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上清华!出发前还在喂猪的农村娃:这6个字让我走到最后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的这句话是对这个来自河南山村的小伙子最好的写照。孙宜林来自河南栾川县的大王庙村,在这里的人们,大多以种地为生,每天的生活都是辛劳而贫苦的。孙宜林家中一共有6口人,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以及刚上初中的妹妹,全家人的生活都靠着那几亩地维持,所以自小,父母常常跟孙宜林说的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家庭的贫困没有阻挠这个少年的梦想,孙宜林深深的意识到,要想改变自己一家人的命运,只有靠自己好好读书才能改变。孙宜林的外公年轻时是村里的文化人,在村里当了很多年的老师,是孙宜林真正的启蒙老师。在外公的身上,孙宜林看到了知识的光彩,而在如今这个时代,学习成为解救他们逃出穷困的唯一出路。

寒门学子上清华!出发前还在喂猪的农村娃:这6个字让我走到最后

从初中的时候起,孙宜林在闲暇时间一直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其他时间就一心扑在学习上。孙宜林说,比起别人,自己唯一的长处大概就是能吃苦,经历过三伏天随父亲在地里割麦子的日子后,学习上的这点苦都能咂摸出甜滋味。“毕竟那是为了自己才吃的苦,想想自己的目标,自己以后大变样的日子,就没那么苦了。”孙宜林坦言。

高中三年是学习的关键,这个时候家里人怕孙宜林分心,全力支持他专心学习,不要为家里的事烦心。而孙宜林也很清楚,只要自己能够在最后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不必在乎这3年时间里是否少干了农活。所以在高中三年,孙宜林珍惜每个时间,即使在课外的10分钟,也会争分夺秒的学习,减少自己的知识短板,而功夫不负苦心人,在2018年的高考中,孙宜林取得了710分的好成绩,成功考入清华的土木工程学院,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寒门学子上清华!出发前还在喂猪的农村娃:这6个字让我走到最后

而在接到通知书的时候,孙宜林还在给家里的猪喂食,还在准备给家里下地的父母准备午饭。这个连顶棚都没有的简陋屋子,竟然走出一个清华学生,不仅让孙家人自豪,更是让村里的人津津乐道。而虽然欣喜于自己被录取,但是孙宜林还是像从前那样,帮家里尽量多做点事,跟父亲一起下地,照顾自己瘫痪在床的外公。拿到当地政府奖励的2万块钱时,想要给家里人买点礼物却被拒绝,孙宜林决定收好这笔钱,用来当做大学四年的生活费,再想办法打工,减轻家里人的负担。

寒门学子上清华!出发前还在喂猪的农村娃:这6个字让我走到最后

这个已经走过半程,迎接希望的河南少年,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与刻苦,为自己改写命运的篇章。在被认为老土的“知识改变命运”这6个字,却成为这个少年的救命符,支撑着他走到最后,脱离贫困的泥沼,迎来幸福的新生!

这里是@来川学习方法,每天免费分享大量高效学习视频、文章,如有兴趣,可以直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哦,还可以在评论、私信与小编多多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