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干货】肥司令战术板:不懂优先级,发接发到位也失分

【羽毛球干货】肥司令战术板:不懂优先级,发接发到位也失分

写在前面:

羽毛球运动经年日久,各项内容都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时我们会忘记最初的出发点,我认为这就是很多球怎么都说不清楚的原因。作为回顾和反思,我做了这个《肥司令战术板》系列内容,效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的笔法,其中还会穿插一些发散式的内容。或许你会觉得太烧脑,不妨沉下心来烧一烧吧,在这个时代里停下脚步思考片刻反而会走得更远更快。

上期内容 有两条概念没展开。

1.优先级概念。

2.空档的类型以及先后利用问题。

这次我们先说优先级。

动态中的优先级

优先级,指“这一刻”应该更注意什么。这是个时时刻刻都存在的进行时问题,比如,我方进攻把对手压制在左侧,他明显已经救不了右边了,然后我们打右边的时候却发力太猛,打出了底线。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打到“另外一边”就行了,也就是说,这一拍“左还是右”是最优先的问题,是否是底线并不那么重要。大家普遍会受“一定要到位”的惯性思维的牵引,既然我方占主动,有可能更到位,自然尽可能地打出更到位的球,但失误几率也会上升。类似的情况有很多,不仅仅是在上述的进攻时刻。

发力出直线的变化

球是不断发展的,过去很OK的线路,现在也许就是坑了,我们应当永远保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的治学态度。这次我们来探讨发力出直线的变化(图一):

【羽毛球干货】肥司令战术板:不懂优先级,发接发到位也失分

接发球人推完直线后向中路发展,由后者包抄正手后场空档。请注意,这里不能做所谓的“看点”,推球的特点在于第一时间最快速度出球,因此它产生空档后必须马上填补,否则就会失分。

业余比赛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在这条线上,无论接发球人是放网、还是放中场或者平推底线,都会被直接打身后空档失分,并不因为那里是正手而有什么优惠待遇。或言接发球方的后者要保护头顶区,因而不敢提前向右保护,这个大可放心,发球方第三拍要在这个情况下打长距离大对角球,而且还是向上出球,怎么样都是要吃亏的,所以他就不会打。

包抄出对角球的三种方法

接发球方的后者包抄之后,有三种出对角球的方式:

1.打B点

这个方式多见于业余混双中,男生常用来欺负对面女生跑得慢,其实只需要练好两边抢网,就能上去直线推死他。

2.抽大斜线

这是业余圈里有一定能力的男生的最爱,只要穿过去就能得分,视觉效果无与伦比,圈粉利器也。实际上这是个更大的坑,穿过去确实无与伦比,但只要被拦住就是死得无与伦比!

3.打对角高球

这是个相对安全的选择,但是需要交出进攻权,一般人不太情愿做这个选择,所以出现几率不太多。

综上,第一和第二两条属于阴谋,前提是发球方前者(或女生)不会接,才能成功,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而第三条是阳谋,无论你是否知道,接发球方都必然可以得到落位防守的局面。

小黑板:落位防守指防守方从非防守队形转入防守队形,在对方击球之前完成平行站位队形。若是没有在对方击球之前完成队形就是不落位,不落位防守大量出现在业余层面,不落位多半会出事。

【羽毛球干货】肥司令战术板:不懂优先级,发接发到位也失分

看图一副图,A点左侧网前和C点右侧后场,是发球方后者第三拍发力抽直线后形成的“公共空档”(两个人和这两点的距离都差不多),业余球员在处理这种公共空档时,最容易交待不清楚。虽然距离一样,但对两人来说,前者接右后侧空档就非常不舒服,而后者接左前侧空档虽然没什么压力,但受到他所处在的头顶后场原位的牵制,他不能提前上,所以上去就只能起球了。

所以这里有个重点:

前者必须封住对方那拍无与伦比的大对角平抽,同时向A点压迫,对方如打A点或网前全线,立即抢网(必须拿到网线及以上高度)推压获得进攻权,后者采取看点的方式包抄C点吃饼。

未完待续……

该文章是肥司令原创作品,并不代表主流观点,反人类思想颇多,看了不一定懂,懂了未必能做到,做到也未必能赢球,欢迎转发,谢绝抄袭、反驳、互黑、概不结交谈吐圆滑无鲜明立场及观点之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羽翎军立场。

(图片来自互联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