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款車,它經歷45年曆史,直到現在仍然經久不衰。

它是目前世界最大汽車公司之一的看家車型,它的橫空出世詮釋了全世界緊湊型兩廂車。不僅僅在中國家喻戶曉,乃至全世界都有大量粉絲為它著迷,德國總理默克爾、足球巨星貝克漢姆等都是它的車主,想必說到這裡你已經猜出它的廬山真面目了,它就是大眾高爾夫。作為大眾集團的精神、物質雙支柱,在甲殼蟲銷量出現下滑的艱難時期,是高爾夫的出現挽救了大眾集團。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位四十餘歲長者的傳奇發展史。

有這樣一款車,它經歷45年曆史,直到現在仍然經久不衰。

第一代高爾夫:1974至1983年

1974年5月,第一代高爾夫正式進入人們視線。意大利汽車設計師喬治亞羅(Giorgio Giugiaro)提出的“摺紙”設計理念一改圓滑的曲線線條,造型就像摺紙般稜角分明。整條黑色塑料進氣格柵內鑲嵌著兩顆正圓形大燈,下方線條筆直的保險槓橫穿車頭,直至今日細細端詳,幾筆簡單勾勒的線條十分耐人尋味。同時第一代高爾夫使用了掀背的設計,拿取行李更為方便,同時有三門掀背、五門掀背兩種版本。發動機採用了前置前驅,相比較甲殼蟲,底盤懸架方面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半拖曳臂式非獨立懸架。

動力方面,最初上市的第一代高爾夫配備了1.1升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50馬力,最大扭矩78N·m。此後,大眾又陸續推出了搭載1.3升、1.5升、1.6升、1.7升汽油發動機和1.5升、1.6升柴油發動機的高爾夫車型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5速手動變速箱和3速自動變速箱。第一代高爾夫全球銷量共計6780050臺,如此傲人的銷量為其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民神車”因此站穩腳跟。

有這樣一款車,它經歷45年曆史,直到現在仍然經久不衰。

第二代高爾夫:1983至1992年

1983年8月,大眾推出了第二代高爾夫,車型仍然為三門和五門掀背兩種。雖然第二代高爾夫的車頭造型看起來和第一代並無明顯變化,但是整體更加圓滑,尾燈尺寸更大更直觀,內飾方面更大面積的使用了黑色,取消了原有的米白色飾板。尺寸也比第一代有所增加,而且軸距提升了約70mm,達到2470mm。

動力方面,第二代高爾夫搭載1.3升、1.6升和1.8升直列四缸發動機,其中1.8升發動機最大功率90馬力,最大扭矩145N·m,0-100km/h加速時間10.8秒。同時根據車型的不同,第二代高爾夫配備了4速、5速手動變速箱和3速自動變速箱可供選擇。從1983年誕生到1992年停產的9年間,第二代高爾夫全球銷量共計約6301000臺。

有這樣一款車,它經歷45年曆史,直到現在仍然經久不衰。

第三代高爾夫:1991至1997年

第三代高爾夫於1991年8月亮相,相比較第二代車型,在外觀方面第三代高爾夫更加圓潤,大燈造型已經變為內側橢圓形樣式。保險槓兩側的轉向燈與霧燈採用一體式設計,黑色粗壯的防擦條與下方的黑色唇邊相互呼應。內飾也採用全新的設計,中控臺樣式更加緊湊,各功能區劃分有較強邏輯性,大燈開關從此前的按鍵式改為沿用至今的旋鈕式,配置方面增加了很多高科技的裝置,比如立體聲音箱、電動天窗、遙控鑰匙以及安全氣囊。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高爾夫上第一次用到VR6發動機,該車搭載2.8L VR6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74馬力,最大扭矩235N·m,百公里的加速時間為7.6秒,最高時速可達240km/h。到了1994年,高爾夫VR6的發動機排量提升為2.9L,最大功率也提高到190馬力,最大扭矩被提升至245N·m。6年的生命週期內,第三代高爾夫共售出約4805900臺,雖然兩廂轎車競爭日趨激烈,但數百萬的銷量依然證明了第三代高爾夫強大的產品力。

有這樣一款車,它經歷45年曆史,直到現在仍然經久不衰。

第四代高爾夫:1997至2003年

1997年推出的第四代高爾夫,車體看上去就比較接近現代高爾夫了,該車的設計概念沿襲了當年大眾整體的"arched"即“拱形”設計語言。橢圓形大燈集成了轉向燈,日趨圓潤的造型設計更符合人們對汽車的審美觀。同時這一代高爾夫把大眾標放在了方向盤正中間的位置,並且沿用至今。同時第四代高爾夫在配置上也十分厚道,標配遙控鑰匙、電動調節後視鏡、電動車窗、轉向助力,雙安全氣囊和ABS防抱死剎車系統。高配車型還配備了大燈高度調節、6碟CD音響、自動空調、座椅加熱、電動天窗和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

在2003年,一汽-大眾將第四代高爾夫國產,國產版高爾夫搭載了排量為1.6L、1.8L以及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這一年,也是海外版高爾夫車型停產的一年,不過,國產後的高爾夫保持了海外車型的高品質,可謂是原汁原味。

有這樣一款車,它經歷45年曆史,直到現在仍然經久不衰。

第五代高爾夫:2003至2008年

大眾在2003年10月的法蘭克福車展中發佈了第五代高爾夫,並於一個月後正式發售。歷經近30年的演變,高爾夫的外觀設計擁有較強的辨識度。大燈造型更為銳利,角度更加傾斜的發動機蓋讓第五代高爾夫看起來十分精悍,同時車身尺寸也被繼續加長,達到了4204X1759X1479mm(長/寬/高),軸距增加到2578mm。

動力方面,入門級第五代高爾夫配備了1.4升75馬力和1.6升102馬力的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而具有分層燃燒技術的1.4FSI、1.6FSI和2.0FSI車型最大功率分別為90馬力、115馬力和150馬力。與此同時,小排量渦輪增壓逐漸開始流行,其中的代表就要屬第五代高爾夫所搭載的1.4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其最大功率可達122馬力,最大扭矩200N·m。與發動機匹配的除了5速手動變速箱和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外,DSG雙離合變速箱首次被應用在普通版高爾夫上,從此TSI和DSG正式成為了“黃金搭檔”。

有這樣一款車,它經歷45年曆史,直到現在仍然經久不衰。

第六代高爾夫:2008至2013年

2008年巴黎車展上首次亮相的第六代高爾夫,是基於第五代高爾夫的PQ35平臺升級打造的。新車靈感來自於第一代與第四代高爾夫,車頭燻黑大燈造型稍有變化,大燈內側由上一代車型的曲線改為近乎直角的設計。此外進氣格柵沿襲了第三代車型所採用的黑色樣式,但黑色鋼琴漆更具質感。傳動系統繼續沿用第五代高爾夫TSI+DSG的“黃金組合”。渦輪增壓發動機成為第六代高爾夫的主流動力選擇,其中包括105馬力的1.2TSI、122馬力和160馬力的1.4TSI、新加入的1.8TSI發動機最大功率160馬力,最大扭矩250N·m。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3月,國產高爾夫GTI正式上市,售價為23.58萬。高爾夫GTI的國產為當時逐漸細化的國內汽車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國產高爾夫GTI與海外車型基本保持一致,但動力有所弱化,採用與邁騰相同的200馬力2.0TSI發動機。2011年,高爾夫R正式進口到國內銷售,為“鋼炮”愛好者帶來福音。

有這樣一款車,它經歷45年曆史,直到現在仍然經久不衰。

第七代高爾夫:2013年至今

2012年,高爾夫迎來了它的第七代車型,競爭日趨激烈的緊湊級家用車市場迫使大眾加快了高爾夫更新換代的速度。第七代高爾夫採用大眾全新的MQB平臺打造,其造型傳承了高爾夫6的諸多設計元素,外觀更為硬朗,大燈與進氣格柵完美的融為一體。高爾夫7整車尺寸有所加長,其整車尺寸分別為長4255mm,寬1799mm,高1452mm,軸距2637mm。

內飾佈局與高爾夫6保持一致,向駕駛員一側傾斜的中控臺設計源自第四代高爾夫。

高爾夫7採用了全新的EA211全鋁發動機,其重量比EA111還要輕22公斤,且擁有可變氣缸技術,1.4TSI發動機最大功率140馬力,最大扭矩250N·m。入門級車型配備1.2TSI高低功率版本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5馬力、105馬力。與之相匹配的是5速、6速手動變速箱及6速、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