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遊列國覆盤:這可能是最早的“窮遊”,卻游出了聖人的風骨

孔子周遊列國覆盤:這可能是最早的“窮遊”,卻游出了聖人的風骨

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但這十四年的漫長旅途,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都去了哪些地方?他們到底是如何“周遊”的?我想很多朋友可能就說不太清楚了吧。今天,就讓文史君帶著大家,結合太史公的《史記·孔子世家》,沿著孔聖人的足跡,重新走一遍這“周遊列國”之路吧。

一、孔子:我也曾仗劍走天涯

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因為對魯國的朝政失望,帶著弟子們離開了魯國,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仗劍走天涯”的生涯。孔子第一站到達的是衛國,就是衛生的衛。司馬遷在這主要記述了兩件事情,主要都是依據《論語》而來的,我們在討論到《論語》這一部分的時候也可以繼續思考。

一個是位於匡的故事。孔子到了衛國,在前往陳地時,途經匡城。匡人誤把孔子認成了魯國的陽虎,因為孔子身材高大,遠遠望去跟陽虎很像。陽虎在孔子入匡之前剛剛洗劫了匡。而且好巧不巧,孔子有個弟子顏刻,當時陽虎進匡的時候就是顏刻駕的馬車。這時恰好顏刻也給孔子駕的馬車,而且他還舉策指著郭外缺口說:“我之前來這的時候,就是從這個缺口進去的”。這話正好被匡人聽到,孔子他們立刻遭到了圍捕。

孔子周遊列國覆盤:這可能是最早的“窮遊”,卻游出了聖人的風骨

電影《孔子》劇照:孔子被逮捕

孔子在此處被拘禁五天五夜,幾乎喪命,由此說出那句很有名的話,“文王即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說: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就都在我身上了。如果上天想要滅亡這種文化,那我又怎麼會學會呢?如果上天不想滅亡這種文化,那匡人又能拿我怎麼樣呢?可以看出,孔子是非常自信的。

第二件事是子見南子。南子是當時衛國國君靈公的寵妾,對於這一舉動,子路是不高興的。《論語》裡說“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那麼大家可以想一想,為什麼孔子還一定要見南子呢,孔子說天厭之,是說天討厭自己見南子還是討厭自己什麼呢?。

孔子周遊列國覆盤:這可能是最早的“窮遊”,卻游出了聖人的風骨

電影《孔子》中周迅飾演的南子

孔子最終在衛國也沒有受到重用,於是離開衛國到了曹國,在曹國沒待多久,又去了宋國。在去宋國的途中,有一次孔子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注意啊,司馬遷這裡用的是習禮,學習的習啊,所以《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的習,有種說法就是演習禮。宋國的司馬叫作桓魋[tuí]想要殺掉孔子。弟子打算儘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二、看一看世間的繁華

孔子然後又去了鄭國。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一個人站在郭東門。有人告知子貢,說東門有個人額頭像堯,脖子類皋陶,肩膀類子產。但不足之處是自腰以下卻不及禹的三寸,那樣子像條喪家之狗。弟子終把孔子尋回,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 “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後來又到了陳國,陳國這時已經很羸弱了,經常遭受吳國的侵罰,因此孔子只好離開陳國到了蒲這個地方,恰好蒲地貴族叛亂,孔子又被抓起來了。孔子有個弟子叫公良儒就幾乎受不了了,“

吾昔從夫子遇難於匡,今有遇難於此,命也與。吾與夫子再霖難,寧鬥而死。”我們在孔子輾轉諸國途中,經常看到孔子或者弟子提到命、天命這些詞,都是對未來的一種未知,我們現在說的好聽,周遊列國,那哪叫遊啊?其實是很狼狽的。用現在的話說,或許可以叫“窮遊”了吧。因此為什麼子見南子,南子是當時的掌權者,得到她的賞識,更容易實現自己政治抱負。

孔子周遊列國覆盤:這可能是最早的“窮遊”,卻游出了聖人的風骨

電視劇《孔子》劇照,孔子與弟子演禮

之後孔子又歷經衛國,趙國,最後不得已又回到了陳國,這時孔子已經六十多了。孔子當時在魯國執政時的季孫氏家長季桓子去世,臨死前跟兒子康子交代,當年我們魯國本來是可以興盛的,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把他給氣走了,魯國就此錯失了機會。我死以後,你把孔子請回來重新執政。但是康子家臣進讒言,說原來先君用孔子用到一半給放棄了,被其他諸侯國當做笑柄,現在你又要召回孔子,萬一又是中途而廢,徒惹他國笑話而已。因此並沒有召回孔子,而是召回了孔子的弟子冉求。但卻勾起了孔子的思鄉之情,孔子歸心已起。

孔子周遊列國覆盤:這可能是最早的“窮遊”,卻游出了聖人的風骨

《孔子》劇照

三、聖人風骨

孔子之後依然在漂泊。後來楚國聽說孔子在陳國,於是有一年吳國攻打陳國,楚國跑去營救陳國。到陳國以後,楚昭王就派人去聘請孔子。孔子就離開了陳國。但是陳國和蔡國的大夫害怕孔子得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兩國之間的荒野中。孔子等人絕糧七日,許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此時幾乎都已經快絕望了,但孔子仍舊講誦不絕。

弟子們跟隨孔子顛沛流離十幾年,一事無成,而且幾次遭人迫害,幾次都差點喪命,因此對孔子以及孔子之道的懷疑也是可以想象到的。《史記》當中記載了孔子與他幾個比較突出弟子的談話,也可能就是孔子特意挑選了幾個最為傑出的弟子來加以引導。子路問的大概是眾弟子的心聲:我們走錯了嗎?何以至於此?我們還不夠仁德嗎?大家都不相信我?我智慧不夠嗎?沒人跟著我走。

孔子的回答是如果作為仁者人們一定就信服,那怎麼會有伯夷叔齊?如果足夠聰明,人們就一定跟著我行動,那怎麼會有比干這樣的人?子貢評價孔子“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孔子曰:何必求容於天下呢?自古能工巧匠只管製作,可從沒想過誰會使用。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何必求容呢?眼界侷限於容而不關注修道,志向太小!顏回的回答是最得孔子心意的。孔子首先是假裝問顏回的,“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但在不容之時才顯出君子來,吾輩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就好。如果大道在我輩手中消亡才是吾輩君子的恥辱,道不容於天下那是天下的恥辱而已。”

四、繁華看盡,終歸故里

孔子顛沛流離的生涯長達十四年之後,年近七十歲的孔子終於回到了魯國,但仍未受道魯國國君的任用。孔子也就徹底失去了振國安邦的志向,轉而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

孔子周遊列國覆盤:這可能是最早的“窮遊”,卻游出了聖人的風骨

電視劇《孔子》劇照:孔子回家

哀公十二年冬,孔鯉先孔子而死。哀公十四年,顏回先他而去。孔子感慨之前隨自己漂泊的大都不在視野內了。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恆弒殺國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知季孫知曉”,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前479年,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孔子周遊列國覆盤:這可能是最早的“窮遊”,卻游出了聖人的風骨

電影《孔子》劇照

文史君說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末尾評價孔子說:“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又說:“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十四年的漫長旅途,並沒有磨掉孔子身上的自信,或許就像他對子貢說的:“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何必去管能不能容於天下呢?我想,這就是聖人的風骨吧!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中華書局1982年版。

楊伯峻譯註:《論語譯註》,中華書局2009年版。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