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一块五,一年卖出7个亿,这款“神药”跌下神坛巨亏1.26亿

“白内障看不清,XXXX滴眼睛”,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加上女排教练郎平的加持,曾经吸引了无数受白内障困扰的老年人,也让莎普爱思一年卖出了2800万瓶滴眼液,销售额达到7.5亿。然而,近日莎普爱思公布的2018年年报及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却显示,2018年营收6.07万元,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5.30%、186.42%;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1.47亿元,净利润为1943.94万元,同比分别减少21.10%、52.42%。

是什么让这个宣称能预防和治疗白内障的“神药”受到了如此巨大的冲击?

成本一块五,一年卖出7个亿,这款“神药”跌下神坛巨亏1.26亿

被一篇文章“赶下”神坛的“神药”

在年报中,莎普爱思将营收减少归因于受2017 年 12 月有关自媒体报道的影响。2017年12月3日,有知名医学类自媒体发布长文,直指莎普爱思虚假宣传,危害甚广。尽管此前也曾有人指出莎普爱思滴眼液并不能治疗白内障,但并未引起太大关注。而这次得益于发布者的影响力以及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很快掀起了一场“神药”风波。随后几日内,莎普爱思股价连续下跌,更一度跌停。为挽救股价,莎普爱思控股股东陈德康增持1000万,并许下一年内“不减持”的承诺。莎普爱思也自12月12日起暂停发布已审批的广告,然而不到3个月,删掉了“模糊滴、重影滴”等受到质疑的广告语的滴眼液广告就已经复播。

成本一块五,一年卖出7个亿,这款“神药”跌下神坛巨亏1.26亿

2018年1月16日,莎普爱思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被宣告全部无效,第二天莎普爱思股价骤跌至历史最低价13.16元,并持续走低。2018年底,股东纷纷减持,刚满一年不减持的承诺期的股东陈德康将其持有的约9.66%的莎普爱思股份转让给了“莆田系”资本养和投资,莎普爱思的股价一蹶不振。但今年2月,莎普爱思股价开始回升,截至目前达到10.45元。然而与其上市以来最高价19.35元相比仍暴跌过半,市值也蒸发了近29亿。

年报显示,2018年莎普爱思滴眼液销量同比下降51.52%,营收3.25亿元,同比减少52.58%。可见尽管“神药”风波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影响尚在,“神药”已然跌落神坛。

成本1.5卖43.5,4年投9亿打广告

将亏损归结于外部原因,莎普爱思自身就没有问题吗?

就在今年3月18日,由于“强身牌四子填精胶囊”存在违规,相关版本的广告被停播,这也是莎普爱思继2017年12月被指虚假宣传的滴眼液广告之后的又一次停播。

财报显示,莎普爱思2015-2017年前三季度的广告费用均超过2亿,占公司营收比重在26%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得可怜的研发费用,2016-2018年,莎普爱思的研发费用均在3000万左右,不及广告费的零头。

成本一块五,一年卖出7个亿,这款“神药”跌下神坛巨亏1.26亿

夸大效果的广告加上重宣传轻研发的模式也导致莎普爱思在面对“虚假宣传”的指控时不堪一击。莎普爱思对此表示,高广告投入主要是为了弥补公司在产品方面品种单一的问题,然而滴眼液依然承包了莎普爱思营收的大头。

财报还显示,2015-2017年,莎普爱思滴眼液营收均在6亿以上,占比超70%。2018年滴眼液营收下降,为3.25亿元,占比53.7%,2018年的亏损也正是与滴眼液产品销售量同比大幅下降有关。

尽管销量下降,莎普爱思滴眼液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2015-2018年,莎普爱思滴眼液毛利率分别为95.29%、94.6%、93.55%、92.6%,而2018年茅台的酒类毛利率为91.25%,一只小小的眼药水竟比“国酒”还赚钱!

高毛利率也意味着极低的成本,有媒体计算过,2016年,莎普爱思滴眼液的产量为2818.35万支,营业成本4076.73万元,粗略计算每支成本在1.45元左右,而当时售价高达43.5元,比具有同等疗效的进口药贵了近4倍。

成本一块五,一年卖出7个亿,这款“神药”跌下神坛巨亏1.26亿

事实再一次证明,涸泽而渔的方式并不可取。希望“神药”的失灵能让莎普爱思明白,消费者真正想看的不是广告,而是疗效,不要再让消费者用健康为夸大其词的广告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