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醫院醫生提醒:老年人腿疼,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

三甲醫院醫生提醒:老年人腿疼,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

父母年紀大了,子女最期盼的就是他們身體康健,能夠安享晚年生活。但就在去年,我年近七旬的父親卻因腿部疼痛難忍,只能臥病在床,整日愁眉苦臉,痛苦不堪……

  • 在外拼搏,最怕遠方的父母身體不適

去年年初的時候,父親跟我說,他走道不如從前,走個二三百米,小腿就酸得不行,得停下歇會兒再走。當時我並沒多想,覺得老年人走路沒力氣也正常。

但5月的時候,家裡來電話,說父親小腿疼的晚上都睡不安穩,已經好多天沒下床走動了。怕是前年父親腿摔骨折後做的股骨頭置換手術有問題,我趕忙買了回家的車票。

三甲醫院醫生提醒:老年人腿疼,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

陪父親去縣城醫院檢查後,父親腿部骨折的地方癒合得很好,沒有問題。但因儀器設備有限,縣城的醫生無法判斷父親腿疼的原因,便建議我們去上級醫院看看。在省城的三甲醫院做檢查後,得到了明確的診斷結果——髂動脈閉塞症

院方提供了兩種治療方案,一種是保守治療,通過輸液和服用藥物,使血管擴張,這種方法能緩解疼痛,但治標不治本。另一個方案是進行血管搭橋手術。

但因是西北城市,這家省城大醫院每年類似的手術也只有2-3例,主刀醫生對治療效果的把握並不大。考慮到這種手術創傷較大,父親又患有糖尿病,癒合能力較差,我們放棄了手術的念頭,選擇了保守治療。

三甲醫院醫生提醒:老年人腿疼,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


  • 保守治療無效,重新踏上求醫路

住院輸液一段時間後,父親腿部疼痛、發麻的症狀有所緩解,雖然沒能完全消除,但也還能夠忍受。可是好景不長,僅在出院兩週後,父親小腿疼痛加劇,沒過幾天,就又回到了不能走路的狀態,只能臥病在床。

即使是年輕人,恐怕也無法承受這般折磨,更何況70歲的古稀老人。劇烈的疼痛讓父親痛苦不堪,心情十分低落。本就瘦弱的父親,如今更是一副皮包骨的模樣。看著父親憔悴的神情,作為子女,我的內心也備受煎熬。

三甲醫院醫生提醒:老年人腿疼,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

既然本地醫院無法解決父親問題,為了減輕父親的疼痛,那就只能尋求北京、上海等大醫院醫生的幫助了。

作為一個平時經常在網上諮詢問診、已經使用“好大夫在線”10年的資深用戶,我知道,毫無目的地奔到大城市,走一步看一步的方法並不可取,所以想先通過網絡問診的方式讓大醫院的專家評估一下病情,然後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辦。

在“好大夫在線”上查詢治療“下肢動脈閉塞”的醫生,鎖定了幾位北京、上海的專家教授,在瀏覽過眾多的醫生信息和患者評價後,我決定先試試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的馮睿醫生。

三甲醫院醫生提醒:老年人腿疼,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


  • 尋得好大夫,貼心交流令人動容

也不知道父親的病是否適合手術治療,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上傳了父親的檢查資料,詳細描述了父親的病情、過往就診經歷以及用藥情況,問馮教授父親的情況該怎麼治。我知道醫生很忙,都是抽空才能上網回問題,但這次很快,當天傍晚馮教授便回覆了我,而且特別耐心。

馮教授告訴我,父親的病情比較明確,是腎下段的腹主動脈和雙側髂動脈完全閉塞,導致下肢缺血。且從腳趾顏色看,目前症狀還是比較嚴重的,保守治療用處不大。可以通過手術進行腔內治療,把血管完全做通,但也存在難度,閉塞段加起來估計有50公分。從馮教授回覆的字裡行間,我可以看出他的自信與專業,我相信,父親的治療是有希望的。

於是我馬上與家人分享這個好消息,

被疼痛折磨了近半年之久的父親聽說之後,內心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吩咐我抓緊時間聯繫安排。大醫院的床位非常緊張,我怕去上海後要等很長時間,便又在好大夫在線上諮詢了馮教授什麼時候能住上院,教授表示床位的確很緊張,但他會提前2天通過好大夫在線通知我,考慮到父親腿部缺血比較嚴重,他會盡量提前安排手術。

三甲醫院醫生提醒:老年人腿疼,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

在等待手術的日子裡,我還通過好大夫陸陸續續地問了他很多問題。眾所周知醫生的工作很繁忙,休息時間也十分珍貴,但在諮詢的過程中,馮教授總儘可能地及時回覆我的問題,

在一次馮教授回覆的語音中,我甚至聽到了飛機落地後的機艙廣播聲。馮教授不僅是從病情角度給我們建議,還為我們考慮了轉診、醫保報銷等需要注意的事項,聽著馮教授的語音,我的心裡逐漸踏實起來。

與馮主任確定好就診時間後,考慮到父親的年紀與病情,我們原計劃到達上海後稍作休息,第二天再掛馮教授的專家門診。但就在到達上海的那天上午,我們接到了長海醫院住院部陸醫生的電話,他非常客氣地問我們是不是下午到上海,並告訴我們床位都已經安排好了,來了之後可以直接住院。

我與父親都很意外,沒想到馮教授考慮得如此周全,他十分重視病人的身體狀態,且考慮到患者年齡及長途的奔波,安排的如此細緻,讓我們心裡滿是感動!

三甲醫院醫生提醒:老年人腿疼,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


  • 兩天解決長達半年的病痛

當天下午我們直奔醫院,護士站的醫護人員熱情接待了我們,床位已經提前預留好了,非常順利就辦理了住院手續。對於當時奔波了兩千多公里、疼得只能坐輪椅的父親來說,能儘快躺在床上實在是太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馮教授就來查房了,自我介紹之後,開始詳細地詢問病情,並耐心地給我們講了治療方案,決定儘快安排手術。本來因為長久的疾病折磨,整個人看上去很“蔫”的父親,在聽完馮教授的解釋後,對治療也變得樂觀起來,當下精神就好多了。

三甲醫院醫生提醒:老年人腿疼,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


手術具體流程是:先進行置管溶栓1-2天,把血栓融一下,相當於讓血液通暢,再放入支架。當天晚上一個半小時就做完溶栓手術。第二天晚上依舊做手術,觀察溶栓的狀況置管,這次1個小時就做完手術,十分順利,父親被推出來時狀態不錯,最讓我欣慰的是,父親終於不喊疼了。

不得不提的是,因為這兩天本都不是馮主任的手術日,為了能讓父親缺血的腿早點做上手術,他都是等手術室所有手術結束後幫父親加的手術,兩次都到了深夜才下班。

住院第三天父親輸了一天液,本來隔天可以出院,但因為父親的下肢缺血太久了,兩個腳趾已經幹疽,支架手術成功後,血液忽然通暢,整個壞死腳趾開始充血化膿——“旱災變水災”,必須立即處理。馮教授立馬幫忙聯繫了專門解決這類問題的燒傷科賁教授,為父親轉病房治療腳趾。在賁教授的精心照拂下,治療約一週後,父親便順利出院了。

出院時父親感慨說,原本還在擔心自己是外地來的,有些事會不方便,沒想到馮教授每個環節都替我們考慮到了。

他寬宏、溫潤,一點架子都沒有,自己一個農民出身的老頭子,何德何能,承蒙馮教授如此關心?!馮教授妙手回春,給了他新的希望和力量。

三甲醫院醫生提醒:老年人腿疼,需警惕下肢動脈閉塞


  • 真正的感恩,是寫下經驗幫助更多病患

人在遇到困境時,能遇到傾心相助的貴人實屬難得。父親出院當天,我們原本想當面感謝一下馮教授,但馮教授已經奔赴下一個手術戰場了,我們知道還有很多患者等著馮教授救治,只好先行離開。

能找到馮睿主任這樣的好大夫,也得益於其他分享就診體驗的其他的病友,因此,我也在好大夫在線上發表了一封長長的感謝信,並於今天將我們找馮睿大夫手術的經歷分享出來,就是希望和我們一樣有困擾的患者能通過好大夫在線找到最合適的大夫。

除了衷心的感恩,我也想在這裡分享此次通過好大夫在線看病的幾點心得及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患者:

1.生病應該儘早治療,想辦法聯繫權威專家團隊進行對症治療;

2.由於醫患關係的負面消息太多,很多人覺得水平越高的大夫越難相處,我認為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事實是越能幹的人越讓人尊敬和佩服!

3.好大夫在線是個不錯的網站,讓我們普通老百姓也能輕易和國內一流專家教授在線交流,讓求醫無門的患者可以找到對的醫生,也提供了預約就診的救命通道。

4. 通過好大夫在線諮詢時,應準確說明病人各方面情況,將病情詳細資料上傳,提問時儘量清晰、有條理,方便醫生對患者病情進行準確診斷,提前評估患者手術的緊急性,從而提前為患者做好手術準備工作,便於異地就醫、行動不便的高齡患者順利住院手術。

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症狀是什麼?

1、無明顯症狀期:下肢發麻、發涼,感覺異常,症狀沒有特殊性,和其它疾病導致的腿麻、腳冷很難區分。

2、間歇性跛行期:走一段距離就感覺疼,需要歇一會才能繼續走路。

3、靜息痛期:不走路腿腳也會疼,有的患者甚至疼得晚上難以入睡。

4、壞疽期:有的患者在靜息痛期沒有及時治療,加上沒有控制好飲食,甚至依舊抽菸喝酒,下肢的血管堵塞程度就會進一步加重,腳趾的皮膚和深部組織得不到有效供血,就會壞死而出現壞疽,將面臨著截肢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得了下肢動脈閉塞症,是不是更應該重視?

糖尿病患者得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症狀會比一般人更嚴重,下肢缺血的程度加劇;還容易危及下肢的神經,引起神經病變;神經病變會導致患者下肢感覺異常,使得下肢容易出現外傷、燙傷,受傷後由於供血不足,傷口難以癒合,發生感染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更容易出現糖尿病足。

患者能否自行判斷是否得了下肢動脈閉塞症?

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輕輕放在腳背上,順著大拇指的方向,由外向內對著大拇趾和第二腳趾之間溝,尋找腳背上跳動的脈搏。

不過要掌握好力度,按得太緊,可能就摸到了自己手指上的脈搏,按得太鬆了可能又什麼都摸不到了。除了摸腳上的足背動脈,還可以摸腳踝內側的脛後動脈。還可以通過摸大腿根內側的動脈來對比,如果大腿根的脈搏正常,而足背動脈或者脛後動脈微弱甚至摸不到,很有可能就是下肢的動脈血管被堵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