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最危险的小吏,带着家族在山西造反,搞得天下都震动

明朝的朱家宗室一直是帝国财政的沉重负担,自明朝建立之后,朱姓宗室进行的竞赛式生殖,导致了这个家族人口的几何级增长,进而严重增加了国家的财政压力,毕竟他们不用996,是可以躺着拿钱的天潢贵胄。

朱家宗室要领禄米,禄米的支出就要转嫁给全国各省地方的百姓,转嫁给每一个具体的庶人之家。随着宗室人口的增加,百姓身上的禄米负担也会呈几何级的增长。譬如,明中叶的嘉靖初年,北方内陆省份山西一年就要承担禄米负担87万石,是明初的80余倍。

山西一带,比较重要的藩封有太原府的晋王和大同府的代王。除此二者之外,朱元璋的第21自朱模,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封沈王,其封地先为辽东都司沈阳中卫(今沈阳市),因年幼未到封地,当年又改封潞州。永乐六年(1408)五月初二,正式就国于山西潞州。宣德六年(1431年) 薨,谥沈简王。

明朝历史上最危险的小吏,带着家族在山西造反,搞得天下都震动

明代沈王府第一任亲王沈简王圹志

沈王的藩封之地潞州就是先秦、秦汉时代的上党,唐末五代枭雄争霸的潞州,朱模的沈王府据说就建在原来唐宋时代昭义军、泽潞节度使的衙署旧址之上。嘉靖时代的名臣夏言曾经对沈王一支的生齿日繁做过一番描述:

(沈王一系)以磐石之宗,日益繁盛,自沈简王位下,令分封为陵川等王府者十有六,为镇国府者六十有三,为辅国者七十,为奉国者二十有二。

与大多数明朝藩王府一样,沈王府的膨胀不仅是藩府家族成员“生殖竞赛式”的人口增民,还伴随着庞大的寄生群体—官属、奴婢、投充之属及军户人口的增加。而伴随着藩府及其附庸的不断膨胀,不仅会有藩府成员惹是生非,与当地百姓发生摩擦,更会带来禄粮的增加及对土地的挤占。照这样发展下去,藩府与当地百姓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激化。

明朝历史上最危险的小吏,带着家族在山西造反,搞得天下都震动

沈简王圹志

潞州这个地方,正因为藩府对地方形成的巨大经济压力,造成了地方的治理危机。明正德十年(1515年),潞城县衙小吏陈卿“因官司所激”,于太行山腹地的青羊山聚集家人、亲友等,依山为寨,准备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青羊山处太行腹地。山高林密,交通闭塞,明朱王朝一向对这里鞭长莫及,“百年来号为盗区”。陈卿举旗,百里之内饥民纷纷前来入伙。至嘉靖三年(1524年),麾下人马已有两万之众。陈卿似乎颇成气候,“官军出捕拒之,多被杀伤”,“经山西、河南巡抚都御史合兵不能克。”

陈卿在挫败官军几次围剿之后,乘胜进军,所向披靡,一举占领了潞城、黎城、壶关及河南林县等地,形成了“北倚太行夫险,虎视豫北平原,凭此以拒汴师”的局势。至嘉靖五年(1526年),陈卿再次击败官军大规模围剿,拿下太行山南部7个州府的广大地区。

明朝历史上最危险的小吏,带着家族在山西造反,搞得天下都震动

嘉靖皇帝

陈卿之乱震动全国,“全晋之地震恐,讹言流于京师。”嘉靖皇帝为之震惊,派兵部兵科给事中夏言调集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官兵10万,对青羊山进行了大规模地全面围剿,至嘉靖七年(1528年)战乱最终平息。

嘉靖八年,主持青羊山地区善后工作的夏言给嘉靖皇帝上了一道《改建潞州府治及添设兵备宪臣疏》,建议将潞州改为潞安府,设潞安兵备,分巡冀南道,治所设于潞安。

夏言为何要建议将潞州改为潞安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需要处理好地方政府与藩封之间的关系。陈卿之乱背后多少是由于藩封产生的经济负担与当地百姓之间的矛盾所致,潞州行政级别较低,在与沈王府系统处理关系中,难免处于弱势。

明朝历史上最危险的小吏,带着家族在山西造反,搞得天下都震动

陈宝国版嘉靖

所以,夏言说“及今若不因时改置,诚恐豪强之势日盛,刁顽之习日深······且泽、潞等州,皆宗室封藩之地······加以军卫杂处,颉颃难制。小则媚孽州官之短,大则挫抑州官之威。”

所以,夏言建议“将潞州改置为府”,目的就是“枢体统一而政令行,官位尊而强悍服”。潞州复杂的社会环境已经对当地的稳定造成了威胁,尤其是品秩较低的州府政令难行,所以急需将潞州改为潞安府,提升建置等级,完善政府职能,以加强对此地的治理能力。

其实,除了藩封问题,潞州一带本身的地理位置也是决定其行政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因。 潞州不愧为“与天为党”之地,地处黄土高原东南缘,位于太行、太岳两山之间,北望山西布政司驻地太原,西隔太岳山直面西北军事重地,向东、向南穿越太行山可至广阔的华北平原。

明朝历史上最危险的小吏,带着家族在山西造反,搞得天下都震动

夏言

明朝万历年间的《潞安府志》中的对潞州地形做了这样的描述:

居太行之颠,据天下之脊。自河内观之,则山高万仞,自朝歌望之,则如黑云在半天。即太原河东,亦环趾而处于山之外也。乃其势东南绝险,一夫当关,万军难越;西北绝要,我去则易,彼来则难;夫非最胜之地哉。

基于种种原因,嘉靖皇帝最终同意了夏言的建议,升潞州为府,名曰:潞安,新设二县,名曰:长治、平顺。意在“长治久安”,“剿平逆贼,地方驯顺”。值得一提的是,平顺县治就设于陈卿之乱策源地青羊山下的青羊村。

明朝历史上最危险的小吏,带着家族在山西造反,搞得天下都震动

潞安府志

潞安府的治所就在长治县,即原先潞州所在地。从此之后,始有“长治”之名。明清鼎革之后,清朝沿袭明朝旧制,依旧设潞安府。民国之后,潞安府被撤销,其地行政区划几经变更。1949年之后,逐渐形成了长治市的定制,“潞州”之名渐渐成为遥远的历史绝响,而其战略要地的地位也随着科技和交通的变革,渐渐褪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