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唐代是我国历史经济、文化极为昌盛,群星灿烂的时代,书法艺术在此时得到巨大的发展,诞生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书法家。这些赫赫有名的书法家们,私底下在“朋友圈”聊些啥?

‍‍‍‍‍‍‍‍

1.虞世南对欧阳询说“人的字和自己的长相相反”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欧阳询(557一641),初唐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与虞世南为好友。

据史书记载,欧阳询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宝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下面高丽特使向欧阳询讨字,也是历史上真有的事情。唐武德年间,高丽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欧阳询《卜商贴》


2.虞世南把唐太宗的字补全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虞世南(558—638),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

唐太宗非常喜爱虞世南的字,并经常临写。相传有一天,唐太宗书“戬”字,但戈字还没有写好,正好虞世南进见,即提笔补写了一个“戈”字。唐太宗将两人合写的“戬”字给魏征看,说:“朕学世南,尚近似否? ”魏征看后说:“戈字颇逼真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道:“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3.唐太宗收集《兰亭集序》,褚遂良为其鉴别。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尤其是对王羲之书法情有独钟。

史料记载,李世民曾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且不惜重金搜购王羲之的墨迹三千六百纸。他还经常于万机之暇抽空临习,每每“夜半起把烛学兰亭记”。

褚遂良(596-659),因精通书法,被魏征推荐给唐太宗,并受到太宗的赏识。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李世民《晋祠铭并序》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褚遂良《孟法师碑》


4.张旭以头发写字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张旭(714—756),人称“张颠”,创狂草,有草圣之称。唐玄宗时,以李白的诗、裴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号为三绝。张旭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可谓惊世骇俗。

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所以图中颜真卿称他为“师父”。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张旭草书《心经》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5.李白为怀素作诗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怀素(725-785),幼年好佛,出家为僧,其草书用笔圆劲有力,奔放流畅,与张旭并称“张颠素狂”。唐大诗人李白曾做《草书歌行》赞美怀素的草书:“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其中张旭吐槽“芭蕉叶又要倒霉了”,是因为怀素少时爱好书法,但贫穷无纸墨,他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由于住处触目都是蕉林,因此风趣地把住所称为“绿天庵”。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怀素《自叙帖》


6.柳公权被他哥哥吐槽不会做官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柳公权(778年-865),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柳公权最初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广泛浏览近世各家笔迹,形成自己的书风。

唐朝书法家的微信朋友圈

柳公权《玄秘塔碑》


他的哥哥柳公绰曾写信给宰相李宗闵说:“我的弟弟苦心钻研文章书法,先朝只任他为侍书,这种职务,和占卜小吏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以此为耻,请给他调换一个闲散职位。”于是柳公权升任右司郎中,又转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


感谢您的观看和关注!如果您是书画爱好者,小编邀请您搜索关注“hmyqart”微信公众号。

每日发布免费视频资源:一笔一划对照名帖视频教学、真人模特现场绘画、山水花鸟场外真实写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