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柏林到西柏林的士兵舒曼的结局是什么?有什么历史记载吗?

大东北的小豆包


抛开意识形态不谈,凡是叛徒最终下场都不会太美妙

1961年8月15日,当时只有19岁的东德士兵汉斯 · 康拉德 · 舒曼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甩掉步枪跳过了铁丝网,“投奔”到了西柏林

或许大家会感到奇怪——为啥舒曼跳墙的瞬间会被当时在场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彼得·列宾那么“凑巧”抓拍下来呢?原来,当时西柏林这边有不少民众一直在冲着墙另一边的东德巡逻士兵高喊“过来、过来”,而舒曼正是受到前者的鼓动后真的跳过了边界。

也就是说,包括列宾在内的大批西方记者和摄影师早就守候在附近架好了器材,就等着“好戏发生”立即抓拍。凭借这张反映冷战对峙的经典照片,列宾荣获了当年的“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大奖。

后来在当年舒曼越界的地方,德国政府还矗立一座舒曼飞身一跃的塑像,并成为柏林热门景点之一,而以此为题材的各种明信片、纪念品更是畅销一时。

舒曼越界之后,很快被当成英雄一般被西德军人带走。他得到了西方阵营的优待,不仅时常出席记者招待会亮相,还在巴伐利亚定居并与当地一位姑娘结婚

舒曼后来进入在奥迪汽车厂工作,在装配线上工干了整整27年。虽然他被西方宣传为“重获自由”,但只有他清楚自己并不快乐,特别是对故乡潜滋暗长的思念更让他被倍感郁闷,只能借酒浇愁

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他回到故乡探望亲友,却被亲友们冷淡对待,都把他看做“叛徒”。此事对他的心理打击很大,不久他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1998年6月20日在与妻子发生争吵后,舒曼在家旁边的小果林上吊自杀,最终以悲剧结束了一生


网言军事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在冷战时代,有数以万计的民主德国公民以各种方式越过国境,逃往西方,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任何一人像汉斯·康拉德·舒曼(Hans Conrad Schumann)那样世界闻名,他在1961年8月15日跃过边界铁丝网的瞬间被永远定格在冷战的史册上,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象征。

舒曼于1942年3月28日出生在萨克森州的乔肖。1960年,年满18岁的舒曼报名加入了民主德国人民警察机动部队(相当于武装警察部队),在德累斯顿接受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后又进入波茨坦警察士官学校学习,在结业后志愿前往柏林服役。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突然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随即开始修建柏林墙,舒曼所在的部队也奉命参与行动,警戒边界,确保修墙工作顺利进行。8月15日,舒曼被派往鲁平纳大街和贝尔瑙大街的夹叉路口执勤,当时这一地段的障碍墙尚未动工,只是沿着街道上的边界线拉起一道松散的铁丝网,高度只有80厘米。在边界对面,聚集了大群的西柏林人,他们不断向舒曼呼喊:“过来!过来!”一辆西柏林警车开过来,就停在距离边界仅有10米的地方,还有记者在现场,用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对准舒曼的哨位,所有人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重大事件的发生。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政府突然调集大批军警封锁东西柏林边界,并开始修建隔离墙,也就是著名的柏林墙。图为在边界铁丝网旁边站岗的东德哨兵。


舒曼并不像其他哨兵那样固守在自己的哨位上,他以检查铁丝网为由在哨位和边界之间来回走动,渐渐踱步到临街的墙根下,观察边界两侧的情况。突然,舒曼跑向边界,纵身一跃,跳过铁丝网,随即丢弃了肩头的PPsh41冲锋枪,直奔10米外的警车,车上的西柏林警察似乎早有默契地打开了车门,让他迅速上车。在对面其他东柏林哨兵做出反应之前,警车就载着舒曼离开了边界,消失在视野中。当时,来自汉堡的摄影记者彼得·列宾就正对着舒曼,他的相机完整记录了这位19岁哨兵越界的全过程,尤其捕捉到舒曼拎枪飞越铁丝网的瞬间,这幅照片很快就被西方当作“奔向自由”的象征而广为流传,成为冷战时期最著名的影像之一,而舒曼的名字也由于这惊天一跃而被载入历史。

上面三幅照片是舒曼跃过铁丝网的现场照片。


在东西方紧张对峙,柏林墙刚刚开建的敏感时刻,舒曼的越界行动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立刻被西方媒体视为“英雄”。舒曼后来接受采访时被问及逃亡的理由,他当时说:“上级命令我们对企图越过铁丝网的人开枪,但我无论如何都做不出那样的事。”在最后两个小时,舒曼才下定了决心,而且当时有西方记者在场,他相信即使同伴注意到他的举动也不敢贸然开枪,加上对面西柏林警察的配合,整个逃亡行动在电光火石间完成,而且每一个细节都被列宾的相机和另一台16毫米摄影机记录下来。这一切太过巧合,所以事后一直有人怀疑舒曼的逃亡绝非临时起意,而是西方背后策划的宣传秀。

由彼得·列宾拍摄的舒曼越界的著名照片,这幅照片后来被命名为“奔向自由”并广为流传。


虽然舒曼作为投奔西方自由世界的英雄被迎入西柏林,但他随后的遭遇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风光。作为第一个从柏林墙逃亡的民主德国军警人员,舒曼受到联邦德国情报机关的多次盘问,后者希望从他口中获知有价值的情报,但是舒曼作为普通一兵所知有限,而反复的审讯让他精神上倍感疲惫。在逃亡后,舒曼暂时居留在西柏林,他更换了多份工作,但生活一直不稳定,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舒曼和留在民主德国的家人还能保持书信联系,但是那些来自双亲的信件都是在“史塔西”特工(“史塔西”即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的监视下书写的,其中不乏劝他迷途知返的词句。实际上,“史塔西”确实有计划将舒曼弄回国。在西柏林生活并不如意的舒曼也萌生了归国的想法,但是就在他准备办理过境手续之前,西柏林警方识破了“史塔西”的计划,于是舒曼打消了归国的念头。

逃亡成功后在西柏林警察局内的留影,虽然被视为“英雄”,但他并未得到英雄般的待遇。


在越过柏林墙20年后,舒曼(左)与列宾(右)在柏林重逢,两人拿着那幅著名照片在一座逃亡遇难者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1989年11月,当民主德国开放边界,柏林墙轰然倒塌的消息传来时,舒曼才如释重负,他后来说道:“直到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的日子)之后,我才真正感到自由。”尽管如此,舒曼依然担心自己因为逃亡行为而受到指责,害怕将他视为“叛徒”的昔日警察部队的同僚们会非难他,他不打算回到家乡,而是选择继续定居巴伐利亚,他甚至犹豫是否返乡探亲。

已经步入中年的舒曼站在自己昔日的照片前,多年之后他并不为自己的举动而骄傲,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位英雄。


1990年德国统一后,抑制不住思乡之情的舒曼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但是正如他之前所担忧的那样,虽然家乡的人们对他态度和蔼,但都不愿与他过多接触,尽量避开他,更有人将他当作叛徒,拒绝与他谈话。即便是冷战业已结束,两德归于统一,舒曼当年的逃亡举动还是被很多人所不能理解,“叛逃者”的骂名沉重地压在他的肩头,让他寝食难安,与家人的关系也日渐恶劣,最终患上了抑郁症。1998年6月20日,舒曼在与家人激烈争吵后甩门而去,不久人们发现他在基普芬贝格的自家果园内自缢身亡。舒曼没有留下遗嘱,人们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没写完的纸条,上面写着“当我的灵魂在哭泣……”在舒曼的葬礼上,他的遗孀收到了一封未署名的信件,内容是“叛徒终于得到了报应!”

今日竖立在柏林街头的雕塑“跃墙者”,它再现了舒曼的惊天一跃,成为一座冷战岁月的纪念碑。


毫无疑问,舒曼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不是第一个逃离民主德国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但他在特殊的时间和地点做出了逃亡的决定,被西方社会作为宣传噱头大加利用,从而将他置于争议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实际上人们并不十分清楚舒曼当年逃亡的动机。无论如何,舒曼作为冷战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已经被世人所铭记。2011年5月,记录舒曼当年逃亡过程的照片及影像资料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计划中,成为人类历史遗产的一部分。今日在柏林街头,在舒曼当年越过边界的地点附近,竖立着一座名为“跃墙者”的雕塑,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他从铁丝网上方跃过的姿态,凝固了冷战时期那一沉重的历史瞬间。


崎峻战史


康拉德·舒曼因饱受抑郁症的困扰,于1998年6月20日在家中上吊自杀。

摄影师彼得·莱宾抓拍到到康拉德·舒曼跨过铁丝网的一瞬间

康拉德·舒曼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东德逃亡者之一。1961年8月15日,19岁的康拉德·舒曼正在柏林墙执勤,而这时的柏林墙,仅开工三天,只是一道低矮的铁丝网。当他在听到西侧民众大叫“过来”后,它跃过了铁丝网。而他越过铁丝网的瞬间,被摄影师彼得·莱宾抓拍到,成为冷战期间著名象征。

康拉德·舒曼,于1942年在德国东部的萨克森州里萨城出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德国全境被盟军与苏军分别占领。根据波茨坦会议协议,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然后由几个战胜国占领,另外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也就是“盟国管制理事会”来治理德国事务。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阵营逐渐疏远。

准备跨过铁丝网的康拉德·舒曼

1948年2月至6月,美国等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所谓的“伦敦建议”。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宣布,从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即发行有B记号马克。苏联得知后,于6月19日提出抗议。6月22日,苏联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D记号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1948年中开始,苏联对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1949年5月12日,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23日,西德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的东德。德国正式分裂成两部分。

跑向铁丝网的康拉德·舒曼

德国分裂之后,因为有很多德国人对东德不满,所以有大批东德人逃亡到西德。对此,东德实行的政策严格控制两德之间的人员流动。1961年8月13日,东德开始建造柏林围墙。

而康拉德·舒曼,就是在柏林墙开建第三天,从低矮的铁丝网跨到西德的。康拉德·舒曼,于1960年进入东德机动队服役,在德累斯顿进行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后,他进入了在波茨坦的一所士官学校,后来他志愿到柏林服役。

1961年8月15日,康拉德·舒曼在柏林墙执勤,而这时仅开工三天的柏林墙,只是一道高80厘米带刺的铁丝网。当时他在铁丝网附近走动,并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已经很明显是要逃到西德去。而西德的民众,也看出了这个士兵想要过来,并向他呼喊。当他听到西侧民众“过来!”的呼喊后,他跃过铁丝网,坐上了一辆在旁边等待的西柏林警车(警车上的人也看到他好像是要逃过去,所以就打开了车门),飞驰而去。摄影师彼得·莱宾,抓拍到他跃过铁丝网的一幕,而这张照片也成为冷战期间的著名象征。

跨过铁丝网的康拉德·舒曼

在到达西德之后,康拉德·舒曼被带到警察局,在那里,他要了一个三明治和一支香烟。在经过审问后,他被送往巴伐利亚州的根茨堡附近的伊登豪森定居,并在根茨堡遇到了一个姑娘,然后两人结婚了。1963年,他有了一个儿子。后来,他在一家酿酒厂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最终在奥迪汽车装配厂工作,这一干,就是整整30年。

在柏林墙倒塌之后,康拉德·舒曼称:“直至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起,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自由。”即便如此,他仍旧将巴伐利亚当做自己的家,他不愿意回自己的老家,不愿意见萨克森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另外,他也为自己抛弃战友感到很难过,觉得自己是个逃兵。这些情况,让他患上了抑郁症。


康拉德·舒曼与当年自己跨过铁丝网的照片合影

1998年6月20日,饱受抑郁症困扰的康拉德·舒曼,在果园中上吊自杀。


历史救生圈


1961年8月,19岁的东德士兵康拉德·舒曼,从东柏林贝瑙尔大街的铁丝网一跃而过,成为东德历史上第一个叛逃到西德的士兵。摄影师彼得雷宾抓拍到了这一“经典”瞬间,取名为《跃向自由》。19岁的舒曼真的跃向自由了么?其结局又是怎样呢?石头就来说说看。

“冲动”的一跃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一分为二,东德首都柏林也被分区占领。在1961年前,东西柏林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边界,柏林市民可以自由来往。但在1961年8月,东德突然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随即开始修筑柏林墙,舒曼所在的部队担任警戒任务。8月15日,荷枪实弹的舒曼在贝瑙尔街拐角处执勤,这里只有80厘米高的铁丝网而已。在铁丝网的对面,许多西柏林人不断向舒曼叫喊,“跳过来!跳过来!”

没想到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喊声也越来越大,甚至来了一辆警车。此时舒曼突然纵身一跃,跳过铁丝网,随即丢弃了武器,直奔警车,舒曼就这一迅速消失在一片欢呼声中消失了。十几个小时后,又有9名士兵随着舒曼陆续叛逃而来。

“自由”的象征

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所以舒曼的叛逃行为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西方社会对此进行大肆宣传,舒曼成了奔向“自由”的象征。不过舒曼却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作为叛逃者,他受到联邦德国情报机关的多次盘问。同时,西德政府、西德老百姓对他另眼相看,舒曼的生活一直不稳定,为此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舒曼过得并不自由。

“自杀”的结局

不过舒曼还是融入了西德社会,并取了一名西德女孩为妻,后来在奥迪公司工作了将近20年。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后,舒曼回到了位于东德的故乡。但他发现自己因为当年冲动的叛逃行为受到了乡亲的敌视,而昔日的朋友也对他敬而远之。虽然现实中的柏林墙倒了,但东德人心中的柏林墙却依然存在。舒曼为此非常苦恼,闷闷不乐。

1998年6月20日,舒曼在巴伐利亚州自家的果园上吊自杀。一个以跃向自由为开始的故事,最终以悲剧收场。


石头说历史


人们总认为得不到是最好的,1961年8月15日,东德的士兵舒曼纵身一跃,他用了4秒的时间,从东柏林跳入了西柏林,他以为自己进入了一个天堂,实际上他却进入了一个“地狱”。很多人都很好奇,曾经被称为第一个翻越柏林墙的东德士兵舒曼,他的结局到底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历史,理解真相。

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而德国的首都在前苏联的占领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大量的东德人涌向西德。1961年8月13日,东德为了阻止人员的流失,迅速在边境筑起一道铁丝网,而这在之后又被加固为著名的柏林墙。

短短的4秒钟,影响了舒曼的一生。1961年8月15日,18岁的东德军警康拉德·舒曼奉命在东德筑起的铁丝网附近巡逻,在他来来回回徘徊的一个小时之后,他将手中的上弹的冲锋枪换成了没有子弹的,然后他纵身一跃,用了短短的4秒钟就进入了西德(他一跃的场景被当时就在边界附近的摄影师19岁的彼得·莱宾给扎排到了),并且马上跳上了附近的警车(感觉这一切都是有预谋的)。

是天堂,还是地狱呢?事后,舒曼接受采访,他说:“我的神经紧张到了极点。我非常害怕。我起跑、起跳、钻进车里……在三、四秒的时间里,这一切都结束了。”随后,他被塑造为第一个翻越柏林墙的东德士兵形象。他虽然获得一定的自由,但家人都在东德,并被严密监控,他此时却陷入了孤寂的境地。后来,舒曼在巴伐利亚州安顿下来,组建了家庭,并在一处奥迪组装线上工作了27年。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拆除,舒曼终于可以和家人以及朋友相聚。但由于长期的分离以及各种原因,他依然定居在巴伐利亚州,甚至对于回老家看望父母都感到犹豫。1998年6月20日,患有抑郁症的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独自一个人走到小树林,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舒曼抛弃了家人,虽然逃脱了体制的约束,却被忧郁症约束了几十年,最后无奈地吊死在一棵树上。他真的自由了吗,哪些留下的人也没他悲哀吧?2009年,柏林竖立起一座以莱宾那张照片为原型的舒曼雕像,用于庆祝德国统一20周年。这个跨越铁丝网奔向自由的舒曼雕像,背后却有根铁架撑着,真是绝大的讽刺!各位,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