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拐點將至,站在十字路口的房地產市場

都說資本寒冬,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這個冬天風可能特別的大。開發商們本可以通過“金九銀十”來大賺一筆。但今年,在市場下行、中美貿易戰等外部不利條件的刺激下,房地產開發商的日子並不好過,負債率突破歷史高位、庫存流轉率持續走低,整個市場對房地產行業都信心不足。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與他們的債權人之間的關係如何?作為投資人,哪些銀行與房地產行業關聯緊密?未來房價是漲是跌?


帶著這一系列疑問,本期妙盈市場洞見的報告要點包括:

✎ 中國房地產市場近期走勢如何?

✎ 房地產行業的負債率與庫存流轉率究竟是多少?

✎ 哪些銀行與房地產行業關聯密切?

盤點2018:拐點將至,站在十字路口的房地產市場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新房銷售同比下降了1.3%,降幅超過了9月份的0.8%。在房地產開發商推出了降價政策刺激購房的措施後,開始抗議要求開發商“退房”。根據報道,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新項目的降價幅度超過了30%。

盤點2018:拐點將至,站在十字路口的房地產市場

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勢。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由於房地產銷售與交易規模增長放緩,開發商們暫停了他們的擴張計劃,導致了中國房地產的投資降至了10月來的最低點。根據路透社計算的國家統計局數據,9月房地產投資增速從7月份的13.2%放緩至8.9%,10月份進一步下滑至7.7%。

更讓人擔憂的是,中美貿易戰焦灼,房地產市場可能持續疲軟,進而導致更大的經濟低迷。房地產市場的減速,給開發商們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壓力,迫使他們收回投資以償還去年土地拍賣造成的鉅額債務。除了金融業之外,房地產行業是中國槓桿率最高的行業。在市場低迷時期,高槓杆率更是放大了業務風險。根據2018年上半年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的債務總額已經超過10億元人民幣,債務與資產比率達到了歷史最高的80%。

盤點2018:拐點將至,站在十字路口的房地產市場

2017年上半年,按行業劃分的中國債務與資產比率

房地產的高槓杆風險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市場泡沫以及銀行信貸風險。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相關貸款達到37.45萬億元,佔銀行貸款總額的39.6%,其中個人住房貸款24.88萬億元,房地產開發商貸款10.06萬億元。

所以,房地產究竟還剩下多少庫存?對於排名前100的開發商來說,其庫存每年將增長11.2%。只有其中20%的玩家實現了去庫存。擁有超過1000億元庫存的房地產開發商去年有20家,今年上半年已經增至26家。而在觀察房地產開發商的賣房速度或庫存流轉率後,目前市場上前20家開發商的庫存流轉率較去年下降了36%。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乾涸,我們可以大致瞭解到究竟有多少銀行貸款困在了房地產市場中。

盤點2018:拐點將至,站在十字路口的房地產市場

以研究了中國的九大上市銀行為研究樣本,我們發現零售貸款中的住房抵押貸款至少佔了銀行貸款總額的17%。平均而言,五大行的貸款總額中有30%是住房抵押貸款,其他銀行這一比例是20%。在使用了AI數據專家AMI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後,我們發現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等大型銀行是房地產開發商的主要債權人。更有趣的是,一些香港銀行也榜上有名。這意味著香港與大陸的房地產市場在借貸生態中緊密相連,就如同多米諾骨牌,如果一個市場出現問題,也會引發另一個市場的下跌。根據我們的報告,如果房地產市場崩潰,恆生銀行將首當其衝。

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備受考驗的時刻,最重要的是如何對中國的經濟支柱之一——萬億美元規模的房地產市場進行進一步的管理。無論是分析師還是開發商,都做好了明年年初銷售和投資進一步下滑的準備。但往好的方面看,這也可能是行業整合的大好時機。


以上內容節選自妙盈市場洞見最新報告《中國房地產市場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