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首先我們必須先明確一點,中國古代神話體系中只有巫的概念,而沒有祖巫的概念,更沒有十二祖巫之說,十二祖巫最早應該是由《佛本是道》的作者夢入神機編纂,但是關於目前廣為人知的十二位祖巫,名字和形態卻是神話中確實有描述的,關於他們的屬性卻半真半假,多為杜撰(

為了方便記憶,也就一併標註,但請稍加留意)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帝江(空間速度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從《山海經》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帝江的形態,即為:是一隻神鳥,像個黃布口袋,紅的像火一樣,有六隻腳,四個翅膀,耳朵口鼻都沒有。其他描述是,識歌舞,沒有口耳,卻懂的歌舞,卻也的確奇怪。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餘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餘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餘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餘冬月皆然。”

同時《帝王世紀》帝嚳“以句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玄冥為水正,后土為土正。

句[gōu]芒(春神)(東方木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山海經·海外東經》:“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墨子·明鬼下》說︰從前秦穆公,中什在祖廟裡,看見有神進入廟門,向左面走,鳥身,臉是方的。

句芒,鳥身人面,臉是方的,乘兩條龍,另外,相傳,句芒又稱勾芒、木正、木帝,是管理農事之神。對句芒神的祭祀,遠在周朝時就有,那時設有東堂,年年舉行迎春儀式,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

祝融(夏神)(南方火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山海經·海外南經》中說:“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史記·楚世家》:“高陽生稱,稱生卷章, 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 帝嚳命曰祝融……﹝帝嚳﹞誅重黎 ,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正,為祝融。”

祝融,獸麵人身,乘兩條龍,祝融為顓頊帝孫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黃帝賜它姓“祝融氏”。在日常用語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詞;一些報紙的新聞標題經常把“祝融”作為火災的代稱,儘管這是一種誤解(祝融所司的是有利於原始初民生產活動的火,而古神話中火災往往被歸結為特定的怪鳥和怪獸,如畢方)。我們也常把祝融當做火神。

蓐收(秋神)[rù shōu](西方金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山海經·海經新釋卷二·山海經第七·海外西經》裡記載: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郭璞曰:“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執鉞。見外傳。”《淮南子·天文篇》記載:“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

我們稍加結合可以知道,蓐收,是金神,左耳有蛇,乘兩條龍。有人一樣的面,虎一樣的爪子,身上長著白毛,拿著大斧。他是秋神,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樓前有“蓐收之府”牌坊。

玄冥(冬神)(雨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禮記月令》:“﹝孟冬、仲冬、季冬之月﹞其帝顓頊 ,其神玄冥 。”《楚辭·劉向》:“就 顓頊而敶詞兮,考玄冥於空桑 。” 王逸注:“ 玄冥 ,太陰之神。”《左傳·昭公十八年》:“禳火於玄冥 、回祿 。”杜預 注:“ 玄冥,水神。” 漢張衡《思玄賦》:“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一說為雨師。見漢應劭《風俗通·祀典·雨師》。

玄冥被認為是人面鳥身,兩邊的耳朵上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亦有說法其坐騎為一條雙頭龍),形象頗為怪異。她被認為是冬神,水神,北方之神,雨神。

后土(中央土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禮·月令》稱:“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后土。”

后土,人身蛇尾,背後七手,胸前雙手,雙手握騰蛇,后土是土地祭祀而出的化身,代表著土地,是掌土之神


共工(北方水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宋代羅泌《路史、後紀二》注引《歸藏·啟筮》:“共工人面蛇身朱發。”《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共工,蟒頭人身,身披黑鱗,腳踏黑龍,手纏青蟒。善操縱洪荒水勢,號稱水神,掌控洪水

強良(雷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山海經》中《大荒北經》記:“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又有神,銜蛇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強良。”

強良,嘴裡銜蛇,手中握蛇,虎頭人身,四蹄足,長手肘。

奢比屍(天氣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海外東經》“奢比屍國在其北,獸身、人面、犬耳,珥兩青蛇。一曰肝榆之屍,在大人北”。

奢比屍,人面獸身,雙耳似犬,耳掛青蛇。肝榆既贛榆,肝榆之屍既贛榆之人

翕茲(xi zi)(電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山海經·大荒西經》 雲:“西海崤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

翕茲,人面鳥身,耳掛青蛇,手拿紅蛇,西方之神。弇州,即今兗州。今市西30裡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國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為神話中日之所入。

燭九陰(時間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海外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燭九陰,人臉蛇身的神,紅色的皮膚,住在北方極寒之地。它的本領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張開,黑暗的長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變回黑夜。

天吳[tiān wú](風之祖巫)

太古神話十二祖巫,竟然沒有一個是巫,值得收藏!
《山海經》曰:天吳,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黃色,吐雲霧,司水。

天吳,有八個頭八個臉,虎的身子,八個腳八個尾巴,全身都是青黃色。司水,說明他是掌管水的水神。


所謂十二祖巫之間並不是都有著聯繫,他們也各有著獨特的身份,有些是神,有些是怪,當然,夢大將他們串聯在一起賦予相同的身份而不讓人生疑,也是非常強的。

按照人類先民的神話邏輯,人是由神創造的,大自然也在神的掌控之中,那麼人理所當然要揣度神的旨意,古人將那些能與神鬼溝通的人稱為“巫”。

所以他們也許是幻化的圖騰,神怪,而不是巫。

(對神話志怪故事感興趣的可以點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