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废都》和莫言的《红高粱》哪一部更好?适合哪个层次的人读?

赤橙黄绿青蓝紫518


贾平凹跟莫言不在一个档次上,又怎么能相比呢?我尊重每一位作家,把贾老师也视为引领我国文学事业发展的领头人之一。我平时看小说很少,然而我在2004年时,有种读现代文学作品的冲动。听小妹说,当代作家贾平凹《废都》《欲城》都不错。小妹是书迷,她尽买书看,不过《废都》《欲城》她没买上,说是借同学的看完还了。听她讲完我就跑到了新华书店,一问这两本书店员说没有,不过贾平凹新书《腐城》刚上架。我一听欲城、腐城都差不多,赶紧买了一本《腐城》,心想,过些天这本也断货了。一看封面是黑色的“腐城”两个大字,贾平凹小黑体字在书名中间,下面照片是座老式楼房,最下边的一排红字到是很醒目“当今社会争鸣小说”,这明明是在告诉你有争议么。

回到家急不可待翻开书看。

“不要嘛”英紫薇娇羞地说,结婚六年,女儿快五岁了,她还是不习惯开着灯做爱。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买它有点儿后悔了,扔到一边睡了。


第二天上床看到这本新新的书静静的放在床头,不由自主又拿了起来。


“做爱时,裘成空说不出的疯狂,不顾弄痛了她,在她的乳头上咬,又叫她吸他的敏感部位。”

这贾平凹是什么作家?我彻底不想往下读了,前几年搬家,扔了吧?还花了三十多元呢,把它带到了新的床头又翻开看,“在她身上肆意吮舔,掏沟打洞……”

我买这本书是最失败的,可还是没有扔,更没借给人看,也不愿评论这本书,我估计等死那天也读不完这本书。

莫言老师的作品好像没有这些描述,因此我说他俩没有可比性。


作家恩出


先来看贾平凹。著名的贾平凹三部曲《废都》《浮躁》《秦腔》,其中《废都》由于不少“大尺寸”的描写,曾经被当做“禁书”,被禁长达16年之久。

《废都》予上个世纪1993发表,于1997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国内被禁,但是在国外却获了奖,这也是奇葩一支了。

相比之下,莫言的书似乎本应该和贾平凹的书殊途同归,比如《丰乳肥臀》以及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著作《蛙》——之所以没有被禁,只是因为时代不同了(1995年发表),但是命运却截然不同。

至于题主问到的“适合哪一个层次的读者”,闲看秋风认为,阅读莫言和贾平凹的书,最好是四十岁以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所了解的人,否则书中大量的信息将无法解读,或者说找不到其中的“正能量”。

提起这两个人的共同点,如前所述,都是在国内文坛有着极大争议的作家,然而这两个人又纷纷被国外书评界人士以及出版商青睐。这是为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的著作似乎应该是国外的读者,是想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那个层次的人。不是吗?毕竟,从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儒家文化的眼光看,这两个人的书都有点儿惊世骇俗——尤其是《丰乳肥臀》和《蛙》。


闲看秋风999


莫言的《红高粱》 我是八几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说时间收听的。后来又在电脑上看了一遍,近些日子又看了周迅演的电视剧,书中虽然都是小人物,但敢爱敢恨的情怀和该有的人性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也看到了当时的国民政府的简政和一致对外的爱国情怀,写的挺好。贾平凹的《废都》九二三年出版时先在杂誌上看到了后记,现在还记忆犹新:一晃荡,在城里住了20年,没写一本城里的书......。又看了李连成的书评,才多次读了这本书。为了还这个人情作者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夸赞这座城太假,还是实话实说吧,在一座没人打扰的水库旁,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废都》就出生了。书里众多的人物都沾染了这个时代的生活烙印,男男女女的人性都尽情的展现在读者眼前,活跃在各种场所的人群把这座古城忙废了,太古老了,也应废了,但废了就会有新生,废了才会焕发朝气。看一本书不应挑字眼,应看它的前言和后记,看作者深层次的东西,这两本书写的不是一个时代,但都把人不一个时代的本性展现在人们面前,一览无余。不管什么岁数,想看就看吧。写的不错!


老侠客79557916


莫言的《红高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贾平凹的《废都》在社会也曾名噪一时。但两部书读过后,总感到不能给以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没有真实而深刻的揭示现实生活。两部书给人的印象是为了赚钱而迎合社会上或国外一些人的阴暗心面,而把民族丑的一面或个人追求性奇托的一面描绘出来给人给,以哗众取宠,博取眼球,以求得商业赚钱的目的,两部都缺乏社会责任心和时代感召力。

莫言的《红高梁》以民国时期为背景,虽以底层的劳苦大众为描写对象,却常常把民族丑的一面做了过分的描写和渲染,而民族优秀的品质却描绘的不够鲜明,丑化了民族的形象。

贾平凹的《废都》,描写了面对滚滚向前的社会潮流,一些知识分子缺乏责任心,沉醉于无聊的个人精感世界之中,并颓废地奇托于女人的身体之上,《废都》描写的不是都市之废而是个人的心灵之废。

说这两部小说那部好,我认为那部都不好,只能说的那部更不好。两部小说做为成年人用来消遣还行,都不适合青少年阅读。


春日之虎


这两部文学作品不适合青少年阅读,从开始阅读到阅读终结,这两部小说都给人一种沉闷,屈辱,失望的境地,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了!莫言老师的红高粱让我们陷入了绝境,面对侵略者的行径以及老百姓的麻木,读来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即使红高粱的自然景物再怎么漂亮但是却给人一种感觉,被占领的天空还会蔚蓝,空气里还有自由!红高粱对人性的迷茫与正义的判断缺少明示。贾平凹老师的废都反映的是人心里的阴暗面,或者是带着情欲自暴自弃的人物,时代变革下,可以有些惊恐与不适应,但是这里的故事的人们却再情欲里发泄对生活的不满与抗争,没有志向,沉沦于自我的小情绪,放大到人生的高度,这样的调子近乎悲哀!看了许多年了,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总感觉故事里的人缺少啥?如果说喜欢这两部作品,我也不反对,因为毕竟还是奔着都是文学大师的作品诚心拜读的,今天在回过头去看看,感觉有点失望了!


厚德载物健行天下


二部书都不宜青少年去读,更不能引领中国文化走向。

鬼才票平娃废都,也可以说是打破紧固在阴暗面的社会存在,敢于还原人的本来面目,也要比金屏梅还露骨,封了又出也是它最大原因。

知识分子,自暴自弃那种低落生活。

从莫言大师文中来看,写的旧中国下层人的生活。从开头到结尾没看出正义感,好像该得到的反而失去,不该得到却得到了。

二位都是大师,要说谁好各有所长。


user6201811349789


我觉得《废都》除了形式上的标异,不管是写作上的创新,还是艺术上的独特都没有。

如果非要说这部书有什么伟大之处,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的文学环境被禁锢思想的时代隔离世界的太久,已让我们的文学认识处于呆滞、抑郁、神经质、偏执偏知的地步,而它,《废都》,是个提前从麻木状态醒来的人,随手从树上折下一根树枝,没来及修整整齐,就向我们扔来的那根树枝。

它的著名,根本无关乎它的艺术,也和伟大不伟大没有关系。它的著名,只是因为它让我们在懵懂的时候吃了一惊,因而印象深刻!

说句惹个别人生气的话:不管是《秦腔》,还是《浮躁》,它的真实价值,都远低于它的“标价”。我真的没看出它的艺术性在哪里。


风如我诗


贾平凹的《废都》描写的是社会现状比较迎会大众口味,莫言的《红高粱》则是深刻描述人性的真、善、美,其的思想内涵,适合于俱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

至于哪部更好?要从不同的历史角度,以及对社会、对历史的贡献去分析……

我认为贾平凹的《废都》更好。


泪眼中的背影



爱点头的蚂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