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曾说连《诗经》中的句子都不如自己写得好,只有《道德经》还有的一比,真是那样吗?

田获三狐


你们看没看过王朔的书在这乱喷一通,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诗经》?《道德经》?什么是好的文笔? 道德经说的是啥?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个人的感悟,附会上文学的意义,大概就是汉语的文学雏形。有赋有比有兴,文字生动,接地气,言简意赅,但文学是要发展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诗经只能算是启蒙,后来又走了骈文诗词散文小说戏曲。他们都在一步一步拓展着文学的能力,让汉语的表现力越来越生动活泼,传神,我觉得王朔的语言是足够精辟传神足够生动的,他的文字表现能力确实在诗经之上,你看诗经,都是平铺直叙的故事,比兴也生硬,不够自然。

不要拿经典说事,经典流传的因素有很多,你不可能拿《齐民要术》来指导现代农业吧,但你说齐民要术不是经典吗?但它能比现代一本《家畜饲养大全》更有科学依据吗?但一千年后人们还是会记得《齐民要术》,所以说经典不见得水平高,只是因为流传下来了所以你觉得古人牛逼而已。

那肯定有人抬杠说《道德经》道理幽深,岂是一个作家能大放厥词超越的。明确一下,哲学我不懂,不要把哲学思想混淆成文学作品,思想是内容,文学是用语言去阐述内容,懂了内容,慧能都把佛理能讲出来,但文学是曹植在洛水见到神仙。不要混淆了概念。

所以我觉得王朔说的也不无道理。


暮影拾光


一个自以为最有文化的人,至少说明他看懂了这些普及性的古文。王朔写小说是当代的,说的话是往后1000年的。因为,口味太重了!谁知道说的是人话还是神话。

我的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是个文革时期的学校农场场长,自喻为古文功底特别好,他老说"同学们,以前的古文,就像现在的白话文,过了三五百年恐怕没几个人能看懂。那怕是鲁迅先生的文章,都得拿着字典边看边解"。

他当了农场场长以后,每当我们学农,除了其它课程,语文教材必须用他自编油墨课本。他最不喜欢的是沈从文,有人说他们有过一段交集。他最不屑的是钱钟书,说他是书虫子,小时候是邻居,说他是拿屁当琴声,拿磕牙当爆米花。他不喜欢阿炳,因为二泉映月玷污了民乐…。

一次,那回到我们市区的学校述职,临了给我们毕业班的学生还上了一堂课,中午可能喝了点酒,只见他大声疾呼:"自孔老夫子开始,假扮贵族,饥肠辘辘。魏晋风度,吃饱撑的,不知死的。民国士人,喝点洋墨,娶个洋媳。都没有五百年的一个我!"

此时,我们学校的工宣队长,也就是校长拉着他:"行了,别胡咧咧了"。据说,场长后来疯了,整天拿着那个自编的册子在市中心,见个人就发!还连连说着,中国文学没有一个人在他之上…。




朱锡北


王朔有何才何能敢口出狂言呢?因为他的自我膨胀意识是被我们商业文化捧出来的,他的《顽主》、《一点正经都没有》、《过把隐就死》、《渴望》等商业化影视剧的万家空巷的热播,使得原本无德无识的本性越加嚣张,嘲讽正统道德、菲薄传统文化成了他的看家本领,在媒体肆无忌惮地喷愤泄欲,使他的文化流氓形象尽现,我且把他小说看家本事量一量底。

王朔一一身上的最大特长就是"语言的敏锐感觉",他不善长构造"情节",他的小说本质上是属于一种"情景喜剧"的脚本,只有片段的场景,而没有连贯的情节,所有的场景都是为剧中人物提供一个调侃、贫嘴、诙谐、嬉戏的话语狂欢氛围,更没有实质上的思想内涵,如他在《一点正经没有》中,刘会元、吴胖子等一帮痞子,弄了个"文学沙龙",半是玩戏、半是蒙骗名利,来了几个好奇的外国人,于是形成了个模拟的"中西文化对话"的情境:

…“我下篇小说的名字叫《千万别把我当人》,"我郑重其事地对几个洋人说。洋人嘻嘻地笑:"为什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主要就是说,一个中国人对全体中国人的恳求:千万别把我当人!把我当人就坏了,我就有人的毛病了,咱民族的事情就不好办了。”杨重替我解释后转向我,"是不是这意思?""是这意思。"我点头,"现在我们民族的首要问题还不是个人幸福,而是全体腾飞。""为什么?"洋人不明白,"全体是谁?""就是大家伙儿一一敢情洋人也有傻逼。”我对杨重说,“什么都不明白"。…"我们中国人说的大家伙儿里不包括个人。"我对洋人说,"我们顶瞧不起的就是个人主义。打山洞人那会儿我们就知道摽着膀子干。”

……

"你这个小说肯定通不过审杳。"洋人斜着眼睛看我,“反动。""一点不反动。"我哈哈大笑,"岂止不反动,还为虎作伥呢。"“我不跟你说了…不严肃。"洋人瞧着我遗憾地摇头。"我怎么不严肃了?没写德先生赛先生?""你鼓吹像狗一样的生活,我们西方人,反感。""这你就不懂喽,我们东方人从来都是把肉体和灵魂看成反比关系,肉体越坠落灵魂越有得救的可能。我们比你们看得透,我们的历史感比你们强,从来都是让历史告诉未来一一没现在什么事。"

王朔的小说的人物对话主要瓦解、亵渎正统的社会价值观,张显个人的反叛意识,而且对话话语粗俗,无聊,对话之间的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有时近似胡说八道,将完全不同话语类型放置在一个对话情境里,形成一种诙谐的,戏嬉的游戏意味。



王朔和他的小说走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因当时社会急骤转形,走上商业化、市场化时,主流价值观真空,使他迎合了这一文化空泛的时机,趁势风糜一时,。而他这一代的好多文化人在文革年代荒废学业,文化价值观坍塌,使得他们空披着文化外衣,而内心如荒野般荒芜,却像"一只毒蜘蛛般"侵蚀了一代文学青年的心灵。在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嘲弄更显示其心灵的空虚,灵魂的失即。

对于传统文化《诗经》和《道德经》,王朔知之甚少,一个未能浸淫传统思想的人,才能如此口出狂言,妄想尊大,实在可笑,也可悲,让"王朔热潮"退去时,历史会还原他一个"文化小丑"的形象。


梦里花落知多少718


我认为王朔此言对他来讲是真诚的,以他个人的欣赏力以及文采写点美妙的句子理应不是问题,他是有一定高度的!就像李敖批金庸,站在李敖角度看金庸就是不过如此,不说俯视了,在平视的状态里一个看一个人就是容易发现不足,而一般读者看金庸基本都是仰视的,限于自身的水平到不了平视的阶段。诗经里有些诗句很质朴,甚至大概一看觉得有些凌乱,看上去东一句西一句的感觉,但有些看起来天上一句,地上一句,水里一句,远方一句,似乎都不挨着的句子勾勒出的画面却非常真实而美好,有点高山流水的意味,很自然,这是很难刻意达到的效果!要王朔写这样的,他应该也写不了,这就不仅仅是文采了,是一份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感情到不了的地方,想笔下生辉难啊!





温舟小鱼


提问者应该是指的2007年王朔因吸毒嫖娼被抓出狱后的一段话。当时王朔的确说过诗经里的有些章句都不如自己的语言优美。

《诗经》成书与距今大约四千年左右,孔子整理传承为五经之一,句词优美,寓意深刻,实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在华夏文明中占有重要一席。

王朔说这个话是他自己的个人认为!他一直以敢说著名,刚刚从吸毒嫖娼的阴影中出来可能也有点后遗症,他某些章句可能也有人认为比诗经高。但这些事需要盖棺才能论定的,两千六百年后才能证实他说的话是否确切,所以现在姑且听之,同时我们也要原谅一个人在病中的胡言乱语,这也是一种慈悲吧。


不东先生


没什么。

《诗经》和《道德经》的内容和境界太高了。他估计根本理解不了。

这人该不是会是吸毒多了以后脑子坏掉出现幻觉了吧?觉得自己是个现代人就一定可以胜过古人了?

简直就像是泥里的一粒沙子用补光灯加了点颜色就觉得自己可以和日月争辉了。一根发霉发烂的烂毒草用礼盒包装了一下就可以和群山媲美了?臭不可闻!

我劝还是把他拉回去加点粉再吸饱一点吧,反正没救了。

还有说诗和道德经文采不够的简直就是搞笑。道德经微言大义。五千字囊括宇宙洪荒,天地万物尽在其间,百家之言尽在其里。千古之下无有可并肩者。

而诗经是西周到春秋时收集的民谣之大成。民以此咏事,文以此载物,千姿百态,不拘一格,绚丽多姿。

这两本书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内容上都是犹如汪洋大海,令人叹为观止。

这王朔写的东西和这两本典籍比起来简直就犹如一叠废纸,不值一哂,不值一哂。

有人说你丫的站在2000年来,众多巨人的肩膀上,起点比前人高多少[打脸]

我只想说别开玩笑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是牛顿说的,人家发现了万有引力,有经典物理。他做出的成就的确是超过了许多的古人,的确是可以说自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现在你有什么成就,做出了什么贡献?翻了几本古书,可能意思都没有看懂,也恬不知耻的说自己站在古人的肩膀上了?能不能别搞笑了?我看他伸长了脖子连巨人的脚趾盖都看不到。

还是别太抬高自己了吧!


繁花若雪风自摇


应该说,王朔先生的文字功夫在当代文坛很了得!但与《诗经》和《道德经》语言没有可比性。

《诗经》开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风格,而每一首诗,都是那个时代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与抒发,记录着那一个时代的人生产生活,才使我们对先民有具体的了解。《诗经》语言的地位和承载,后世是没法与之相比的。

《道德经》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诗、文的特点,《道德经》五千言是老子修炼经验的总结,文字所包含的信息能量,古今中外没有一部“经”能比,因为《道德经》是老子亲自留下的,当然,一般的文学作品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道德经》语言里的奥秘,只有“以身证道”才能体验得到,王朔先生如果真想了解其中语言的真谛,恐怕得下一番苦功了。


窦树山


闪着舌头了,谁都有这样的时侯,估计过后想起这话,自己也赶紧捂上嘴,脸转向窗,看有没有被人听了去。其才尚可,其人呵呵了。

通常,拿自己去比古文经典,连涉嫌狂妄自大都不是,直接等于蠢货。

你今天懂了勾股定理,元素周期表就和那些发现者一样伟大了?!

这等屁事不必当真,他自己也难说是当真的。叫我说就是嘴张的太大,闪了舌头了。

还是前面一条友说的观点对,学习不全是拿来,知识是要更新创造的。凡追求知识热爱文化的人都应把自己视为创造者,并为之努力。

其实,知识文化从来都是大众的,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多么伟大的个人都是一分子而已,哪有神话自己的道理?!

搞笑而已!


秋歌988


姓王这家伙是谁?也太二了!

对《诗经》敢如此放肆,真不知道自己半斤八两。

有史以来,凡能遗留至今的作品,那都堪称惟美的。就后来者,有多少能人辈出,甚至伟大的人物等,也不敢对古文化说三道四、指指点点。

如果没有古文化的传承,我们现在的人只会说话,还是在说一些原始的而简单的话,更甭提什么汉字了,就是因有古文化的延续,我们才有当下的准确认知。

我们对古文化、古人或古事物,真应该心存敬畏。无古何以有今,无父母焉来犬子?

一句话吧,姓王这家伙,不管他是干什么的,有多么的了不起,这人的言论,真的不地道,最基本的道德他都不懂,还有什么资格谈文论武,可给他爸妈留点儿见人的脸吧。


紫微CSZ


1、他说得没错;2、他说这话非常的不要脸。

诗经是什么?诗经是一部上古时期民歌总集,当然也有官方的,比例很少。它流传下来,只是通过口口相传和镌刻在青铜器上,这就限制了它的文体,尽可能的言简意赅,很多都是很质朴的民间语言和短句而已,一个2000多年后的所谓文化人拿自己写的句子跟它比好?自己不觉得搞笑吗?况且,好与不好实在是一个抽象到极致的概念,哪怕是大众标准相对比较一致的文字,诗经传诵了两千多年,他王朔的句子即便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代,还未必很多人听过,更不用说什么传诵个几百年,谁知道呢?就这样就敢说比诗经好?

再说道德经,一样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写出来的,其意味的隽永,内涵的深厚,历经百世仍可印照着人类不同社会形态的著作,他好意思说有些句子比他写得好?说他不要脸都是抬举他!他确实牛,可能比同时代的很多人都看得透彻,更聪明,更睿智,更自以为是,但不要忘了他生活的时代,他一年经历的事比老子一生恐怕都要丰富得多!老子如果有现在社会的见识,知道整个人类发展的状况,毫无疑问会比他牛得多了,真是提鞋他都不配!

一个现代人,文章写得好,自大一下没什么,文人嘛,轻狂些,肆意些,都能理解,他这么一说,你这么一听,彼此笑笑得了,别深究,仔细一想,这就是个神经病,何必自己也去犯病?他也只是一个庸人,真牛逼的有更大的成就,就是现在这年月,他算个屁啊?除了他自己,有几个会当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