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让恩施文旅“富”起来——全州文旅开门红系列报道之六

恩施日报记者 姚代凤 通讯员 向 锐

恩施,属武陵山国家级连片特困区,是湖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

恩施,山奇水秀、景色优美、民风淳朴,被誉为“中国旅游新发现”。

在这里,扶贫是旅游的主战场,旅游是扶贫的“金翅膀”,一首“旅游+扶贫”的优美乐章正在恩施大地奏响。

“我们抓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重要抓手,积极探寻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的有效契合点,通过旅游产业持续推进,为扶贫插上‘金翅膀’,让生态文化旅游成为我州迅速崛起的新兴支柱产业。”州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

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4月27日,在恩施大峡谷景区,导游谭桂英深情地为游客唱起恩施民歌《六口茶》。

谭桂英是恩施市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前山村村民。曾经,为了生计,她背起行囊,前往沿海地带打工。随着恩施大峡谷景区的建设,家乡的人气越来越旺,产业路越走越宽。看到家乡发展的光明前景,谭桂英返乡在家门口当起了导游。

乘着旅游业的东风,谭桂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一家人搬离老旧的土坯房,住进了新建的小平房。

富起来的谭桂英想,为什么不借助大峡谷的旅游资源,让更多和自己一样土生土长的土家妹子,不出远门谋生、就能在家乡过上体面的生活呢?

于是,谭桂英组建了一支土家妹子导游团,她们穿着靓丽的民族服饰,点缀在恩施大峡谷中,为游客讲美景、聊美食、唱山歌。靠着勤劳和努力,她们都过上了好日子。谭桂英因此成为恩施“金牌导游”“灵秀湖北最美导游”、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

陈华英是建始县高坪镇石门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去年从山上搬进安置小区后,她租下镇上靠近恩施地心谷景区的一间门店,卖起了当地特色小吃油粑粑。每到旅游旺季,陈华英做的油粑粑就供不应求。一年下来,陈华英家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日子也富足起来,成为村里脱贫致富典范。

像谭桂英、陈华英这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还有很多。这得益于我州大力实施“旅游+扶贫”的特色扶贫模式。

这种模式入选联合国减贫案例,成为脱贫攻坚的恩施品牌。

扶贫成旅游“主战场”

旅游资源是优势,全域贫困是现实。

如何发挥好“旅游脱贫”功效?我州文化和旅游部门把旅游作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融合发展为重点,尝试走出一条以全域旅游破解全域贫困的新路。

——以景区开发带动扶贫。坚持建一个景区、富一方群众,先后引进鄂旅投、省交投、省联投、北京中诚信、江西旅游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发旅游资源,建成2个5A级、18个4A级的高密度、高等级景区集群。

——以乡村旅游带动扶贫。我州利用古村寨、民族村寨等资源建设美丽乡村,选择102个村作为旅游扶贫试点村,以点带面,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脱贫典型,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以特色民宿带动扶贫。顺应旅游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把民宿产业作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引爆点,促进民宿产业爆发式增长。

——以文旅融合带动扶贫。坚持“以文为魂”,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以养生度假带动扶贫。充分利用高山独有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生度假旅游业,让四海游客来恩施吸氧洗肺、休闲避暑,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以旅游消费带动扶贫。我州着力建设恩施女儿城、恩施华龙城、硒都茶城等大型旅游综合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吸纳就业。通过旅游消费这一带动力强的扶贫方式,促进恩施州旅游提质升级。

旅游为扶贫插上“金翅膀”

“旅游+扶贫”,风景变“钱”景。

在恩施这个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旅游扶贫成效显现。

恩施市沐抚镇曾是深度贫困乡镇,随着境内恩施大峡谷景区的开发,如今,高等级旅游公路连通村村寨寨,星级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乡村土房变成特色民居,当地农民变成景区的安全员、卫生员、服务员和演艺人员。恩施大峡谷景区202个商铺吸引当地近400人创业,年均收入超过4.5万元,最高超过20万元;景区用工优先录用当地群众,共有600余人在景区就业,带动景区周边近200户开起农家乐,拥有床位3000余张。

随着游客远离喧嚣、回归乡村、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我州加速美丽乡村建设,涌现出恩施枫香坡、宣恩伍家台、咸丰麻柳溪、来凤杨梅古寨等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昔日卖不出去的农副产品成了抢手货,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利川是恩施民宿的代表。利川市提出以“十村百企万户”民宿旅游工程为抓手助推精准扶贫,致力于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一体的乡村民宿旅游目的地。

文化与旅游实现深度融合。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依靠愚公精神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人们纷纷前来学习愚公精神,住民宿、吃农家饭,依靠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游,全村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洞穴实景剧利川腾龙洞《腾龙飞天》、恩施大峡谷大型山水实景剧《龙船调》和大型乡村音乐剧《黄四姐》等,让2000余名当地村民闲时干农活、忙时当演员,每年直接增收3000余万元。

我州先后建起建始黄鹤桥、巴东铁厂荒、咸丰坪坝营等高山休闲旅游度假区,每年吸引50万以上游客到我州消夏度假,平均居住时间达1个月以上。

……

“要进一步提升我州环境生态价值和文化品牌价值,让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扶贫‘金翅膀’,让贫困群众大踏步走在致富路上。”州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