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装酒的箱子能塞下300万现金吗?用证据说话才是正经事

一个装酒的箱子能塞下300万现金吗?用证据说话才是正经事

年轻时代的王志勇。

从小城丹东调到辽宁省会沈阳工作,每个周末回家,辽宁省检察院公诉人王志勇12年走下来,大约算一算,起码得有28万公里,大约12个长征那么远。

《方圆》记者问他:十多年来,为什么没把老婆调到沈阳工作和做伴?为什么没把儿子带到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更高的沈阳读书、工作?为什么没把年逾九十高龄的父母接到医疗条件更好的沈阳?(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王志勇憨憨地一口东北话笑着:“我没本事呀!”

“志勇绝对是个有本事的!”他的同事龙海英说。作为王志勇曾经的直属上司,两人一起并肩携手处理过多起大要案,每一次处里来了难啃的“硬骨头”,龙海英向检委会推荐办案人选时,王志勇总是排在第一位。

能证明王志勇有本事的另一些“人证”就不那么好找,因为他们大都还身陷囹圄。这些“人证”不乏一些新闻里耳熟能详的“昔日大佬”,例如天津原市委常委、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中国足协原副主席谢亚龙、南勇、杨一民;辽宁省原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曾任大连市城乡规划土地局局长王正刚;中国铝业总公司原总经理、曾任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孙兆学;等等。

一个装酒的箱子能塞下300万现金吗?用证据说话才是正经事

王志勇(右二)出庭公诉中国铝业总公司原总经理、曾任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孙兆学案。

当然,里面也有名声职务不显,却在某个地方凶名在外的,是恶性杀人、强奸案件的主案犯。

唯一能让王志勇开口就停不下来的话题——证据。(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法医们常说尸体会说话,在我们公诉人眼里,证据也会说话。王志勇说。这些证据也是五花八门的,有境外豪宅,有互相矛盾的口供,有尸检报告,有文物古董……看上去不那么刺激,但每个故事,都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1

省部级高官的纽约豪宅

在王志勇的记忆里,2009年的夏天,异常炎热,常有40摄氏度的高温。

每天早上,他跟着侦查人员前往监狱提审犯罪嫌疑人,返回办案驻地常常已经是满天星光。晚上凉快,空调屋里躲了一天的人们纷纷出动,办案驻地窗外每晚都会传来广场舞大妈们极具穿透力的伴奏音响,扰得人心烦意乱。

其实也不能怨广场舞大妈,真正令他心烦意乱的主角,其实是一名刚刚被刑事拘留的副部级干部,以及他女儿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居住的一处价值50万美金的房产。

这是王志勇第一次参与省部级高官的案件。(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彼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辽宁省检察院办理某省部级官员受贿案,这是辽宁省检第一次被最高检指定办理省部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省检领导班子视其为“是对辽宁省检察队伍办案能力的一次检验,能否办好此案直接关系到辽宁省检察机关的声誉”。

那一年7月和8月,王志勇作为该案的主要审查起诉人,连续两次被要求提前介入侦查。广场舞的音乐在不喜欢的人耳朵里就是噪音,可王志勇常常双耳不闻。

他常常陷入自己的逻辑思考不能自拔:对滥用职权罪是否已过追诉时效?滥用职权罪与受贿罪是否具备牵连关系?这些外行人可能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的法律名词和问题,在他的脑海里不停勾画,然后汇入卷宗和工作笔记。

2010年1月14日,春节来临前,该案正式移送沈阳市检察院审查起诉,王志勇作为省检公诉骨干,成为专案组指导组成员,封闭办案。所有的卷宗都被密封在位于沈阳的办案基地,按规定,这些涉密文件24小时不能离人。

在沈阳没有家属、“单身汉”一个的王志勇,成了堆积如山的卷宗的最佳守望者,在基地一住就是半年。

静谧的办案基地,隔绝不了世间的喧嚣。

其时,犯罪嫌疑人作为某直辖市连续落马的第三位省部级官员,早已引起媒体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围观,关于该案的各种猜测和流言满天飞舞。特别是前文提到的那处价值50万美金的房产,早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处引发喧嚣的房产,也吸引了王志勇的目光,但他和一般老百姓的关注点可不一样。这是个犯罪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之久的案子,证据较多,证人证言和物证都很多。(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更要命的是,作为省部级高官的犯罪嫌疑人,具备这类犯罪分子通常具备的特点——智商高,反侦查意识和能力都不低,好几起主要受贿事实中犯罪嫌疑人都没有经手财物,这种非典型的受贿犯罪,历来是定罪中的大难题。

就说这处美国房产吧,这是犯罪嫌疑人数额最大的一笔犯罪事实了。彼时,犯罪嫌疑人的女儿在美国工作,觉得纽约市区租房贵、郊区又不安全,遂由行贿人出面在纽约曼哈顿购买了一套房产,提供给其女儿居住。

为了防止日后出麻烦,犯罪嫌疑人提议,房产登记在第三人名下,双方还签了所谓的租房合同,年租金10万美金。当然,这笔租金并没有实际支付。

虽然说明眼人都看得出行贿人是冲着嫌疑人手中的权力才把房子给其女儿居住的,但法律上讲究个证据合法有效、证据链严丝合缝,公诉人上了法庭得有理有据,总不能对法官说“我火眼金睛看出来的”吧?

关键在于“第三人”的口供,只有它能证实犯罪嫌疑人“是租房不是受贿”的辩解不能成立。这是一份来自境外的证据,证据由侦查人员依法取得,程序合法性没有人有异议,但却有律师对这份境外证据是否来自“第三人”提出了质疑。如何回击质疑,难不成要万里迢迢跑趟美国?王志勇觉得,解决方案就在卷宗里。

王志勇有一手看卷宗的绝活。在省检,接触的案子大都是各类疑难杂症,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卷宗特别厚!几十本卷宗是起步数,几百本上千本的也不新鲜。王志勇从来都看得津津有味,并且“快、准、狠”地找到案件的要害。

王志勇早就摸透了案子的每个细节。他提出:案子中见过“第三人”的只有行贿人和嫌疑人女儿,虽然行贿人已经确认境外证据的提供者是“第三人”,但其口供可信度较差。

然而,嫌疑人女儿和“第三人”见过面,且在卷宗的另一份法律文书上分别有嫌疑人女儿和“第三人”的签字,只需要将这份法律文书上“第三人”的签字与境外证据上“第三人”的签字进行笔迹鉴定,就可以确定境外证据系由“第三人”提供,从而打破对这份证据真实性的质疑。

“我们案件承办人要有敬业精神,认真细致审查卷宗,绝不放过卷宗证据中的任何一个细节。王志勇如是说。(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王志勇的解决方案被公诉组采纳了,笔迹鉴定结果显示境外证据合法、真实、有效。最终,这份证据对该案一审、二审中认定犯罪嫌疑人最大一起犯罪事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犯罪嫌疑人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如无意外,这名省部级高官将在秦城监狱度过余生。

2

两通语音记录揭开强奸迷案

证据不只是拿来定罪量刑,也用来为人证明清白。

2005年8月,辽宁省铧子监狱发生了一起强奸案。报案人是正在监狱服刑的徐建维,犯罪嫌疑人是监狱的一名分区警卫处处长刘某,而被害人燕子(化名)则是徐建维的女朋友。

据徐建维讲述,他委托燕子和涉案人马某为其办理减刑,因此当天晚上马某、燕子找到刘某帮忙,并且一起吃了晚饭。晚饭后,燕子单独到刘某办公室与其商谈减刑的事情时,刘某对燕子强行搂抱,遭到拒绝后对其进行了强奸。

离奇的是,整个强奸过程,被与燕子处于持续通话中的手机另一端的徐建维听个正着,于是报警,同时还打电话告诉了马某。马某和警察也随后赶到现场。

离奇的三角关系,香艳的案情,让整个案件扑朔迷离。

表面上看,这起案件报案迅速,警察及时赶到现场,好像事实清楚、证据充足,铁案吗?法官不这么看。法院一审没有认定强奸罪成立,一审公诉机关向省院提请抗诉。案子到了王志勇手里。

说实话,类似一审无罪判决或者罪轻判决,二审要不要支持抗诉的这些问题,是对办案人智慧与勇气的极大考验。不抗诉,怎么说服一审公诉人?抗诉了,又如何说服二审法官?

但王志勇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看证据呗!”

王志勇对着卷宗“发呆”,一条条不解涌上心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徐建维哪里来的手机?听到强奸全过程的徐建维和被害人燕子对强奸过程的描述怎么都对不上?被害人陈述的撕扯的细节和物证的检验报告也对不上?

这对所谓的男女朋友对相识过程的描述怎么也互相矛盾?燕子在案件发生几个月后就又与另一刑满释放人员处对象,两人一同向刘某家人索要巨款,她的话可信吗?更重要的是,刘某始终未作有罪供述。

“这些都不符合生活常理和经验逻辑!王志勇自己叨咕了一句。

在案件的小组讨论会上,王志勇跟助理说:“我们要特别重视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与书证、物证、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之间要相互印证,这也是我们常常在审查证据时经常忽视的方面。如果根据卷宗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不符合逻辑推理和经验规则,就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类案件有可能是错案。”

比如燕子自己承认日常生活来源是在两家歌厅打工坐台,因为打错电话与徐建维相识并且开始处对象。两人相处了12天,燕子就开始为徐建维办理减刑事宜,两人哪里来的感情和信任?

但算不算一个错案?逻辑可以讲给助手听,证据才能说服下级院的办案人不提起抗诉。王志勇坚信“有人在说谎!(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需要补充侦查吗?不!在王志勇看来,这起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俱全,警察迅速赶往案发现场,现场勘验笔录、书证、物证等一应俱全,可以说全部证据“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等你挖掘。

王志勇再次打开卷宗,寻找证言和书证之间的矛盾,燕子的一段陈述引起他的注意。燕子说道:“刘某强奸我时,他的电话响了,他站起来把裤子穿上,接电话时说‘马总吗?’”侦查人员调取的刘某的通话记录显示,这个电话是在当晚21点14分47秒,通话13秒,此时强奸犯罪正在进行。

但是,徐建维的通话记录显示,当晚20点59分32秒,徐建维给马某打电话告诉他,燕子被强奸了。通话时间53秒,按照徐建维的说法,此时强奸犯罪已经完成。

三个人的证言被通话记录证明,互相矛盾,不能成立。

“我们在审查案件时,允许证人之间、证人与被害人之间证实的内容有偏差,有偏差是正常的。但对同一犯罪经过,决不允许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的内容没有任何一个情节相印证。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证人或者是被害人在说谎,或者双方都在说谎,本案就是如此。”王志勇总结。

最终,辽宁省检察院检委会讨论形成一致意见,不支持抗诉,刘某无罪。(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3

落马央企老总用300万现金埋下“套路”

虽然对办案人来说,案子不分大小都要仔细谨慎,但来了大案子,总是更能鼓起干劲儿。

2015年年底,王志勇就又一次鼓起了干劲儿——某央企老总(副部级)因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滥用职权罪被移送辽宁省检察院审查起诉。王志勇被任命为该案公诉指导组负责人、公诉组成员和出庭公诉人。

2015年12月27日,王志勇和“老总”第一次面对面。

“你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博士,还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学问做得不错。”

“从工厂的普通调度,到车间主任,副厂长到现在掌权资产上千亿的央企,挺不容易的。”

“你在山西工作期间,某某项目可是业绩不错。”

……

听到素昧平生的检察官对自己的过往如数家珍,“老总”愣了,这完全超出了他设想中的情况,本来坚硬的心防一点点瓦解,他感叹着说道:“没有想到你们把工作做得那么细,很多年轻时的事情我都记不清了,你们帮我想着,谢谢你们。(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原来,虽然兵法有云,狭路相逢勇者胜,但名字里有个“勇”字的王志勇却更欣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早在第一次提审前,王志勇和同事就对“老总”以往的求学经历、工作业绩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希望能以此为突破口,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打消他的抵触心理。

王志勇的准备有数据为证。在前期工作中,他和公诉组成员审查同步录音录像光盘55张、总时长120余小时,提出存在问题34个。通过分别阅卷、交叉阅卷,再集体研究,把42册卷宗中存在的程序和实体问题全部提出,在正式移送审查起诉前提出补充侦查意见130余条,正式移送审查起诉后全部卷宗由42册变成53册。

然而,交锋才刚刚开始。“老总”表面上表示积极配合办案,内心却是十分纠结:他既希望通过好态度争取减轻刑罚,又希望通过对一些细节上的辩解而达到少认定犯罪事实和数额的目的。

对话中,不乏“老总”埋下的套路。譬如当王志勇提到某行贿人送给“老总”一笔300万元现金时,他不仅痛快地承认了,还描述说行贿人用一个箱子装的现金,箱子里还有半箱酒,用其他东西覆盖了上半部分,所以他收下时没有发现。

但王志勇怎么想都觉得这段描述有“幺蛾子”:“300万现金咱没见过实物,但想一想也觉得有老大一堆了,一个装酒的箱子能塞下吗?

(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王志勇让侦查人员找银行系统求助,做侦查实验。当银行工作人员取出300万元现金,模拟装进一个箱子,此时却再装不进酒了,王志勇突然醒悟。

原来,犯罪嫌疑人正是假借承认犯罪事实来麻痹办案人,假设这段对话日后在庭审现场提交给法庭,嫌疑人就可以“不可能实现”为由进行否认,进而影响法官对这笔犯罪事实的认定

有了银行实验做实锤,再次提审时,“老总”一下子蒙了。他对王志勇说:“我之前之所以有些狡辩之词,也是觉得犯罪数额这么大,自己脸面上过不去,不好意思。”

至此,“老总”从一开始的表面认罪、内心狡辩转变为真诚认罪、悔罪。在召开庭前会议时,辩护律师对这笔受贿提出异议时,“老总”直接打断了律师的发言,表示“这一事实我认,我收了!”

2016年9月,该案开庭。

出庭前的王志勇,按几十年不变的习惯,用头油将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他没有再多看几眼案件资料,因为几十万字的案件审查报告,上万页的卷宗,互相印证的证据链……已经在他的脑海里构成了一个个场景。

这是王志勇的另一项“绝活”:吃透案子后,可以闭眼重构犯罪现场,这样在庭审环节,不管有何突发状况——翻供或者辩解,都能准确回击。(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好在,这个案子的庭审十分顺利,犯罪嫌疑人悔罪态度良好,公诉人和辩护人在法律范围内展开精彩的对抗。最终,“老总”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并且没有上诉。

一个装酒的箱子能塞下300万现金吗?用证据说话才是正经事

王志勇和他历年获得的立功勋章以及各种奖励证书。

一个王志勇在采访中没有提到的细节是,他在办理此案过程中,其岳父因病去世,岳母住院一个多月,其83岁的老母亲也住院近一个月。但王志勇没有向同事提及一个字,也没有请一天假。在庭审结束后,他匆匆赶回了丹东老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工作之余,他愿意、更希望多弥补家人一些。

4

三代法律人的温暖守候

2018年12月20日,正在开会的王志勇突然接到家里老母亲打来的电话。

“老四,你最近忙吗?”母亲欲言又止。

“你,能不能,回来看看?”吞吞吐吐,话还是说出了口。

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12年来,除非他主动拨过去,母亲总是虑着不要打扰了儿子工作,极少主动给他打电话,更何况是让他赶紧回家。

难得请了两天假,王志勇奔上了回老家的高铁,一进屋门,就看见家里人都围在父亲的床前。九十高龄的父亲看到他,握着儿子的手,欣慰地闭上了眼睛,再没醒来。

“我知道,他就是撑着等着,好看我最后一眼。

三天后,王志勇返回工作岗位。民间笃信,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这顿饭,王志勇没有做,但他知道父亲不会有一丝埋怨。

能够子承父业从事法律工作,王志勇始终是父亲最大的欣慰。老父亲希望就像自己做了一辈子警察一样,王志勇也要做一辈子的检察官。(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最近,王志勇的儿子又考上了警察,更巧合的是,被分配在爷爷曾经工作过的派出所工作。提到儿子就露出骄傲表情的王志勇,大概一如三十年前,得知儿子当上检察官的老父亲。

小城丹东,万家灯火。一家三代法律人,代代相传,惩罚罪恶,守望温暖。

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

《方圆》法治人物版4月刊

后台回复“王志勇”

查看《王志勇:证据为王》全文

记者丨张羽 王志平

通讯员|闫晓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