紧迫又重要的事,马上去做

这些事在短期内会带来较大的收益,需要在当下优先完成,比如明天考试,今天要复习错题。

2、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抽时间也要做

这些事虽然不会在短期产生明显的收益,但确是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任务。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归纳知识结构、分析错题错因、背单词、课外阅读等。

3、紧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一些事看似很急,但对自己短期和长期的收益有限,却往往会占用非常多不必要的时间。例如QQ空间的一个新消息提醒、朋友突然的求助等等,要仔细衡量是否值得耗费精力。

分清楚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而哪些事情不过是紧迫的。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每天的时间安排,知道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是否在一些看似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不妨在每天结束的时候,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一天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按照15-30分钟的最小时间单元记录下自己的时间安排。在每天、每周结束后,考虑是否存在更有效率的安排方式?娱乐、活动、休息的时间是否过多或过少?

◆ 专注一件事

很多同学认为同时进行多任务能够提高效率,事实上,这只适用于少数简单而琐碎的事务。对于高强度的学习而言,应当尽可能地保证每个时间单元专注同一件事。

如果让一个人左手画圆的同时,右手画方,他会不自觉地“一段圆、一段方”交错进行,看似“同时画圆画方”,实际上不过是“圆方交替”的一个过程。人类的大脑实际上并不擅长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多任务实际上是在不同的单任务之间快速切换。

不仅如此,对于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来说,在切换的过程中大脑需要更多的预热时间,不同的任务也会相互干扰,注意力被不断的切换所分散。事实上,多任务不仅增加了完成任务所需的总时间,也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无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孩子很努力却不优秀,焦虑没有用,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实力、能力和努力,帮助他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在繁重的学业中轻松提高学习成绩。

学一学XUEYIXUE在线教育平台秉承“分享、融合、创新、进取”的企业精神,以振兴和发展民族教育为己任,长期致力于探索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之路,深刻了解教育政策和行业用户,在基于云计算、云服务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教育信息化软件及系统的研发、智慧教育综合解决方案、智慧教育移动终端产品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具有雄厚的研发能力、独到的创新运营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